01.24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走在當今上海的繁華街頭,迎面而來的人群裡,各色膚色,各種語言,讓你充分感受

國際化大都市的名號。

而這樣的場面,在一千多年前的長安城,也能輕而易舉的看到。

沿街的酒樓有白人胡姬在招呼客人,路邊有黑人奴隸在護送僱主,富豪家中,來自高麗的婢女恭敬的遞上茶水。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繪有黑人的元朝畫作

不同於今天的中國,那時候的外邦人,基本上都是以奴隸的形式存活。

說到奴隸交易,我們大多數人會想到歐美黑暗殘酷的黑奴貿易,但實際上在唐朝,也存在著大量的奴隸交易。

這些奴隸,一部分是來自於戰爭俘虜,當時唐朝與大食(阿拉伯帝國)接壤,經常發生戰爭衝突,而戰敗的俘虜基本都會淪為奴隸。另一部分就完全是從絲綢之路而來。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唐朝的版圖接壤

唐朝作為當時世界的中心,燦爛輝煌,充滿活力。而作為活力的心臟——長安,它的繁榮,離不開一直為他不斷輸送血液的絲綢之路。

對於絲綢之路,很多人想到的是駝鈴與香料,其實在這奇幻的想象背後,絲綢之路還有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那就是奴隸交易。被當做交易品的黑人或白人,走過長長的絲綢之路,到達中國,開始被交易和買賣的一生。

唐朝奴隸交易的主要對象是崑崙奴、胡姬和高麗婢。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唐代陶俑,帶有非常明顯的黑人特徵

崑崙奴就是指的黑人。

唐朝人認為黑人來自於崑崙以北,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非洲人,更多的是指來自馬來西亞以及印度的黑人,在古人的描述裡,他們皮膚黝黑而頭髮捲曲,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黑人特點非常對應。

《舊唐書·林邑國傳》:“自林邑(南海,古國名。今越南中南部)以南,皆捲髮黑身,號為崑崙。”詩人張籍的《崑崙兒》:“崑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遊。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唐代壁畫裡的黑人

唐朝出土的不少文物,也佐證了,在那時候,黑人在唐朝以及不算罕見,甚至在不少方面融入了唐朝人的生活裡。

著名的唐朝民間傳說——《紅拂夜奔》裡“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就是拜師於“崑崙奴”,修得一身技藝。

那時還有“崑崙奴,高麗婢”的俗語,有點像廣告語的意思:選奴隸就選黑人,選婢女就選高麗女。古人認為黑人身材魁梧面相忠厚,值得信賴,而高麗女僕謙卑恭讓,非常適合服侍人。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電視劇《大明宮詞》裡,太平公主帶著黑麵的“崑崙奴面具”

所以當時人們購買奴隸,很多是出於炫耀和麵子工程,尤其是崑崙奴,富豪之家搶著要買,目的只是以示威風。

直到明朝,還有“北人女使,必得高麗女孩童。家僮,必得黑廝。不如此謂之不成仕宦”的講究,大意是說,在北方,官宦人家,標配得要家僮是黑人,家婢是高麗女子,才顯得有排場。

胡姬多指北方少數民族的女子,也指波斯來的白人女子。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胡姬舞樂是唐朝娛樂的一個特色

從她們的代稱也可以看出,這些女子能歌善舞,大多供文人貴族賞玩。李白就有詩: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這些女子貌美,歌舞具佳,但本質還是奴隸,是低人一等的,一般也很少有人會把她們娶回家,在之前的影視劇如《妖貓傳》裡,猜測楊貴妃有胡人的血統,這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楊貴妃有,那麼她入朝為妃都有些困難,更別說成為寵妃了。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妖貓傳》裡的楊貴妃

而高麗婢,則是指來自朝鮮半島的女子。她們有的是被當做戰爭的戰利品,帶回了中國,有的則是被當成貢品,專門貢給唐朝朝廷。

唐朝國力強盛,周邊附屬國無數,這些小國為了和唐朝保持友好關係,每年都會供奉大量的財物,除此之外還有奇珍異獸和人。

不為人知的唐朝黑暗面:大量的黑奴貿易

▲進貢奇珍異獸的隊伍

這些人都是舉國挑選過的“奇人”。

據《新唐書·南蠻傳》記載,扶南國就曾獻上了兩個“白頭人”(白頭者,直扶南西,人皆素首,膚理如脂。居山穴,四面峭絕,人莫得至)。

按照描寫,這兩個白頭人有點像今天的白化病患者,結果被扶南國發現,抓去當了貢品進貢給唐朝。

長安城的繁華背後,也有這些來自異鄉人的奉獻,雖然他們更多的是因為被迫,而成為了錦上添花的一處。但那跨越長長的絲綢之路的喜悅哀愁,也不應該被歷史所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