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伊拉克為什麼敗得那麼快?

阿偉awei


伊拉克戰爭時期,伊拉克投入的總兵力達到45萬人,另外還有60多萬的民兵和部落武裝,總計100萬人左右。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有30萬人左右,本以為會是一場大戰,但是僅僅打了不到40天,北約聯軍就將薩達姆的上百萬伊拉克軍隊消滅掉。

後期發生的反恐戰爭,伊拉克只剩一些殘兵敗將,北約聯軍基本是以壓倒性優勢進行清掃,不過這場反恐戰爭還是打了7年,直到2011年美國宣佈撤軍。

為什麼伊拉克兵力優勢那麼大,而勢力懸殊卻很明顯?首先伊拉克的戰略思想就是不正確的,政治方針、武器裝備也是落後的,與北約聯軍是整整一代的差距,另外薩達姆政府打壓什葉派、庫爾德人,早以不得人心。

①戰略思想:

伊拉克軍隊準備死守在前線,用裝甲部隊與北約聯軍打地面戰,甚至是巷戰,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二戰時期,此時的北約聯軍是以超視距打擊和精確打擊為主,並不準備打地面戰。

使用空軍力量和海軍的遠程導彈就完全達到目的,所以戰爭前期伊拉克軍隊一直被動挨炸,連北約士兵的面都見不到,於是出現巴格達大轟炸這種極其不對稱的一邊倒打擊,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形同虛設。

②政治方針:

伊拉克在兩伊戰爭中,因為獲得了美國的資金和武器支持,與美國進入蜜月期,所以認為美國不會干涉自己入侵科威特,於是貿然出兵準備武力收復科威特,但是沒想到沙特、美國、英國極力反對,甚至出兵干涉,薩達姆政府與西方正式決裂。

③武器裝備:

伊拉克軍隊還停留在機械化階段,而北約聯軍已經處在信息化階段,雙方軍隊的武器裝備差了一代,而且伊拉克軍隊缺少有效的防空武器,無法發現和攔截像B2轟炸機、F16、戰斧巡航導彈這類武器,從俄羅斯進口的薩姆6也在北約的第一輪打擊中被炸燬殆盡。

④國內局勢:

薩達姆政府雖然對遜尼派部落很好,有石油分紅,遜尼派還可以擔任高官,但是打壓什葉派、庫爾德人,早以不得人心。甚至還因為庫爾德地區鬧獨立,大肆屠殺庫爾德人。所以後來美軍進入巴格達,出現了大批民眾迎接美軍。










機械核心


伊拉克戰爭,美軍為首的軍隊人數約30萬,伊拉克人數100多萬,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人數懸殊的戰役。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短時間內分不出勝負,但沒想到最後的結果是,40天后伊拉克軍慘敗。很多人都想到他可能會失敗,但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那麼快就失敗了。

因為兩伊戰爭打了8年,敘利亞戰爭也打了8年,而作為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居然打了40天就失敗了。很多人疑惑不解,為什麼實力遠遠高於伊朗、敘利亞的伊拉克在那麼短時間內就被擊敗了。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個原因是,伊拉克當時的總統薩達姆過於輕敵

剛開始時,薩達姆仗著自己有百萬軍隊,就覺得能打敗美國。加上之前蘇聯和阿富汗在打仗時,蘇聯失敗了,而阿富汗的實力遠遠低於他。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薩達姆覺得自己的綜合實力,經濟和軍事實力都遠超於阿富汗,肯定也能打敗同樣是發達國家,世界超級大國美國,贏得勝利。

但薩達姆忽視了一個事實,當時兩伊戰爭,伊朗大敗,元氣大傷,而它變得越來越強大,正是因為美國和沙特等國家的支持,而他屢戰屢勝後,卻誤以為自己有了力壓群雄的實力。但事實證明,一旦失去他們的庇護,反過來被他們攻擊的時候,伊拉克是不堪一擊的。

而且一開始,薩達姆對戰爭的佈局策略是錯誤的,不但高估了自己,還輕信了所謂的盟友德國和法國提供的情報,在交戰的過程中迷失在沙漠之中。

第二個原因是,兩伊戰爭時,軍事損耗嚴重,無法抵抗來勢洶洶的美國

在與美國交戰之前,伊拉克與伊朗已經打了8年的戰爭。不管在經濟還是軍事上,消耗都非常大,所以他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應對美國來勢洶洶的攻擊,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雖然伊拉克的武器裝備和經濟、軍事等實力相對中東其他國家來說是比較強的,但和美國這一超級大國相比,他沒有必勝的條件。

因為在軍事上,美國的信息發展程度是非常先進的,而且他的作戰方法非常落後,一些戰術方法還停留在二戰時。而當時美國的軍事力量,衛星和雷達早都很發達,所以就算人數懸殊,對方也是很快就能取勝的。

第三個原因是,薩達姆暴力專政早已失去民心,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抗

當時,薩達姆在國內面臨一個非常險峻的處境,他是通過暴力去奪取政權的,對於他的專政,很多人非常不滿,怨聲載道。

雖然他的能力很出色,但國內很多人對他的忠誠度是非常低的,包括他的弟弟。而這點在交戰的時候被美國分析得非常透徹,給了很多大將和他弟弟豐厚的待遇,所以在交戰的過程中,很多將領都消極應戰,投降非常多。

薩達姆是一個暴政者,殺氣騰騰的暴君,他的霸權讓人民膽戰心驚。而他總是頻頻挑起周圍國家的爭端,讓人們陷入水深火熱的痛苦之中。

失去民心的他,是沒有能力組織一場有效的反抗的。而伊拉克人輕易就讓美軍干涉他們的內政,目的就想要推翻薩達姆暴力的政權,贏得自由。

不管是天時,還是地利、人和,薩達姆都沒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失敗是必然。從一個繁華強盛變成了一個內部矛盾重重,經濟崩潰的國家,伊拉克用了40天。

戰敗後,薩達姆政權逐漸瓦解,而國內的大規模戰爭也慢慢結束了。美國控制了伊拉克所有石油出口,武器裝備,掌握了他們所有的經濟來源,將伊拉克人民的希望完全扼殺在搖籃之中,這結果是不可一世的薩達姆沒有想到的。

戰敗後,薩達姆被俘虜,時隔三年,被處以絞刑,終年69歲。

深知作戰的將帥,是民眾命運的掌握者,是國家安危的主宰者。但顯然,薩達姆沒有這樣的覺悟。很多人都說,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在薩達姆的統治下,人們過上了優越的生活,當時伊拉克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到了第三。但也是他,讓政局動盪不已,人們常年生活在戰火不斷的人間地獄中。

伊拉克的失敗證明了一個道理,打仗不在於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輕敵冒進,並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

而美國雖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贏得了勝利,但他也輸了。因為戰爭是伴隨著傷亡的,雖然勝利了,但有很多人被殺,失去了家園。經濟和政治也留下了很大隱患,國力損耗大,在國內和國際上評價都不高,其他國家對它有了更多反對意見。


汗青正浩


伊拉克與美國打過兩次仗,第一次是1990年的海灣戰爭,第二次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慘敗,主要原因是薩達姆輕敵了。當時伊拉克有百萬大軍,是中東地區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在薩達姆看來,美國人未必能討到便宜,此前蘇聯人在阿富汗栽了,而美國和蘇聯一樣,都是超級大國。如果超級大國連阿富汗都拿不下,那在面對比阿富汗實力強很多倍的伊拉克時,恐怕也是很難辦的。

薩達姆做出了錯誤決策,他拒絕從科威特撤軍,認為可以與美國開戰。結果,美國糾結了一支聯軍,在海灣地區對伊拉克發動大舉進攻。這一次,美國人把“冷戰”時期的高科技成果基本都用上了,有某些外人知道的,還有某些外人不知道的。然而,薩達姆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對美軍的認知,恐怕還停留在1970年代。如此一來,伊拉克軍隊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錯誤的對手,最後被打的慘敗,也是情理之中的。

海灣戰爭結束後,薩達姆就走向了下坡路,他在伊拉克的位置越來越不穩。事實上,薩達姆也盡力了,他成功把美國人的侵略計劃延緩了十幾年。但是,美國人在這段時期沒有閒著,他們在伊拉克收買了很多人,安插了不少代理人,有很多是薩達姆的手下。

這些人表面上效忠於薩達姆,其實背地裡為美國人服務。美國人收買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伊拉克內部搞陰謀,為日後侵略伊拉克創造時機。後來,小布什於2003年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美軍打進了伊拉克,那些被美國人收買的伊拉克人,在此時充當了“帶路者”,這導致薩達姆辛辛苦苦打造的防線瞬間崩潰。很快,美國侵略軍佔領了巴格達,薩達姆在同年12月被俘。

有人說,美國長期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不斷遏制伊拉克國力的增長,導致薩達姆失去了與美國抗衡的資本。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比美國國力弱的反美國家,不只伊拉克一個,但為何伊拉克沒有守住?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內部不團結,美國人在伊拉克內部搞鬼,讓伊拉克從內部瓦解。從這一點上看,薩達姆也有責任,他沒有管好自己的手下,也沒有凝聚伊拉克的民心,最終讓美國侵略者有了可乘之機。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伊拉克戰爭可謂是美軍在現代軍史上一次典型案例。

伊拉克戰爭出兵接近20萬人,六艘超級航母更是輪番上陣,令伊拉克應接不暇。但是,伊拉克並不是被美軍強悍的軍事實力打敗的,畢竟,當時的伊拉克也號稱擁有百萬陸軍,其龐大的坦克裝甲集群更是效仿二戰時期的德國,期望能夠在中東地區一展拳腳。不過,伊拉克遇上了功於心計的美國。

當時已經在非洲顛覆多個國家的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經驗極其豐富,那就是賄賂和瓦解重要構成部分。畢竟,對於薩達姆政權來說,並非是一定要消滅薩達姆,才能夠瓦解伊拉克政府。對於政府來說,各地區關鍵的構建核心人物,也是美國政府賄賂的焦點。據悉,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戍衛司令,僅僅為了1000萬美金就將首都拱手讓人,這也成為伊拉克戰爭的致命一點,美軍長驅直下配合庫區武裝行動,輕鬆控制伊拉克全境。

目前,美國仍然採用這樣的方法,試圖輕鬆顛覆一個國家政權,甚至在不需要動用軍隊的情況下。在2016年7月,美國策劃製造土耳其“政變門”事件,差點活捉當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017年開始,美國策劃對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計劃,並且在2019年支持當地反對派伊瓜多建立臨時政府,並且對委內瑞拉軍隊實施賄賂,迄今為止仍然未能得逞。


第一武器


伊拉克敗的這麼快(美軍開戰二十五天後拿下首都巴格達,其間有五天沙塵爆,停止行進,實際只用了二十天),不要說提問者想不通,當時全世界包括美軍都想不通。因為薩達姆號稱中東雄獅,有雄兵百萬,猛將千員,鐵甲萬乘,雄鷹上千。更重的是有精銳御林軍三十萬共和國衛隊貼身拱衛,有百分百的支持率,投票率,人民擁護民心歸附,天時、地利、人和聚於一身,大有試看天下誰能敵大無畏英雄氣慨,怎麼一瞬間灰飛煙滅呢?難道找不出原因來嗎?

以筆者看,不必引經據典大費周詳,固萬上述皆是假象,真正的薩過姆是一個標準的紙老虎真耗子,根源在於失掉民心。何以見得?美軍兵不血刀進入巴格達,三十萬精銳共和國衛隊臨陣解甲,做鳥獸散,人民群眾在第一時間拉倒薩達姆銅像,踩在銅像身上載歌歡舞。夠了,足以證明筆者觀點準確無誤,匆庸置疑。


雙樵\n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始,美國已經兩次攻打伊拉克。第一次海灣戰爭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起,經聯合國授權,美國帶領眾多國家攻打了伊拉克,恢復了科威特的主權;2003年美國再次攻打伊拉克,理由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支持恐怖勢力。在眾多國家反對之下,美英澳波等國出兵伊拉克,在幾個月之內便佔領巴格達,主要戰事結束。但戰爭的最終結束則拖到了2011年奧巴馬時期。


從兩次戰爭的主要戰事來看,薩達姆的確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擊敗,其中的原因也是非常明顯的:

雙方實力,尤其是軍力差距巨大。伊拉克雖然一度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它畢競已與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經濟與軍力都消耗太大。此時面對美國幾乎是毫無還手之力。這是薩達姆脆敗的根本原因。


伊拉克在戰爭之前已受到世界多個國家的制裁,國內面臨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危機都非常嚴重。再加上薩達姆的統治在國內已受到嚴重質疑,伊拉克的民心向背使薩達姆逐漸成為孤家寡人。

美國的戰略得當。在兩次戰爭中,美國都非單獨作戰,得到了眾多發達國家或明或暗的支持;美國聯軍首先對伊拉克發動的是空中打擊,在進軍之前已把薩達姆的軍事要塞基本拔掉;再者,美國的情報、策反等工作也做得比較好,從而使美軍進入後沒有遇到大的抵抗等等。


需要補充的是,雖然主要戰事結束很快,但整個戰爭卻持續了數年,也給美國造成了近5000士兵的死亡,數萬人的受傷。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判斷戰爭勝敗的複雜性。


姜運倉


朋友,對於第一次海灣戰爭。這事咱們就把武器裝備拋開,因為這個太明顯了,咱們說說有內涵的。軍事行動都是最後的手段。

戰爭靠的是武器,而取勝靠的是人,但是人有很多種!

天時,伊拉克為什麼強佔科威特,這裡有個歷史原因。很久很久以前科威特是伊拉克的國土。所以伊拉克對科威特一直有領土要求,就是現在去伊拉克問當地居民科威特算不算伊拉克的,80%都會說是伊拉克的。薩達姆剛剛打完伊朗,乾的家徒四壁,屁毛都沒撈著。看著邊上的科威特美滿小日子就來氣,讓科威特交保護費,科威特不從,薩達姆盤算一下或者安某些人說的被美國一慫恿。伊拉克人民憋著勁就把科威特佔領了。

如果說薩達姆是蠢材,那是不對的。畢竟人家也是白手起家,憑著一腔熱血爬到總統位置的,能爬到那個位置的都不是凡人。畢竟他從副總統爬到總統可是用盡頭腦。

當時世界什麼樣?國際環境就是亂。美國剛剛在巴拿馬乾一仗,老美2萬多人打贏了6000多人,一些明眼人看著就覺得老美虛了。蘇聯正亂著分家呢。所以薩達姆渾水摸魚。

好了。現在說佔領之後的了。周邊國家呢。伊朗對整個阿拉伯世界就是異類。所以,就是看熱鬧,巴不得阿拉伯人自己更亂呢,他居然讓薩達姆把兩伊邊境的主力調走去科威特就能看出倪端。科威特就不說,上躥下跳就差把國家抵押出去來買救兵了。阿拉伯金主沙特急了。他的地位不保。出錢出力也要幫小弟找回場子。

都知道,戰爭打錢。收買人心要錢。收買情報要錢。薩達姆沒錢。得了,內部那點軍事秘密都被某些同志給賣了。就是到了老美出兵時,薩達姆也沒有怕過,老美那種異教徒來了就發動聖戰,所以薩達姆的飛毛腿一直揍以色列。他只是沒有想到。以色列忍住了沒有出兵,還有就是阿拉伯其他國家都被沙特買斷了。要的群起攻之的打算落水漂了。

那麼只能硬抗了。在天上地下被人全看清了。這仗怎麼打,全靠人頂著。畢竟越南就是靠人拖死了老美。

結果呢,兩伊戰爭鍛鍊的軍隊,肯定是有能力的。薩達姆家族在兩伊戰爭期間還沒有在國內那麼混蛋,真的。

說到底還是阿拉伯人本身的問題。剛剛打了8年戰爭。本身軍隊技戰術就差,軍隊都疲勞了。好不容易停戰了,看到希望。又接著打,而且是和世界強國去打。這不是信息匱乏的年代。伊拉克軍人都知道美國有什麼能力。不要問美國有沒有毀滅地球的能力,你得問能毀滅幾次!老美宣傳輿論就跟上了。他們只是奪回科威特,不幹別的。軍事進攻上也是圍三留一。還有幾個人會想在異國他鄉去和一個超級大國死磕到底?人心散了。

這樣一趟下來,伊拉克天時地利人和先有,後無。能不敗?而且是被人像攆羊一樣,攆回去的。老美也是佔到便宜了就適可為止。解放科威特後就沒有繼續進攻。如果老美當時真的繼續進攻你們伊拉克是會輸,但是老美死的可就不會是那幾百號人了。



不一樣的肉多多


伊拉克泥潭……………………

可以說伊拉克戰爭在現代化戰爭進程中繼海灣戰爭後又一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動用了各種新型戰術裝備和實戰化配合,將伊拉克這一戰爭徹底變成一大型的練兵試驗場,在當時“快速決定性作戰”理論的加持下,美軍不再像海灣戰爭時期使用空中打擊加地面部隊的推進作戰思想,而是轉變為解除伊拉克武裝,爭取快速主導戰場進程的作戰方法,說人話就是乾死薩達姆結束收工,而不是像海灣戰爭逐個擊破精準打擊,消滅有生力量迫使對方投降的作戰方式,不過………………可能就是這種作戰思想的弊端導致戰後的伊拉克只留下一片群龍無首的爛攤子,從而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2003年3月20日

戰爭正式拉開序幕,英美聯軍起向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斬首行動”和“震懾”行動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在這一階段,美英聯軍先後向巴格達、巴士拉、納傑夫、摩蘇爾、基爾庫克、烏姆蓋斯爾等十餘座城市和港口投擲了各類精確制導炸彈2000多枚,其中戰斧巡航導彈500枚。與此同時,薩達姆也向全國發表講話,號召伊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擊敗美英聯軍。

如果光談伊拉克戰爭中為何美軍進攻的如此迅猛,可以說是依託於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武器裝備和單兵素質,依託其戰略,戰術上的先進理念和武器人員的配合,首先在情報偵察方面,美軍放棄了以往的偵察衛星和飛機的做法,面對這種泥潭般的城市治安戰,瞬息萬變而又精準可靠的情報可以左右戰爭局勢,所以美軍依靠前線引導和反水的伊軍幫美軍甄別敵人,用這種簡單可靠的方法確保了戰場局勢的掌握和更新。

在單兵配合上,治安戰中最重要的巷戰,卻給美軍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噩夢,撕開伊拉克防線的一星期內,美軍的夜視儀,制導器,甚至是通訊和一切電子裝備,都瞬間告急,自身攜帶的電池早已無法支持所有電子儀器的電力供應,信息化作戰的弊端就此顯露無遺,美國本土只能加班加點,配合附件國家進口的電池和後備保障,才勉強沒有讓這場戰爭提前退場。而原先作為小組作戰機動性保障的悍馬軍車,卻成了士兵們的棺材。

初期美軍的悍馬防彈性能差,在遍地放冷槍的巷戰中龜縮在悍馬中的美軍為了不讓悍馬變成自己的葬身之地,只能採用8-12名戰鬥小組的編制,化整為零,讓無數戰鬥小組和前線引導穿插於伊拉克城市的大街小巷,為對地攻擊機,制導導彈以及後方炮兵提供定位和引導,正是這種作戰方式極大的發揮了美軍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戰爭後期,美軍吸取了多次巷戰的教訓,非常重視這種名為“群島”的戰術細化和運用,簡單來說就是先以有力的兵力突擊和火力分鎖控制進出城市的道路,奪取城市周圍有利地形,孤立城市守敵,然後層次推進,最後一網打盡的戰術。

—————參考文獻《伊拉克戰術分析:戰略上的失敗 戰術上的閃光》

從戰爭開始到美軍推進巴格達,佔領薩達姆城,最後美國單方面宣稱主要軍事行動結束也不過短短一個月時間,我們來看一個數據此次行動中,據美國官方透露,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陣亡人數為262人,英軍死亡33人,戰爭共消耗美國230億美元。算上2010年美軍正式撤出伊拉克,迄今為止共有4869名美軍死亡,而4403人死於事故………………什麼叫事故呢,路邊炸彈IED,自殺式襲擊,無處不在的冷槍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的自殺人數。

那麼,美軍真的贏了嗎?是的,他贏了,在軍事上贏得相當精彩。但回想這場戰爭的起始,美軍以911恐怖襲擊作為導火索,向恐怖組織宣戰,美國當局有理由認為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宣稱幫助伊拉克結束獨裁統治,以此為由進攻伊拉克。這場戰爭的背後,可以說美軍贏得了戰爭,卻輸了政治,經濟。

而對於伊拉克數十萬失去生命的平民和上百萬無家可歸的難民,還有在戰爭中永遠失去親人,生命和無法掙脫戰爭陰影的士兵來說…………他們失去的,卻是全部。


苛虎


2003年3月,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政權就被美國推翻,美軍摧枯拉朽一樣打敗了號稱雄兵百萬的伊拉克。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數十萬精銳的共和國衛隊消失不見了,美軍進入拉克首都巴格達根本沒有遭到多少抵抗?



所以很多人會疑問了,伊拉克到底是怎麼了?怎麼敗得如此之快?讓人猝不及防,也讓人大跌眼鏡。如今看來,只能做一些馬後炮式的總結。

1、伊拉克遭到美國長期制裁。

自從1990年海灣戰爭以後,伊拉克就遭受到美國長達10多年的經濟制裁。而伊拉克經濟賴以生存的石油出口產業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再加上兩伊戰爭中欠了大量的外債,10多年的折騰後,伊拉克經濟早已經算是流乾了血,無法再支撐一次國戰,更不要說對抗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了。

2、薩達姆政權在國際很孤立,沒有人幫忙。

2003年的國際環境對薩達姆十分不利,美國以反恐為名,進行全球性的反恐行動,而薩達姆政權被美國指責支持恐怖主義,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讓美國擁有了發動戰爭的理由,而且當時能夠對抗美國的俄羅斯並沒有出手拉薩達姆一把。



這是因為俄羅斯正在進行內部整合,俄羅斯總統普京剛上臺沒有幾年,正忙於懲治國內的寡頭和恢復經濟,沒有功夫,也沒有太多力量與美國進行正面對抗,所以對於伊拉克戰爭就放任不管了,只是口頭上譴責一下。

3、伊拉克的帶路黨很多很強大。

另外,薩達姆政權內部本身就不穩,由於薩達姆是靠軍事政變上臺的,它的統治基礎是遜尼派穆斯林,在伊拉克遜尼派穆斯林是少數派,只佔總人口的18%左右。而且薩達姆在位期間殘酷鎮壓什葉派穆斯林和庫爾德人勢力。



所以在美國軍隊打進伊拉克後,伊拉克各地狼煙四起,出現了多個反政府武裝來配合美國軍隊的行動,其中最積極的就是庫爾德人。所以在多個帶路黨的響應之下,加上美國軍隊強大的攻擊力量,打進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不要太簡單。


大正看世界


對於這個問題上至學者下至黎民看法都不盡一致,有一種觀點認為:薩達姆被“騙”了!他上臺後通過強力手段穩定了政權,久而久之他以為自己是國家的救世主,擁有一切權利、資源和榮譽。事實上幾乎所有國家也都這樣認為,即便美國在發動戰爭之前也做好了死傷幾萬人的準備。

然而事實卻如此諷刺,全世界都被騙了,薩達姆被騙得更慘!上至將軍下至百姓很多人都在表演“忠誠的遊戲”,關鍵是他還真的信了,“皇帝的新裝”一直在熱烈地演出著。

對於這種觀點真是不置可否,但又怎麼解釋戰場戰爭的過程怎麼會那麼離奇呢?想來想去也只有這種解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