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蘋果和三星手機,哪個好用?

萬事皆明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好吧,這裡就僅僅討論蘋果和三星手機,暫時先不帶華為玩了。

  • 三星和蘋果手機的綜合實力,可以看做是安卓和iOS陣營的兩大旗艦;

  • 2018年全球手機的出貨量也能夠看出,分別為第一、第二。

那麼,究竟蘋果和三星手機那個更加好用一些呢?


蘋果及三星旗艦手機對比

  • 蘋果當前的旗艦機型為iPhone XS Max,三星的旗艦機型為Note 9;

  • 暫時不討論兩款機型的價格,蘋果的價格要遠遠高於三星。

1.處理器性能問題

  • 蘋果iPhone XS Max使用A12處理器,單多核跑分要明顯高於驍龍855處理器;

  • 更不要說使用驍龍845處理器的三星Note 9。

並且,A12處理器的遊戲性能要明顯優於驍龍845。

2.信號問題

  • 蘋果iPhone XS Max放棄使用高通的基帶芯片,同因特爾進行合作;

  • 導致芯片手機信號問題較差,通過海島基站測試,蘋果率先掉線;

  • 信號要遠遠弱於華為和三星Note 9手機。

3.充電問題

  • 在手機的充電測試中,蘋果iPhone XS Max完全充滿需要3小時22分;

  • 三星Note 9完全充滿需要2小時1分,雖然並不是很快,但是也要超過蘋果很多。

4.屏幕問題

  • 三星在屏幕上佔有絕對的優勢,Display Mate將Note9的屏幕評定為"A+"級;

  • 無論是在屏幕的色彩飽和度、色域、可視角度、亮度等方面均有不錯的表現。


通過實際數據測試對比,如果非遊戲發燒用戶,個人更加傾向於三星的Note 9。


關於蘋果和三星手機那個更加好用,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先說結論:兩個品牌都是業內頂級,選哪個都對,主要是看側重點。

目前我用著三星S8和蘋果XR,手裡還有索尼XZ1和XZ2,都是比較有特點的手機。早些年從iPhone 4開始接觸蘋果,踏入了iOS 世界的大門,忍受不了安卓卡頓的我感覺終於找到了歸宿,每年都換,直到6S,結果用了兩個月就掉了。

當我在某小獅子家準備再買一部iPhone的時候,三星櫃檯的Galaxy S6吸引了我,超薄的手感,流光溢彩的背部玻璃,當下就被它的美所吸引,買了一臺金色回家。安卓已經不是2.X時候的安卓機,拿到手機沒多久就升級了安卓6,對於不打遊戲的我,絲般順滑。就這樣一直用到了S8,手感至今無人能及。

我是一個喜歡體驗不同系統的人,所以國內很多定製系統的手機如小米,魅族,ZUK,錘子等都買來用過,最後都出掉了,還是留下了S8。但是剛滿一年,燒屏了,之前沒覺得S6 S7有這個問題,因為都是不滿一年就換了,S8是我用得最久的手機,也沒關係,不是很嚴重,繼續用著。

燒屏這並不是我回歸IPhone 的直接原因。同事們幾乎都是IOS,相互傳東西Airdorp非常方便,再者有幾款App有段時間經常用到,IOSApp更新很迅速,功能也要比安卓的多。S8也開始卡頓了,因為我從來不懂什麼刷機啊,恢復出廠設置等等,所以就下定決心,迴歸IOS。

電話卡比較多,只能選擇雙卡的XR和Max,當然還是選擇了實惠的XR。但我也沒拋棄掉S8,因為NFC充值公交卡真心好用啊,最關鍵是漂亮,手感好,這一點勝過一切。

說這麼多自己的經歷,就是想表達,蘋果和三星都有各家之長,不可替代,所以乾脆兩個都買一部吧。最後附上自己目前在用的手機圖,錘子剛剛已經賣掉了。

至於索尼嘛,特立獨行,也屬於必敗之物!



Momo不想理旦旦


用習慣了還可以吧 因為iphonex比較醜 所以沒換掉iphone7plus 買了個note8玩玩 發現還不錯啊 這個屏幕和造型是比較不錯的 以前用過note3 那個又費電又卡 現在note8倒是進步了好多!可以說note3讓我換到了iOS陣營 note8又讓我對安卓遊戲有點信心了


疾風之狼伯倫希爾


沒用過安卓,從諾基亞到蘋果,一直沒換過,不過最新的s8讓我好想買。礙於本人內心的,愛國小情緒,我還是決定繼續用我的6p因為還很快,用著很好用。啥時候韓國棒子,跪下磕頭叫爸爸了,我在考慮三星。


大腦斧跟小腦斧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想買一個手機,要從蘋果和三星當中選擇,我會選擇蘋果。下面說說我的理由。


蘋果和三星手機都是兩個知名的手機品牌,而三星創辦的更早,在功能機時代就己經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了。在國外三星手機的的銷量也是僅次於蘋果,甚至在一些時段,比蘋果還要好。

而在我們國家在2014年以前三星依然是手機市場的霸主,大街上使用三星手機的人比比皆是。不過自從華為和其他國產品牌的突起,一些三星手機的用戶轉為了華為和其他國產品牌,由於是note7事件後,三星手機給了蘋果和其他廠商機會。

而我認為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三星是一家手機硬件製造公司,這些年三星在一些行業裡處於領先水平,三星生產的屏幕,和後來出現的曲面屏,很多手機廠商都在採用,甚至蘋果也不例外,也在使用。但是在手機上的功能性創新就比較少。

蘋果公司在2017年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這些年手機行業功能性的創新基本是以蘋果為標準,其他廠商在追趕。蘋果公司是在硬件和軟件、服務三方面做得都比較好的公司。喬布斯曾引用計算機大師艾倫·凱說過的話:如果你真的在意你的軟件,你就應該自己做硬件。這是蘋果公司一直遵循的宗旨。
以上是我對於選擇蘋果和三星手機的個人看法,如有不當之處歡迎留言指證,感謝閱讀!


共醉明月


這個問題其實問得有點大,既然說是和蘋果比,那麼就只能說是三星旗艦和蘋果比了。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例如,你們以為我要舉個例子。額額 拋開剛才那個不好笑的笑話,我們拿iphone7與三星s8+比較一下。

首先看顏值,還是先上圖。




在顏值上,三星s8+除了把指望識別放在後背面板上以外,就工業設計而言甩了蘋果五條街。

再來談性能,一臺手機的性能是其體驗的最直接表現。性能方面,三星s8+也是奮起直追,但是還是比不了蘋果的閉源系統,因此在眾多測試之中,s8+也是沒能像想象的那樣完美,有時還是會被蘋果完爆。但是三星s8+的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至於其平臺,驍龍835也是很強大的,算得上真旗艦,而小米6也依靠驍龍835在安兔兔跑分中正式邁入17w行列。

驍龍835的主頻為1.9GHz+2.45GHz,並採用八核設計。驍龍835將採用10nm八核心設計,大小核均為Kryo280架構,大核心頻率2.45GHz,大核心簇帶有2MB的L2 Cache,小核心頻率1.9GHz,小核心簇帶有1MB的L2 Cache,GPU為Adreno 540@670MHz,相比上代性能提升25%,支持4K屏、UFS 2.1、雙攝以及LPDDR4x四通道內存,整合了Cat.16基帶。總之就是牛逼。

而在系統的操作上不能說誰好,也不能說誰不好,其實,安卓與蘋果越是發展相似度越高。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硬件堆疊的時代,安卓與蘋果的體驗越來越接近,而三星作為安卓機的代表品牌,正與蘋果逐漸縮小差距。不能一棒子打死,說哪個好,哪個不好。最後,一句話,愛國買華為!

#手動滑稽


正太君_


小財迷,不請自來。

蘋果手機好用還是三星手機好用,又一引發撕X大戰的問題。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1、同時期全新旗艦機對比中:三星手機更好用。

2、同時期旗艦機在使用1年後:蘋果手機更好用。

原因:

1、顏值高:以最新的三星蓋樂世s9和pihone x為例,由於三星採用的是曲面屏設計,從正面看上去,三星S9的邊框比iPhoneX細得多,而且沒有突兀的劉海設計,所以我個人比較青睞於三星S9的正面顏值。此外三星S9還搭載了一塊5.8英寸1440*2960Super AMOLED顯示屏,比iPhone X的5.8英寸1125*2436 Super Retina顯示屏提供更高像素密度,在觀感上也稍微優於iPhone X。

2、相機牛:三星S9採用帶有超光速光圈的後置攝像頭、支持光圈調節,可根據環境在f/1.5和f2.4光圈之間做出智能選擇。這樣的設計很有可能讓三星S9變成新一代“夜拍王者”,這些參數都是iPhone X沒有的。

3、處理器:差距在逐漸縮小。誠然驍龍845實際性能弱於蘋果A11,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高通在不斷進步中。但看這兩款手機的處理器,雖然在跑分上有所差距,但從各數碼大人的手機測評視頻中可以看出,在實際遊戲及軟件運行當中,實際體驗差距並不大。

4、功能性:安卓系統開放性讓手機的功能更加豐富。

5、為什麼半年後:蘋果更好用?

(1)安卓成也開放,敗也開放。其開放性造成系統碎片化嚴重,半年後變卡是必然趨勢;蘋果的封閉系統,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

(2)切身體會:基本同期購買了iphone7plus(媳婦用)與三星s7edge(我用),一年後,我的已經卡成狗,只能靠刷機續命,媳婦兒的iphone7plus依舊絲般流暢。

我是數碼小財迷,誠邀回覆,點贊,關注!


數碼小財迷


三星手機根本就不入流,前幾年在外觀上還勉強可以。現在已經頹廢到令人髮指的地步,簡直就是垃圾。三星那麼多年都沒有形成軟件的生態圈,這點是跟蘋果沒法比的。

第一、目前看一部手機好用不好用不僅僅在於他用什麼攝像頭,他CPU多麼強大,內存多麼大,存儲空間多麼充足:而更關鍵的就是當你需要一類軟件的時候如何做到想了就有,隨時隨地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手機的功能已經不是能打電話就行了。他已經漸漸變成了人類的一種即時的工具,他可以是字典,可以是mp3,可以是翻譯器,可以是dvd,可以是導航儀,可以是照相機,還可以ps,還可以………,所以手機除了看硬件之外,還要有軟體的支持,蘋果的軟件生態是三星所不具備的,而三星一直試圖建立,目前看,三星很失敗,投入的也不夠。

第二、其次蘋果的appstore,itunes很多操作都非常不人性化,非常的反人類,這麼說吧,就是有些功能根本搞不明白咋用,但是大家仍然在忍著用,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十幾年前,蘋果推出iphone的時候,除了在操作上進行了歷史性跨越,更重要的是其建立了iphone,imac,ipad,ipod………,appstore,icloud一個立體生態結構,這樣凡是蘋果的用戶就可以通過這個生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且在自己需要對手機進行遷移更新換代的時間,毫不費力。自己的工作資料,生活百態,毫不費力的上傳到雲端實現備份。而且還有數以百萬計的程序員以此為生;喬布斯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一部手機,而是因為在3g時代,他用他睿智的頭腦,敏銳的洞察力構建了這樣的生態,他為整個迷失的互聯網指明瞭發展的方向,他改變並發展了移動互聯網,同時讓大部分人便捷的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並極速推進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第二點,因為第一點,現在很多人都成為了蘋果的用戶,前些年,蘋果的發展慢慢達到了一個臨界點最終爆發,看看蘋果的逐年上漲銷量就知道了;但是蘋果這兩年在萎縮,但是萎縮的慢,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用戶更換品牌的成本太高了,即便是其他廠商拿出了更好的軟件體系,更人性化的軟件操作,短時間也無法一下子讓蘋果的客戶流失,因為作為客戶來講,更換廠商的成本太高了,自己多年延續的軟件習慣,軟件工具全部都要重新弄,自己的備忘,紀念日,自己的所有生活備份,工作備份全部都要從icloud遷移下來;於是客戶會不由自主的進入懶人模式,能湊合就湊合反正差別不大,就算華為小米的體系再好,客戶也很難再投入精力改變習慣。所以蘋果會被慣性的定義為很好用,但是說實在的,itunes的操作不如任何一款安卓的同步工具清晰明瞭。icloud也不比騰訊百度的雲好用多少。

最後讓我來說一下國內廠商的做法,他們所有的發佈會都在糾結自己的硬件多麼牛逼,性價比多高(比如小米),自己的操作多麼好用,怎麼怎麼快,軟件多麼便捷(比如錘子);但如果是我,我想超越蘋果,那一定是立體的結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5G時代即將到來,這就是機會,那麼如果讓你的一部手機的立體生態,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伴隨者這才是關鍵問題,各個手機廠商的發佈會中,從來沒有看到構建一個蘋果一樣的體系的發佈會內容,比如你提供的雲比蘋果收費更低解決了更多客戶的需求問題,在這整個的體系中你解決了更多的客戶問題,並且提供蘋果體系的便捷遷移方案,這時,你才能一點一點把客戶拉回來。

以上是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蟲二小生


建議根據換機週期來選擇。

如果想使用2、3年甚至更長時間再換手機,那建議選擇iPhone,因為只有iPhone能用上3年以上還依舊流暢,但iPhone拍照的畫質略遜於三星旗艦機(如S7 Edge、S8+)。

如果對手機拍照的畫質要求很高,或者小孩要玩怕傷眼睛,並且能夠接受使用1年半左右就換機,那就選擇三星旗艦機S7 Edge或S8+,三星的Super AMOLED對視疲勞的影響最小,色域也很廣,只是色差控制不如蘋果專業,此外,三星手機的電池壽命、續航時間都比iPhone短的,用1年半就不經用了,而且三星手機的預裝軟件太多,且不支持卸載,用上1年半就會卡得不要不要的,最後要說的就是三星的手機貶值速度比iPhone快多了。

最後提醒大家,最好在官方授權的體驗店、專賣店、天貓旗艦店或京東自營店買手機,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在無官方授權的網店或小店買,容易買到工程機、媒體測評機、二手機、翻新機。


淚幕菌


【看個人需求】

--蘋果和三星這兩款手機各有優缺點--

不管是什麼品牌的手機,對於我們而言只是一個交通通訊工具,而在現代只能社會中,已成普遍現象。就手機性能而言,三星和蘋果已經幾乎做到極致,不管每出一款新品,總能拿下榜單前三。

1:對於攝像性能來說,喜歡拍照的用戶,就可以選擇三星品牌旗下的只能手機。當然對於攝像而言兩方白天和夜間的拍照樣張都有優缺點之分,這在於手機攝像的傳感器之分。

2:對於手機性能而言,三星處理器是由高通曉龍和自家處理器組成。國際版是高通曉龍,另一款就是由自家處理器組成,但是兩款處理器都能說的上是最頂級的(目前最高級別的處理器是高通驍龍845和三星Exynos9810)。蘋果有史以來都是用的自家研發的處理器(目前最高性能的是蘋果A11處理器)。所以對於手機性能要求較高者來說建議入手三星。但是兩款手機系統也有很大的區別,三星對比的安卓機處理系統更開放,但也容易滋生軟件垃圾,從而手機在使用中會經常卡頓。蘋果對比的IOS系統而言更封閉,這樣對於政府機關來說更安全,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好處是打開或者多個後臺應用程序是,出現卡頓的現象概率低。

3:對於手機價格而言,選擇安卓機會更優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