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考志願填報,怎樣才能做到“不浪費每1分”?

周智琛




填報志願想一分都不浪費,其實也不難。

想達到這樣的要求,按照最簡單的位次法和線差法就可以辦到。

按照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志願填報基本原則是可以達到的。

幾率很大,即便是不能一分都不浪費,但可以保證在2到5分左右。



先說位次法。

假設,你2019高考,分數是550,找到你分數的位次是40000名。

按此位次上推5000名,找出三所大學,每所大學要有分數層次。然後在你位次左右找出三所大學,最後在低於你位次5000到一萬名的地方,找出三所。當然,找出兩所也可以,穩的分數再下拉一些也行。確保不滑檔,能錄取。



線差法同理。

如你是550分,超出一本線50很分,那麼,上5,下10.或15分,甚至20分都是你選擇的範圍。

位次法和線差法對於平行志願來說是非常靠譜的。經過這些年的填報,按照這兩個方法,基本上會實現分數最大化錄取。一般誤差不會超過五分,多數在2,3分以內。

當然,選擇學校的時候,最好看三年的數據,選擇三年都比較穩定的學校作為填報目標院校。

按這樣的方法操作,適合於對專業沒有什麼要求的同學,就是說,只需要進入某個大學就讀,學什麼專業無所謂的同學。

另外,也適合衝名校的同學,只衝985或211,就是衝著名牌大學畢業證而去的,至於什麼專業不重要。

或是低分壓本科線的同學,只能按此方法填報,不然就滑檔專科了。

當然,也有些同學對在某些城市上大學特別鍾愛,這樣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專業不能保證。

如果對專業有要求,記住,最好不要抱著一分都不浪費的想法。


高考志願老馬


大家好,我是高校專業那些事。我關注高考已經20年了,今天以一個老工科碩士給大家分析,怎麼能做到,不浪費1分,別人如果說我沒資格,其他人都沒資格。

因為我99年參加河南高考,考入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繼續讀研,已經研究生畢業13年了

算馬馬虎虎吧。對於分數的認知比較深刻。參加過高考的更能體會那分數的重要性。

先說結論:如果你不想浪費一分,那隻能是:

高考不是瞎蒙,更不是拿前途開玩笑,你這樣就是屬於完全靠蒙,蒙對了說自己牛叉,蒙錯了,

然後你老爹會說:

因為你可以在復讀。復讀費一年沒幾個錢。最多七八萬吧,基本都掏得起

為啥我說是瞎蒙。

高校每年的分數都是在變動的的。當然基本上變化不大。

但是總歸是在變化,浪費20分是笨蛋,浪費10分是為自己買保險。

浪費5分算你厲害。一分不浪費全是做夢。

因為一個高校各個冷熱專業分數差距在40分的都很正常。

好了,咱們具體找一個例子來說這個事情。否則全是廢話,只能假大空,沒啥意義。

一個高校重要的不是錄取分數線,而是名次。千萬不要卡名次報考,因為冷熱專業分數差30分都是正常現象,要具體到專業。

咱就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例子吧。一是我是電子科大畢業,而是電子科大的數據公開比較詳細。

2015年,河南。錄取線。

錄取專業:

全省最低名次

最高名次

2015年,電子科技大學在河南,錄取名次在4234-7132。最低分最高分差了13分。差了3000人的名次。2016年,最低錄取分數線,626分。

錄取情況

錄取名次:

名次:1714-6071名。分數:626-651。26分差了4300名。

2017年最低分603。

最高分633。

2017電子科大在河南招生分數:603-633,名次:1754-6409
2018年,最低分數,名次有,具體專業沒有出來。

總的結論

2018年已經錄取到5342名。

2017年6409

2016年最低錄取到6071名。

2015年最低了回去到7172名。

你知道2019能錄取到多少名?我估計在4500-5000名。

基本上每年都在家進步,誰敢保證一分不浪費,電子科大基本河南3000-4000名在2019年比較穩當,5000名危險。

就這樣。

歡迎討論。


高校專業那些事


去年我女兒高考,說實話,為了填報高考志願,我沒少查電腦看手機。還有招生之友,三年高考早知道。最後選擇了華中師範大學。填志願關健的是你在全省的排名及各大學在自己省錄取位次,然後你在仔細的看各大學以往三年高考的錄取分數。最後鎖定給你分數相近的學校,有的學校有專業級差,還有的熱門學校年年分數上升,有的略有下降,這些都需要你參考。還有記著一點要服從調劑,如果你的分數達到這個學校錄取分而不服從調劑也有可能落榜。好吧就說這麼多,最後預祝今年的考生都能上清華北大。


wl2


高考志願填報怎樣才能做到不浪費一分?不浪費一分的現象和事實都是存在的象各學校投檔線上的考生,或想上的專業錄取線上的考生都屬於一分不浪費。但我們家長一定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一分不浪費去的這個學校學的專業你滿意嗎是你想要的嗎?如果是你很幸運,如果不是表面上看一分沒浪費但可能浪費了孩子的一生今後可能面對的是不喜歡的專業和工作。

我填報志願一般是不主張衝學校的,為什麼?因為你衝進去最有可能就是這個學校最次的專業。有一般就有特殊什麼時候可以衝呢?如果這個學校的在你們省投放的招生專業計劃的所有專業你都認可,甚至這個學校在你們省就招一個專業,這樣的學校就可以衝,因為即使調劑也是在投放專業計劃內調劑不會調劑到不在你省招生的專業。否則你衝,衝進一個大坑表面一分沒浪費結果進去遭罪。

怎樣做到一分不浪費,首先你得定位準確,第二形勢判斷準確。你自己處於什麼位置都不知道何談衝還是穩。第三你得有冒險精神還得輸的起也就是最次的結果也能接受這樣你就可以去衝,衝上去就很幸運一分沒浪費。我介紹幾個我報志願的事例都是本省遼寧的,我侄女2017年理科445分想學師範專業走的是瓊臺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師範類)17年該校理科就招兩個這兩個學生都是445分很幸運。2018年我同學的孩子理科679分考的是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今年我查了一下是該專業錄取線,很幸運,當時我建議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家長不想讓孩子學校降檔人畢竟大985,中財211嗎,由於人大錄取有專業級差孩子很幸運壓線進了想進的專業這就是家長敢冒險還要輸的起。還有我同學的孩子是文科614分,當時我測算相當位次對應分數和北京理工大學最低分一樣,18年本校在遼寧招生計劃有所增加我建議可以報,還有華東政法也可以由於孩子對穩的學校不太滿意,還報了提前批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結果這三個學校錄取分數都是614分。

最後一個就是感覺是浪費分的例子,這個孩子是我妻子的外甥女18年理科584分,她的想法就是學臨床醫學專業必須保專業,我測算相當位次和對應分數進不了大連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不能報最後錄取線是587分,為了保專業最後選了安徽醫科大因為只有一個臨床醫學專業結果錄取線長到了591分沒走了結果走了錦州醫科大臨床醫學專業錄取線538分感覺浪費了46分,但是她走的是英語實驗班能獲得本校最優質的資源,多一分就多一份選擇的機會。

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家長想法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報志願的思路也是不同的,每個人報志願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我用的是相當位次法,遼寧考生我可以提供相當2019年連續三年的相當位次和分數是收費服務,還可以報志願。

最後,溫馨提示一分不浪費小心浪費一生,衝要小心不要衝進大坑。

祝2019高考學子都考出好成績!金榜題名!


溫馨報志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填報志願一分都不浪費這個是非常誇張的宣傳!因為每年的填報志願情況都有一定的波動,沒人能百分百確定被哪所大學哪個專業錄取。同樣,考多一分僅僅代表你多幹掉了一兩千人,不代表你就能多了很多選擇。

所謂的"一分都不浪費"主要分兩種情況

第一,主張學校優先。意思即是,根據分數,能上多好的學校就上多好的學校,不介意讀什麼專業。這種志願填報方法叫衝!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先上個好大學,然後再轉專業。這不失為一個辦法,但前提一定要了解院校的轉專業條件。

這種方法多見於壓線分數的考生,就是剛過本科線,一本線,或者是211/985高校以往錄取排名線。因為能夠上一個層次的院校,待遇,見識,社交圈,學校的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科研能力都不一樣。這對學生以後找工作或者考研究生都會有一定的直接或間接、實際或潛在的影響。

第二,主張專業優先。意思就是,在一定的喜愛專業可選範圍內,選擇一所最優的高校。因為在比較大機會能錄取的院校裡,能到讀最好的或者自己喜愛的專業,而這種專業大多也分數線比較高,同樣是一分也不浪費。這種志願填報方法叫穩。

這種方法也是最多人選擇的。因為自己的分數不能上高一級檔次高一層優勢的大學,所以便退而求其次。同樣有些就算能上高一檔次的大學,但在專業選擇沒有競爭優勢,所以都會選擇專業優先。

其實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哪個好,還得見仁見智,每個人的理想和追求都不一樣。

再聲名一點,"分盡其用"不代表就是志願報得好,如今全國基本實行平行志願,大家基本都可以做到"分盡其用""一分也不浪費"。

在我認為,志願填報得好是在自己的分數能力範圍

能錄取到自己喜歡的學校

理想的專業(或者沒有被調劑)

想去的城市

那才是真正的一分也不浪費。


高考攝影詩詞


作為一名高三老師,我深知學生高考多考1分,不知道投入了多少精力。所以,報考時,自然想要“分盡其用”,一分也不浪費。但是,其實志願填報的好不好,不能以這個為標準。多考1分,很多時候,是給自己一個更多的選擇機會而已。

一、志願報的好的標準。

1、自己喜歡的學校;

2、分盡其用,考分價值最大化;

3、專業不被調劑;

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是真正的算是報的好,然而現實中,很難兼顧。

二、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是一個問題!

現在多數省份都實行“平行志願”,平行志願下,“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是最基本的報考原則,在這種原則下,如果想上好學校,達到分盡其用,就可能會以犧牲專業為代價;反之,如果想報專業,必然會降低學校檔次,犧牲一些考分就會成為代價,1分不浪費,基本不可能。

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這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每個學生,或者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見解自然不同,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雖然報的好可能很難,但是考生要堅決杜絕報的差的情況發生:2017年,646分的高分報考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的錯誤。為了避免這種錯誤,考生在報考之前,務必要認真學習報考的相關知識和大學的招生簡章!我是“贏在高三”,關注我,獲得更多指導!


贏在高三


1.先查一下學生參加高考所在省當年一分一段。

2.在一分一段裡查一下自己的分數對應的全省排名,比如全省排名10000名。

3.自己分數加10分,查一下全省排名,假定為9000名;減10分,查一下全省排名,假定為11000名。

3.查全國院校各專業歷年錄取最高分,最低分,全省排名,選出錄取分數最高全省排名9000至最低分數全省排名11000的院校,將院校名+代碼,專業名+代碼。也可以將收費情況記錄。選15--20個院校。完成初選。

4.有些院校有中外合資,中外合資一般專業好,就業情況好,這幾年學生報考熱門。中外合資一般可降20分左右錄取,但是也不一定,有些學校中外合資太熱,不照顧分還錄不完呢。中外合資每年收費比標準高1.5萬左右。需參考河南招生之友。

5.初選後,根據學校所在地區,所招專業情況等等再進行綜合考慮,刷掉一些,本著衝、穩、保的原則,最後定哪些學校為衝,哪些為穩,哪些保底。

6.最後確定前告訴班主任,借鑑一下班主任意見,儘量避開同班同學都報一所院校等。

由於水平有限,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颶風6667


能一分不浪費是最好,是可以去追求的目標,但事實上不可能人人做到,就我個人看法而言,也不太主張,因為這樣太冒險,要擔太大的風險,追求一分不浪費,分盡其用,往往會顧此失彼,得不嘗失,弊大於利。

凡事一分為二,有兩而性。我不太主張走極端,從自身利益出發,走中間穩妥,留餘路線更好。儘量避免極端而見大風險。擔草竹才兩頭利,甘蔗卻沒有兩頭甜的。魚與熊掌兼得是最好,不兼得,就要依己情況,分出主次輕重有所放棄,作出正確選擇了。高考填志願,既是一場信息戰,更是智慧謀略的較量,能追求利益最大化,達到最好是人的理想,但現實中有太多不確定性,要理想最大化是很難的,大多做不到的,不應大力提倡與鼓勵,那會導致損失更大,有的承擔不起的。戰略上可追求分盡其用,戰術操作上卻要務實留餘才穩妥取勝不敗。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最好。但量體裁衣,要達到一點布都用盡幾沒可能。高考報學校也一樣道理。一分不浪費,不是人人可取的,特別是要保學校又保專業之下更要會留餘,不然,得了學校往往就要以犧牲專業為代價。若是重校不重專業可以這樣一衝,但要保專業的就不能分盡其用。體育競技多用田忌賽馬策略,高考填志願,我也建議運用這這訣竅。我三個兒女上大學,我就運用了這一招數,感覺挺好的。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不浪費一分,就算做到分盡其用了,也是壓尾倒數第一,是鳳尾了,除了承擔退檔風險外,就算錄到,也多以犧牲專業為代價,要服從調劑才可,對於重專業者來說,是失大於得的。我不主張。就個人而言,要依據個人情況,先定學什麼專業,這關係個人今後的人生走向,然後依據自己分數,找出適合檔次的學校,再來一番比對分析,然後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切不可為了學校而以犧牲專業為代價。一本校有的先不分專業尚可,二本之下,專業已定,要變專業是不易的,除非你有精力財力,能雙修三修,拿多個專業證書。不同錄取批次可衝,相同錄取批次,平行志願下衝一衝就要特小心謹慎了,雖說是平行,實際排序是有講究的,許多不明袖由,往往貪高反得低,甚至最後被靠邊站而失去機會低也錄不上。願莘莘學子都能如願,上理想的大學,實現人生目標。





樹德漢碩


想想也對,考生經過多年苦讀,把每一分都當成了“命根”,志願填報時可不能浪費,“屈了分數”!

怎樣才能做到“不浪費1分”來報考呢?

我覺得,不浪費每1分,報考策略是奔著學校去的,儘量爭取上名校!而對於專業則無具體要求,有信心學好任何專業,這是個前提條件。

這樣的話,志願填報時,就可以“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

所謂“衝”是指衝擊往年錄取位次略高於今年所在位次的高校;(一定要同意專業調劑,以免衝進去後因專業分低了錄取不了)

所謂“穩”是指爭取往年錄取位次與今年位次匹配的院校;(一定要同意專業調劑)

所謂“保”是指選擇往年錄取位次低於今年所在位次的院校。(一定要同意專業調劑)

至於說“衝”、“穩”、“保”的院校往年錄取位次可以高於所在位次多少,就需要自己權衡把握了。

這裡強調一點:一定要以今年的“位次”為準繩,千萬不能以今年的“分數”為準繩!看分數要依照今年的“位次”來對應往年的同一位次,看看是多少分,這叫“位次等效分”,可能高一些,也可能低一些。

提供一個參考:以投檔分數為例,志願衝、穩、保的梯度可以保持在5-10分為宜。(這裡指的是位次等效分)

2018年高考,我親戚的孩子,理科,考了638分,全山東省排名5607左右,填報志願時我全程參與,“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梯度是“13分”,“衝”了5分,“穩”了3分,“保”了5分,最後被山東大學錄取。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幫助!


石法橋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如果心存“不願意浪費1分”的想法填報志願,那是非常危險的,而且有誰有能力保證在人力不可控的高考志願填報中不浪費1分,那他不是人,而是神了。



所謂的不浪費1分,那應該就是考生剛好達到某高校錄取線,那最終結果也只會是有多少個高校招生,就有多少個不浪費1分的考生存在,再擴大點,把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個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算在內,不浪費1分的考生在考生總數中能佔多少比例?

更關鍵的是,這所有不浪費1分的考生不可能是志願填報故意為之,只是湊巧而已。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不浪費分數的考生而言,這並不是他們最滿意的結果。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志願填報中怎樣算浪費了分數?

個人認為這真不好說,說應該能被985錄取但錄到了211算不算浪費分,叫我說也不一定,因為被錄到的211可能專業更好或地域更好,除非本來可以錄相似地域相近專業的985,最後被211錄取了,才算浪費了分數。

再比如,有人說你錄取時超過了所錄高校的最高分(位次)就是浪費了分,那說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個專業的第一名都算浪費了分,我認為也不盡然。分數高不僅是學校、專業都更接近自己的意願,而且以更好的成績進入高校,只要自己在高校把握好,各種鍛鍊機會可能會更多,保持好成績在畢業時保研等機會也大很多,未必是壞事。

如果考生和家長不想浪費分數的思想太重,可能影響到填報志願時就會激進,更容易出現退檔或滑檔,那更得不償失。

同時更不能相信一些志願填報機構的吹噓,大數據看似分析得相對準確,但大數據也只會單一地從數據分析,不可能像人考慮得那麼複雜和全面,符合自己的意願。把自己的未來交給別人本就不靠譜,為此花大錢更不划算。



更多高考志願填報技巧,教育觀點、教學經驗、學習資源、教育技術,敬請關注“輕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