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1945年,蘇聯考古學家在蒙古地區挖出一座中國式的房屋。從出土的瓦當和青銅門環斷定,此屋始建於漢朝,是匈奴時期的房屋。此房屋分為兩間住宅,第一室為正方形,長寬均為12米;第二室長12米,寬則為6米。在屋內,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珊瑚珠、玉盤以及陶器殘片,一看就是上層匈奴領主居住的房屋。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對此,蘇聯考古學家當即認為,這間屋子理應是漢朝降將李陵的房屋。因為匈奴人一向喜歡住帳篷,不習慣於住房屋。經過進一步地發掘,考古學家更是在牆上發現了十個漢字,而這十個漢字更是顛覆了歷史。

熟悉漢史的讀者們應該都聽說過李陵這個人物。李陵是名將李廣的孫子,他自幼學習武藝,很受漢武帝賞識。李陵曾深入匈奴二千餘里,越過居延偵察地形,未遇到匈奴順利返還。後升為騎都尉,帶領精兵五千,駐在酒泉、張掖等地教習箭術以防衛匈奴。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由於李陵一直從事後勤工作,心高氣傲的他一直想效仿祖父、父親以及伯父,馳騁於匈奴庭,為國家建功立業。天漢二年(前99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3萬大軍攻打匈奴,漢武帝命李陵率兵5000,為李廣利押運糧草。然而李陵不再想承擔運糧工作,他想征戰沙場,為國立功。

因此,李陵請求漢武帝,他說自己手下戍邊將士皆為荊楚劍客、俠士,武藝高強,使用弓弩百發百中。如今,胡人近在眼前,正是建功立業之時。對於李陵的勇氣,漢武帝表示了讚賞,但他卻說:“你手下皆為步兵,而我現在沒有戰馬撥給你啊!”李陵回答:“沒事,我的5000步卒足以橫行大漠了!”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就這樣,李陵帶領5000步兵深入大漠,試圖尋找匈奴單于主力。李陵率軍行軍30天,最終果然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面對優勢敵軍,李陵不驕不躁,他命士兵用大車阻擋匈奴騎兵的衝擊,用劍盾之士藏在大車之後,然後讓弓弩手向匈奴人攢射。

一輪交戰後,匈奴單于大敗,本想撤軍。然而謀士卻說,如果單于連這5000人都搞不定,以後漢朝會更加輕視匈奴。因此,單于號召援兵,將軍隊擴充至8萬。當時戰況焦灼,匈奴人雖人數佔優,但仍久攻不下。就在這節骨眼上,李陵軍隊出現了一個叛徒。叛徒投降匈奴後,將李陵的底細對單于和盤托出,他說:“別看李陵抵抗的激烈,其實他們的箭就快射完了!”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單于一聽,立刻扎牢了對李陵的包圍圈,形勢對漢軍越來越不利。最終漢軍以寡不敵眾而落敗,僅有400多人逃脫,而李陵卻力竭被俘。聽聞李陵兵敗,漢武帝大為震怒。他專門派人給李陵母親和妻子相面,發現她們臉上並無死相,李陵絕對沒有殉國。其後探子給出報告,李陵的確投降了匈奴。

朝議上,百官皆大罵李陵的背叛,唯獨只有太史公司馬遷為他說情,認為李陵必會效仿古代的曹沫,暗中誅殺匈奴單于。而漢武帝正在氣頭上,以為司馬遷在為李陵說話,詆譭了自己的大舅子李廣利。因此,司馬遷被處以宮刑。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後來漢武帝逐漸醒悟,認為李陵的失敗情有可原,於是他派大將公孫敖深入大漠,試圖接回李陵。但最終公孫敖無功而返,不僅如此他還帶回了一個對李陵相當不利的情報,那就是李陵不僅投降了匈奴,娶了匈奴公主,而且還在為單于練兵。

李陵的背叛最終觸及了漢武帝的底線,他立即逮捕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兄弟,並將他們全部殺死。此後,漢朝使者出使匈奴,遇到了李陵,詢問他是否在為匈奴人做事。李陵聞此大悲,痛苦道:“那人不是我,而是李緒!”為了給家人復仇,李陵最終派人刺殺了李緒。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根據後來蘇武的供述,李陵確實想效仿曹沫,挾持匈奴單于,怎奈漢武帝殺了他全家,一切都已經無可挽回了。因此,李陵決定留在匈奴,不再回漢朝。漢武帝死後,曾與他關係密切的霍光屢次派出使節,希望李陵回家。但李陵卻說:“大丈夫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

雖然李陵投降了漢朝,但終其一生,都沒有做對不起漢朝的事。據說,他的後代形成了轄嘎斯族,遊牧於新疆、蒙古一代,還曾在唐朝時,和皇帝攀上了關係。因為李唐王室一直宣稱,自己來自於隴西李氏,而李陵正好也是隴西李氏。到了今天,李陵的後代已經演變成了吉爾吉斯人。

蒙古挖出漢朝房屋,牆上十字顛覆歷史,學者:漢武帝錯怪了一忠臣

1945年,李陵的故居重見天日,雖然他已經成了匈奴人,但他仍然懷念漢朝的一切,仍居住於漢式的房屋內。而在牆上,還赫然寫了十個漢字“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很顯然,李陵在祝福漢朝的皇帝千秋萬歲。雖然漢武帝殺了自己全家,但他並沒有責怪漢武帝,更沒有因此忘記故國,反而還衷心的祝福皇帝。從這裡看,漢武帝的確冤枉了李陵,李陵不僅不是漢奸,而且還是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