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宣化時恩寺山門殿,也叫天王殿、彌勒殿

如果您去古城宣化遊玩,當您觀賞完氣勢恢宏的鎮朔樓(鼓樓)之後,千萬不要往北走,一定要往西拐,並往前走幾步,到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時恩寺看一看。

時恩寺,始建於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即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期間,是繼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明王朝在整頓北部邊防時期在宣府興建的一個重要寺院。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寺前小廣場和樓式香爐

走進時恩寺前那乾淨整潔的小廣場,您會看見山門殿前擺放著一個偌大的鐵質樓式香爐。香爐的底座上飾有金色的龍頭和波浪紋、刻有“時恩古寺”“佛曆二五六〇年”“公元二〇一六年”“住持釋普聞監製”字樣,香爐的頂子上飾有金色的太陽、鴟吻、騎鳳仙人和黑色的脊獸。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山門殿前的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臺

在樓式香爐的北側,有一個黑色大理石貼面的正方形臺子,叫做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臺,上面刻有妙法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就是觀音經。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山門殿

這是時恩寺的第一重大殿——山門殿,也叫天王殿。

天王殿前正中擺放著一個石制雕龍香爐,兩側各有一尊威武的石獅子,齜牙咧嘴,凝視著前方。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天王殿

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面有廊,硬山頂,上覆布瓦,有鴟吻,但無脊獸。

天王殿的中間一間為大門,每扇大門上有九行門釘,每行有七個金色門釘,即“朱扉金釘,縱九橫七”,僅次於皇家宮苑的門釘數目;邊上的兩間設有圓形窗戶,結構頗為獨特。

天王殿大門上方和廊前簷下各懸一匾,均書金色大字“時恩寺”;前廊東西兩側的牆壁上,分別繪有壁畫哼哈二將。

這時,正值寺院午休,寺院的大門、小門都緊閉著。除了天王殿前西牆根兒下幾位坐著馬紮打撲克或看打撲克的老人外,不見其他人影。

天王殿的前廊,用一米多高的紅色木條柵欄圍擋著。我探著身子,用相機的長焦鏡頭當作望遠鏡,試圖透過窗戶,察看一下天王殿內的情景,但裡邊光線很暗,什麼都看不清。

不過,根據佛教的規制,天王殿也叫彌勒殿,殿內正中應該供奉著彌勒佛,左右兩側應該供奉著四大天王,背面應該供奉著護法天神韋馱。

隨後,我獨自一人,站在寺前小廣場的南牆根兒底下,一邊兒吸菸,一邊兒仔細端詳著天王殿……

不一會兒,我突然覺得,要是在天王殿的後面豎根旗杆,這個天王殿不就是二郎神大戰孫悟空時悟空變得那座小廟了嗎?像,真像!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時恩寺前東側的玄奘雕像

一開始,我把玄奘像誤認為觀音像了,罪過,罪過。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時恩寺前小廣場的南牆,由西向東拍攝,中間是鎮朔樓(鼓樓)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時恩寺大雄寶殿

下午兩點,一位身著素衣、腳穿平底布鞋、慈眉善目的寺院中年女工作人員緩緩地從外面走來,打開了玄奘雕像北面的小門,又從裡面打開了小門西側的大門。

我走進大門,一眼就看見了位於寺院正中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的最前面是一個碩大的樓式香爐,重簷頂子上有金色的鴟吻、騎鳳仙人和脊獸,中間的八根柱子上各攀有一條金龍,底座上刻有“時恩古寺”“治道遐昌,國基鞏固”字樣,後者的意思是希望國家興旺發達、繁榮昌盛。

樓式香爐東西兩側各有一個鼎式香爐,其北側還有一個高大的塔式香爐。

大雄寶殿的大門兩側是兩個麒麟祥獸,祥獸的外側擺放有兩個古式路燈。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時恩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

大雄寶殿為單簷廡殿頂建築,其規格如此之高,我想了好久,一直沒想明白。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時恩寺西側的千佛塔

時恩寺西側有地藏殿和彌陀殿,地藏殿為捲棚式屋頂,彌陀殿為硬山式屋頂。

寺院西側的建築前,聳立著一座金屬製的千佛塔。

千佛塔下部為一六角形基座和一六角形墩臺,中部為六稜九層密簷式塔身,上面齊齊整整地佈滿了纖巧玲瓏的小佛像,且每個稜的簷角均懸有風鈴,偶有陣風吹來,叮噹作響,非常悅耳;頂部為塔剎。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時恩寺東側的建築

時恩寺的東側有藥師殿和客房,藥師殿為硬山頂建築,客房為捲棚頂建築。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天王殿北側

天王殿北廊的東西兩側牆壁上分別繪有飛龍和猛虎壁畫。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寺院東側的千佛塔,與西側的規制相同

真想不到,古城宣化竟然有規格如此之高的明代佛教寺院

▲ 立於大雄寶殿東南角的文保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