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人說創業要先自己一個人做?

世界的浪人


創業就是一個從“0”到“1”,從“1”到“N”的過程。創業先自己一個人幹,這種做法有其現實合理的一面。

創業從“0”到“1”的階段,是企業風險最大的時期,所有的一切都還停留在一個想法階段,產品還在打磨之中,商業模式需要驗證,客戶基礎為零。一切都是朦朦朧朧的。因為看不到希望,或者說,希望過於遙遠,資本不願意投,員工不願意進來。

但是,這樣做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

  1. 如果在初創階段就有人進來投資,往往需要釋放不少的股份。按照專業投資者的做法,一般會拿走約20%的股份,這還是比較幸運的。但大部分創業者在初創階段融資是,碰到的都是一些所謂的“土豪”,一上來就要求50%、60%,甚至更多,這樣就相當於在企業的“心臟”埋了顆“炸彈”,為企業留下了一個致命的隱患,其結果,最終,要麼企業分崩離析,要麼創始人出局。

  2. 創始人在一個人先做的過程中,慢慢讓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項目的輪廓,就可以逐步吸收到第一批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員工,這些員工、合夥人是和企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往往會比較忠誠。這個時候,吸引投資人進來,稀釋的股份較少,創業者可以在股權融資的談判中保持主動。

  3. 在創業初期,在沒有投資人、沒有合夥人支持的情況下,讓創業者一個人先做起來,可以考驗創業者,可以判斷創業者是“真創業”,還是“假創業”。從中可以判斷這個項目是不是創業者真正想要的,是不是創業者真正內心所追求的東西,是創業者的夢想,如果是,這樣的項目才值得投資人投資,才值得員工、合夥人加盟。創業路上困難很多,有相當部分人把創業看得過於樂觀,結果一碰到困難就放棄,或沒融到資就放棄,把員工、合夥人、投資者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部落酋長劉飛洲


我一個人創業,今年是第三個年頭了。說一下成長經歷吧。

第一年求生存,借用別人展廳 ,沒有辦公室,一輛電動摩托車,一個斜挎包,裡面放著尺,筆,本子。開始我的第七次創業生涯。一切從簡,因為沒錢。更別說找合夥人了。自己都還是個0呢。

第一單花了1個半月才接到,年末算了下做了175600業績,貸款買了第一臺車哈佛h6。換了激光尺和手提包 過程就不細說了,抓耳撓腮 酸甜苦辣創業者都懂。

重點就是要 自律 自律 自律

第二年還是求生存,沒有摸清穩定的客戶渠道,但是銷售功夫上已經練出來了。。至少來之不易的客戶基本很難跑掉了。借用展廳的老闆要跟我合作,我答應了 把他的業績翻了4倍,因為他有自然進店客戶,那四個月練出了銷售能力。由於我喜歡自由 不喜歡約束 我離開了哪裡 。合作的時候最少每月能分兩萬。

離開後,我租了一個寫字樓。找馬雲爸爸借了點錢裝修了一番,終於有基地了,開心!花一個月搭建好公司框架 分好部門職責 列好流程與標準 。喊上了一樣0基礎的發小和他老婆,分了百分之30乾股。算是有團隊了吧,合作三月,我不會教,他不愛學。散了。我繼續孤身一人奮戰。年末換了輛邁銳寶xl。

重點就是有結構。有流程。這樣你一個人也能幹。 4-5人也能幹 可大可小。靈活變通。

第三年可以求一點發展了。

我覺得人生髮展方向 有兩種,要麼技術出生 要麼銷售出生。第三年當我銷售能力已經超越大部分同行之後,發現原來不管是技術還是銷售再往上走是管理。我管理不行 很爛,不然第二年不會解散他們,今年我試著招聘了我第一個員工,40天后我辭退了他 只能怪我不會識人,用人和教人吧。我買了10本管理相關的書 正在惡補。現在的我還是孤身一人,創業是孤獨的,真的很孤獨。我感覺我到了瓶頸,用光全身的精力也只能做這麼多業務。必須得招人 先學會教人吧 ,再談管人 這是我今年的目標。

為什麼剛開始創業要一個人,因為試錯成本低,靈活多變。

總結一字 “窮”。


俗人檔案


分享一個我身邊真實的故事,同學A和同學B都是做中小企業的,同學A的公司,只有他自己和助理兩個人,助理平時幫他開車、送發票,打印一些基本的材料,同學B的公司有11個人。先不說兩個人都是做什麼業務的,兩個人每年的流水是差不多的。


五年以後,同學A的財富累計遠遠的超過了同學B,知道了,這個差距以後,同學B開始計劃減員。因為,看完同學A他突然明白了,作為一家中小企業,養人才是最大的成本,養人就要開工資,人多了又要租大房子,合著他這幾年都是給員工忙活了,自己沒剩幾個錢啊!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奇怪了,倆人的公司,活誰幹啊?現在,只要有錢,不怕沒人給你幹活。兩個人的公司,可以聘請10個人的公司給你打工,但是,不是長期聘請,而是,按任務結賬。財務委託、設計委託、營銷委託......


“勞動力超市”,只要你有錢,啥都能買到,我們為什麼還要自己養人呢?活忙的時候,養再多的人還是幹不過來,活少的時候又白白浪費工資。所以,如果能一個人乾的事,我們千萬不能用兩個人,兩個人能幹的事,千萬別為了顯得好看,非要再多加兩個人。


“未來是抱團取暖的時代,也是單打獨鬥的時代。”


職場副業高收入


創業初期,我們都沒有太多資金,哪怕想拉人入夥,在沒有盈利的情況下,很多人也不敢貿然投資,這時候就只能單打獨鬥,先混出個樣再說。

之前做文案策劃時,認識廣州一個銷售公司的老總,一次我向他請教一些跟客戶打交道的技巧,問他是怎麼變得這麼厲害的,從一個人發展到一家300員工的老闆。

想不到,他告訴我,他當初就是一個人幹起來的,用最老套的方法一個一個電話打給客戶,每天打幾百個,往往才成交那麼一兩個,用這種笨方法堅持了一年,他的業績直衝雲霄,開始招兵買馬,慢慢建立了自己的銷售團隊。

聽完我感觸蠻多的,因為我總覺得那麼厲害的人,應該是跟很多人一起打拼出來的江山吧,原來成功的人都有一段獨自煎熬的時光。

再說圈內一位名氣響亮的培訓老師,學員規模也有上萬人,自己也有工作室,來自農村小鎮,當初沒人支持她寫作,但這是她的夢想,她死磕到底了,後來趕上自媒體的快車,做大了公眾號,並且從作者踏上了培訓之旅,回顧她的寫作之路,只能說,優秀都是一個人熬出來的。

再說我自己,其實我也是自己苦苦地熬,雖然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很想找一個人幫忙,但一來我要求高,找個認真負責的助理不好找,尤其我希望最好能在同城,二來多找個人意味著要開一份工資給人家。

但我覺得好像沒有這必要,畢竟我也還忙得過來,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所以想幹點什麼,一般都是單槍匹馬開始的,有人幫忙帶路是一種幸運,沒有也是常態,且行且珍惜吧。

我是蘇樂,前500強企業文案策劃,富書,樊登讀書原創作者,青雲計劃得獎者,一對一寫作培訓師,專注分享寫作乾貨和職場提升方法,歡迎關注我!

蘇樂愛寫作


這個問題,我本人深有感觸,也同意創業先要一個人做的觀點。

我在2010年開始創業,那時候沒有任何的合夥人,一切都是自己打理,遇事自己做決定。直到2013年第一位朋友加入,後續在2015年、2018年共三位朋友加入到一個陣營。並且他們一開始都是以打工的身份進入公司的,隨著對公司的貢獻度提升,雙方的信任度和了解的加深,才逐步變成了合夥人的身份。到目前為止,公司從原來的小型門店,發展到了擁有營業面積三萬平米,四家獨立運行的公司,職工過百人的規模。

管理方面,發揮各自才能,遇事商討,有困難共同面對的同時,大方向和大事情,無論分歧再大,最終還是我在把握,並且沒有因為觀點的分歧影響到公司整體的運營和發展。

我覺得,我的經歷,很直觀的詮釋了這個問題。

自己先進行創業,按照自己的風格建立事業平臺。開始自己帶領一個小團隊的時候,依靠個人影響力,團隊整體的處事觀點、服務習慣和服務理念、價值觀等,是比較容易統一的。這可能就是企業文化的雛形吧。

當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這個平臺,有了一定的生命力和風格,就開始規劃後續的發展方向,大方向明確了,這個時候,有合夥人進入公司是最合時宜的。早了會有合作方面的風險,晚了容易錯過發展的良機。

創業期間形成的經營特點和團隊風格,包括後續發展的主方向,短時間之內很難撼動,企業的文化核心,必須是由創始人打造完成的。這個時候加入新的合作者,一般都會在原有風格的主線基礎上,朝著既定的方向共同努力。當然,這個合作者無論之前多麼熟悉,最好要留出時間餘地進行磨合,再讓他正式的加入。

按照這種路徑,我們沿著早期形成的風格和規劃發展,加入者起到了推波助瀾,錦上添花效果。由於你自己是平臺的創立者,管理方面,可以比較輕鬆統一不同意見,不會因為目標、習慣、人品、觀點等因素,造成合作的破裂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

最重要的一點,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其他諸如資金、經驗、背景、社會關係等一切因素,都只是輔助的作用。選對人,是成功的最核心要素。

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給出以上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永無止境68476697


看到這個提問我感觸很深,前兩年的一次合夥創業的經歷,至今還讓我心有餘悸,創業還是一個人先做的好。

我從事銷售工作已經有快十年的時間,這期間風裡來雨裡去也存了點小錢,不再覺間自己的內心就有點不安分,心裡想“自己不可能老是做銷售打工吧”,久而久之,便觀察著想幹點啥。

說來也巧,這時有個哥們小李也想著要創業開店,原來是在他親戚的攝影店裡幫忙的,正好他的親戚把店搬到自建的樓房裡去了,老店空出正想要盤出去。哥們對攝影店裡面的技術和經營管理都比較熟,便考慮著盤下來,可是手頭比較緊,變想著找個關係知己的人合夥創業。

我和他交流了幾次,聽他分析的頭頭是道,他懂技術、我懂銷售,兩人正好是優勢互補、相輔相成,最多再僱幾個女店員做接待,就ok啦!於是便頭腦發熱同意了他的意見。

第二天,我們就把店面租了過來,錢是我交付的,他說讓我把錢先墊上,貸款批下來再把錢拿過來。考慮到他懂技術,店面運作還的靠他,我便沒有往壞處想,這一點點失誤,讓我頭疼了好長時間。

店面租下來,裝修隊開進店裡十幾天,都快收工啦。他愣是沒到店裡來粘粘手,打電話要不說忙、要不就是找人代款,考慮到他之前人品不錯,說什麼也不會撒手把我這個“外行”扔店裡不管吧!

很快二十多萬投進去了,房子、裝修、設備、道具等等!!!都是按照之前他列的清單購買,看著裝修好的房子,我對未來的生意充滿了希望!

就在當天晚上,我要給哥們打電話商量準備開業時,他來了。沉默一會後告訴我,他要退出,沒錢!我的頭都要炸了,感覺嗡嗡之響。

最後我問他,不入股沒事過來幫我吧,你還是負責技術,工資加分紅。他最後沒有同意默默的走了,我立馬癱瘓了!

仿徨了幾天後,我便投入到沒日沒夜的學習練習中,攝影、修圖、服裝化妝等等我啥也不懂啊!現在想起來都是淚啊!

苦拼了半年,煎熬了半年,才算入門熟悉這個行業,店裡的人員配置等才穩定下來,生意也開始好了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幸虧沒有和我那哥們合夥幹下去,真如果一起幹下去,結局肯定會很悲催,絕沒有苦盡甘來的喜悅。

所以要創業一定要先自己一個人做,不但杜絕了很多垃圾人、垃圾事,杜絕了風險,而且自己來做更專一、更靈活、更容易成功。


愛上職場


非常認真的看了大家的回答,發現大家聊的別人的成功案例,或者自己的創業經歷,在傳遞的都是成功者的經驗。所以我想從一個失敗者的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創業要先自己一個人做。

我呢,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有過幾次短暫的衝動的創業經歷,卻無一不短命夭亡。其中一次是跟幾個朋友一起合夥創業,但合夥人關係也僅僅維繫了半年左右。雖然半年時間不長,但也足夠讓我理解了那句話:生意好做夥計難擱。

回顧了這半年的所有經歷,我總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也幾乎暴露了所有合夥人之間的問題

一、合夥人的選擇

其實現在再想想,我們其實從創立之初就註定要失敗,因為合夥人當中有太多不適合創業這條路的了,大家對於創業的理解也不一樣。不過當時秉承著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只要願意加入的朋友,就算團隊的合夥人了,後面所有的問題也都是這個問題衍生出來的

二、意見分散、沒有主心骨

因為都是朋友,而且大家之前也都沒有特別成功的經驗,所以剛開始,大家統一決定有問題商量著來。但是這一商量,問題也就出現了,大家在經營方向和策略上逐漸有了分歧,前期礙於面子,還願意聽一下別人的想法,但是後來誰也說服不了誰(年輕人,誰也不服誰的本性暴露無遺),團隊之間也開始就有了隔閡和矛盾。

三、職能分配混亂

團隊創業的最大好處除了人多力量大,另一個好處就是職能的分配,不同的職能讓更擅長的人去做,但是我們經常做的就是讓做甜點的去炒菜,做甜點的還很開心,覺得自己又可以多學一個技能,沒有去想自己適不適合。

四、利益分配

前期除了股權分配,沒有進行任何其他收益分配。大家都在跑市場,就會出現有人談的單多,有人談的單少的問題。忙活一個月,最後拿一樣的錢,雖然面上沒說,但是總有人心理不爽(為最後一個問題埋下了隱患)。

五、惰性傳染

看到大家的回答,所有在創業的都不免會提到一個詞,自律,這個詞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真難,尤其是在一個團隊裡,讓所有人都自律,難上加難,而紀律再這樣的一個初創團隊裡,約束力也是有限的。一個人的懶惰往往也會導致其他人積極性降低,很容易引發連鎖效應。

半年時間,所有問題暴露無遺,也沒人能夠打破這個僵局,這樣的團隊也是註定不會長久的。趁著大家還能做朋友,所以我就果斷的跳出來,開始了一個人的奮鬥。

前不久重溫了一遍《中國合夥人》,我也終於理解了王陽的那句話:不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不過他們成功了,我們還在成功的路上。


小仙童的成長日記


這個話題提的好,我也來說說我的創業,創業了很多次,大體分三段吧。

第一次,96年,當時22歲時,改革開發,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國營企業,鐵飯碗,自己主動下崗,懷揣著媽媽給的800塊人民幣,離家2500公里的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開始第一次創業,銷售建材,當時特殊的銷售環境,可以先貨後付款,資金壓力不是很大,經過2年,賺啦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大幾十萬吧,開始招親戚開分店,又過啦2年左右吧,為擔保,一個月不到,虧完了自己的300萬左右,還欠著80萬左右,關鍵還牽扯著擔保,人家不會讓'過啊,那個累啊,第一次就這樣失敗啦,又剩下我一個人,守著空鋪子,還著債,又不敢回家,又堅持了6年,總算還清債務,在這6年中,慢慢接觸啦裝修行業,建材加裝修,絕對是絕配。更要命的是,媳婦提出離婚,娃娃也不給我,沒辦法,店鋪和倉庫30萬貨全給她,自己敗走麥城,身無分文,借工人500塊錢到100公里的另一個城市創業,這年是2006年,第一次絕對失敗啦。。

第二次創業從2006年開始,沒有錢,連被子都買不起,和工人蓋一床被子,住工地,吃工地飯,還在勞動力市場找過工作,人生地不熟,難啊,堅持了二年,慢慢好起來,08年到13年發展最快,一個人,接工程,設計,管理都是一個人,沒有工作室,背個包就是幹,又差不多積累了200萬左右。在10年時,因為發展好,和朋友說要開公司,朋友就要入夥合股,我只能裝修不合夥,建材合股,朋友又拉進他二個朋友,合計投資90萬吧,他們三個差不多4O萬左右吧,悲劇開始啦,還不到一年,天天猜疑和查帳,開會,查帳,累的要死,讓他們退股又不退,我退也不行,一直到13年,恰好裝修這也有個項目,800萬左右,我就沒管建材這塊啦,建材這塊最終在15年關店,我還承諾原價返還入股的40萬,加上13年項目款不到位,我不敢細算,欠外面款不會少於200萬吧。第二次創業又失敗啦,總結一條,不要做合夥生意。

第三次創業,從14年到18年是最難受的5年,欠著這麼多錢,又一個人揹著包,拿著尺,量房,設計,管理著工程。在18年時,又租啦鋪面開公司,沒房沒車,貸不著款,小微企業真難啊,這次鋪面有500平,沒請人,沒合股,19年底粗算了下,還欠30萬左右些,說好啦2020上岸的,又恰好今年又是國難年,到今天還沒開門營業,2月份要交鋪面費和倉庫費20萬,一分錢沒有,這次我能過關嗎?銀行不貸,網貸不敢要。小微太難啦。


雅久裝飾


大家好,我是老表安迪。說一下我的創業經歷,也是我現在正在做的項目。我做的是互聯網廣告漢沽,主做微信朋友圈官方廣告這一塊,做了快兩年了,剛開始前兩個月我也是自己做的,一開始想創業的時候也是想成立公司租場地什麼的這些計劃,但是真沒必要,一個是投入太大,第二每個行業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我做這個前期就投了兩萬塊錢。所有自己先試水探探路,男怕入錯行。創業選擇方向很重要。

我開始做的時候自己做了兩個月第一個月賺了六千左右,第二個月破萬,感覺市場還不錯,主要是我這個項目利潤高,所有一個大單就不少賺。

像我做的這種需要開發市場的項目,就是做的時間越長越好,當然要用心去做,客戶積累越來越多,這些最終都是利潤。

互聯網廣告,是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大數據下精準篩選人群區域投放,大數據下精準篩選人群接收商家廣告,對商家與顧客都有利,這就是廣告未來。

對市場來說沒有不需要推廣宣傳的商家,商家開業、新產品上市、品牌活動宣傳、店慶、節假日等每個環節都少不了廣告的參與。

最後說一下,創業不要太盲目,別人做得好的行業並不一定適合你,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用心去經營。

祝創業中和即將要創業的兄弟們,事業有成,一帆風順!






老表安迪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人我也是一個人開始的創業。

2011年9月份我辭去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雖然只做了三個多月,但確實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不論是燈具方面還是銷售方面。至於為什麼會那麼堅定的辭職,我覺得也許是衝動,衝動的原因在於看到了燈飾行業的前景,不想拖沓;更多的還是心裡那份不甘,想自己創業的念頭已經越來越強烈......

那一年其實網購平臺還不是很火爆,最有名氣應該只有淘寶。於是斟酌再三,我決定在淘寶上開一間店鋪,原因有二,一是門坎低,基本不用什麼錢就能把店鋪開起來,二是當時淘寶上賣燈的人很少。萬事開頭難,為了適應市場需求,開店前期,幾乎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去市場相應店鋪做調研,挨家挨戶逛,挨家挨戶問。為了解消費者的需要,什麼燈好看,什麼燈比較流行,最後把目標定位在室外亮化燈具。產品確定下來基本就開始學習 如何做淘寶了。

和很多電商小白一樣,最初我連怎麼上傳產品都搞不懂,後來只能在淘寶大學的培訓班學習,可是魚龍混雜,要分辨靠譜的、真正有乾貨的實在太難,我也看了很多賣家故事,發現很多大賣的經驗其實對大部分剛入行的小白參考價值不大。這個圈子浮躁之風太盛,很多人吹噓著日出千單月入百萬,外行人還以為電商錢很好撈。然而並非每位創業者都能輕輕鬆鬆賺到大錢,創業背後的辛酸簡直難以想象,中小賣家沒有大賣的資金優勢和供應鏈優勢,一步步走起來更是艱難。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小賣家,創業上的坑都親自踩過,

創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創業的過程,有的人是自願創業,有的人是被社會推動的,不管是那種創業都是很艱難的歷程,創業的成功失敗難以定論,但創業的過程絕不輕鬆,我的創業就是艱難的,

剛開始一個人創業,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試錯成本低,靈活多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