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肯於讓自己的孩子做個平凡人會很難?

我色我攝


甘於平凡真的很難很難,尤其是在教育孩子這一件事上。因為,有很多很多的人和事,會阻止你這樣做。

首先是家庭方面。即使小兩口達成共識了,雙方的父母和其他家人也未必會這樣,他們經常會用其他親戚的孩子來刺激你,希望你們能改變想法。

其次是同事朋友。日常聊天中,他們經常會說誰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誰誰誰家的孩子怎麼怎麼了不起,獲了多少獎,拿了多少獎學金,等等,搞得你都不好意思跟他們聊天。

再次是老師和其他同學家長。老師說你家孩子在某方面很有優勢,再稍微培訓培訓就可以成才;家長說某某培訓班很好,名額都要搶的,你怎麼還不去?

最後,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點開鏈接,你會發現,宣揚的大都是成功學、逆襲聖經之類的內容,想安安靜靜做個平凡的人,做個在路邊為其他人鼓掌的人,真的很難。

但事實是,那些時時刻刻想要成功的人,其實大多數並不會成功。因為成功的名額畢竟有限,不是你想成功就能夠成功的,也不是你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

而甘於平凡的人,因為沒有被成功學所迷惑,反而能夠自由發展,能夠更早的看清生活,適應生活,訓練出各種生活技能,最後成功的幾率,其實會更高。

說不定到了最後,想要成功者,得給甘於平凡者打工。


越南天牛


從小到現在,我已經經歷了40年的春秋,從我的個人歷程上來說,這個問題我確實有很多想說的內容,我從小家境一般,父母雙文盲,收到各種排擠和生活的壓力,所以,人之所以希望不平凡是有很多因素造就的:

1、人之所以能夠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分析,是因為人的思想比動物多出4個檔次,人是不滿足於成為一個溫飽的角色,所以才會出現自古以來的各種戰爭、權利爭鬥、各種成功的案例等,所以人的思想不是受父母約束的,是自己成長曆程中不斷的放大夢想的,平凡有時候是成功人士的一種所謂雞湯而已,我認為都是扯淡,難道現在我們熟知的馬雲、任正非、李嘉誠、松下幸之助等財富頂級的人希望一輩子沒有成功過?

2、受環境的使然,中國自古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非常大,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直作為入世人們的最終的方向,即使如王陽明一樣的心學大師也希望建功立業,建國以來40年的改革開放讓國人從政治形態過渡到經濟發展,財富成為眾多追求者的目標,所以小朋友從小環境到學校到社會,從家庭、學校老師、社會人士的重重洗禮,必然都有一種雄心壯志存在,所以不想平凡自然成為一種主流;

3、比較的結果,父母是第一始作俑者,我從小家境不好受欺壓,我父母雖然文盲,但是一直用最傳統的思想影響我,望子成龍的最終目標就是比較中戰勝那些看不起我們家庭的人,所以孩子往往承受失敗父母一輩的希望,這種壓力一直伴隨到老,甚至在墳前哭訴的時候也會泣不成聲,所以中國的家庭是第一承載體,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連自己都不如,這種想法影響了一代一代的孩子;

我個人認為,有目標和夢想不是一件壞事情,因為有太多未知的世界我們不懂,也許這輩子成人的機會就一次,精彩的人生總比平淡的人生有回憶的價值,即使你最終的失敗註定平凡,還是有更多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和下一代汲取,畢竟未來永遠比現在可期許。





車品深扒


真的挺難的。天下父母心,望子女成龍成鳳,心之所願,無可厚非。

不禁讓我想反問一句:為什麼要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呢?

我的意見是順其自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徑,當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如果想通了這個道理,我們還會對自己的下一代,有過分苛刻的要求嗎?可能已經不會了。

恰巧,我的想法也回答了您的這個問題。

父母能給予的,不是給孩子設計發展的規劃,而是培養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正確引導和鼓勵,沿著孩子的心理路程,讓他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過上屬於自己的幸福。

或者普普通通的一生,或者光鮮華麗的一輩子;只要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積極向上,對他人、對父母親人、對社會有所幫助,我們還奢求自己的孩子什麼呢?

能做到這些,才是最難的。至於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否平凡或者卓越,其實並不重要了。

當然,我希望天下的每個父母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和發展,讓平凡的人生變得不平凡。



小知奇兵


也許正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這種那種的期盼中長大,所以從小就會有我要怎樣怎樣的變強變的超於其他人,變的人人羨慕,變的不那麼平凡~~而等著慢慢的成長,長大成人,成為人人眼中羨慕的“不平凡”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有,但是相對於“平凡”來說,數量是真的不多~~於是,便變成了一邊平凡著一邊不滿著,一個個成了有“心病”的社會人~~

相信這樣的社會人不少,畢竟在我們父輩那代人的認知還是有限的,教育我們的時候也是誰誰怎麼怎麼好,誰誰那個人多厲害,誰誰~~你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其實僅僅說學習還好。父輩的教育往往不會語氣那麼溫和,語言也沒那麼文明~~於是在各種類似壓榨中,我們的心理也發生著變化~~~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教育的發展,人們也在慢慢的做著變化~起碼,我會覺得教育孩子接收自己更重要,學會與自己共處,接收自己的不足,可以不必那麼“不平凡”,做個平凡的快樂人更重要。我相信,一個敢於接收自己的平凡,能夠有著快樂的能力的人,本身就是種不平凡~~(一點粗見,歡迎來辯😄😄)


暖陽二月


先說說看到這個問題的感受:

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糾結的一件事情,一方面為人父母自然會希望孩子的出人頭地,也自然希冀自己的孩子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做人中龍鳳;而另一方面又會想到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的迷惑和苦於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難於把握。

我把最近這一兩年中的體會講一下

1、身心健康和學業有成,前者更重要

2、孩子是父母優點的繼承者,也是父母缺點的放大鏡

3、“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同桌放寒假”,利用課餘時間的彎道超車,似乎成了我們大多數家長的共識?而這一點是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考量和選擇的。

4、除了學習以外,孩子還具備哪些為人處世的能力。這裡說的為人處世,不是指“能說會道”、“圓滑周全”、“長袖善舞”、“八面玲瓏”

5、我希望未來的一年當中,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和孩子在一起,在戶外活動;春暖花開,走進自然。

6、把家務勞動分配適齡分配給自己的孩子,這是他在家中的義務擔當。


小王講化學


因為自己就是平凡人,所以就想讓自己的孩子不平凡,就想讓孩子成為傑出的人。其實這種想法真是錯誤的。

我們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是社會上的競爭卻很多,作為普通人,我們總是感覺壓力太大了,於是就想讓自己的孩子不必再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於是就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競爭上出人頭地,讓他們不再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老路。這樣,就對孩子提出較高的期望,豈不知,這同時也是給予了孩子更多的壓力。

雖然自己是平凡人,可是承認自己平凡卻很不容易。更多的平凡人卻一直在心裡認為自己不平凡,認為自己才高八斗,處處都比別人強。要實際生活中,卻屢屢被證明自己是平凡人。

人們總是說,媳婦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自己家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好,這就是一種比較。面對比較,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或許這是一種虛榮心,是一種好勝心,是一種來自心底裡的朦朧慾望。可是這種對待自己孩子的態度,總是驅使家長們為孩子準備各種條件,上各種班,學各種才能,甚至期待孩子成為完人。

可實踐證明,太多的家長們,都最後灰心喪氣了。因為這些都是一廂情願。聰明人、明白人很少,老舍是其中的代表。作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願望是,自己孩子健健康康就好,能夠自食其力就好,能夠掙錢養活家人就好。這是多麼樸素的願望!老舍先生洞悉人生,洞悉人性,早就把人、把社會看透了。

如果大家都能像老舍先生一樣的豁達,都能像他一樣給予孩子更為寬鬆的成長空間,那麼想必現在社會上就不會再有這麼多的課外補習班,中學小學學生們,也不必再熬夜做那麼多作業,也不必有太多家長賣掉自己的住房去為孩子交留洋的學費,也沒有那麼多孩子會自殺、會抑鬱、會不快樂。

承認自己平凡,需要能力,承認願意讓孩子做個平凡人,需要更大的勇氣。自己的願望和理想不能實現,就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個絕對是一種“已所不能再施於兒女”,壓力傳導給兒女,憑空讓他們感到成長的窒息。

讓自己的兒子女兒快快樂樂不好嗎?給自己兒女健康的身體不好嗎?何必苦苦相逼?承認自己的孩子是平凡人也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

如果他們生就平凡,又是你能左右得了的嗎?如果他本身就是平凡人,你再如何要求,又有何益呢......


跟我學公文


首先,對自己的不甘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但都有共同的感慨:人生不易,不如意的事太多。

為人父母的,總會在無意識中把對自己的不如意和對人生的主觀認識“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不甘心讓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和自己一樣“不如意”的平凡人。

其次,功利化的社會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即使有足夠的理性,家長們作為個體也無法脫離整個大環境的覆蓋。在“贏在起跑線”、“別人家的孩子”、“擇校”、“分數決定”等等現實因素的合力影響下,大多數家長不得不選擇隨大流,紛紛加入“競爭”的大潮。

再者,對未來的不確定。由此帶來的危機感,迫使家長們對甘願付出任何代價去為孩子爭取一個難以確定的未來。

從另一個角度說,不肯於讓自己的孩子做個平凡人也有正面意義。在幫助孩子成長的路上,更多家長意識到自身在能力觀念上的不足,會倒逼自己設法去提升自己,以便給孩子更好的指導,和孩子一起成長。


朵雲流觴


為什麼肯於讓自己的孩子做個平凡人會很難?

這是一個偽命題 !

當今社會,經濟科技快速發展,人們對知識經濟追求方式在改變,然而對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多少降生的孩子的家長忙於改變孩子的生存狀況,家長目標希望孩子的未來一定不同於其他孩子,讓孩子不做一個平凡之子。

使我想起了魯迅當時寫下一首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形容對敵人絕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像牛一樣俯首聽命。

孩子平凡之路也許就是這樣的狀態,家長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他人之上,家長甘做孺子牛的對待孩子,具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儒家思想,特殊家庭教育伴隨了孩子成長一身,家長無論是富裕貧窮家庭,都想方設法讓孩子的未來變得更加不平凡,然而事實如此嗎?能走上不平凡的崗位的孩子有多少呢?家長的付出代價已經超出了預期,最後很多家長以失望而告終,最終孩子還是很平凡,正如如今的高考,千軍萬馬勇闖獨木橋,最後多少孩子掉下了獨木橋。2018年全國高考錄取率大約在在百分之80左右,有百分之20左右孩子就掉進了另求蹊徑的道路中去!哪他們的不平凡之路還會繼續嗎? 回答是繼續前進!


全中國像馬雲,馬化騰,作家、科學家等有多少人又能做到呢?平凡之輩擁有比例應該是佔據了百分之80以上,因此,孩子降臨在這個世界裡,讓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健康應該是現在主題,讓孩子享受更多的自然屬性,孩子是家長們實現“理想的武器”,別在做出揠苗助長的罪人,追求不平凡完美結局,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孩子成長定義無論是平凡和不平凡,只需家長真心陪伴,培養孩子自然屬性,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是孩子的一身寶貴財富。

孩子是一個平凡人


中的平凡人,家長也是平凡中平凡之輩,家長何必給孩子套上一個“緊箍咒”呢?

記不得是誰寫下這樣一句話:“孩子在平凡的人生之旅默然前行,從從容容的步履中,領略人生追求之樂趣。孩子頂狂風戰惡浪,用生命去戰勝困難;讓孩子學會寬容豁達,珍重別人,學會請求別人原諒自己也原諒別人;讓孩子重事業、重友情,陶醉於高山流水,迷戀於四季風景,活出的是唯一的自己,瀟灑的自己,真實的自己。”

家長應該放開自己的雙手和自己雙重標準,讓孩子在自然中自由翱翔,別讓分數綁架孩子,別讓優秀綁架了自由之靈魂,別讓不平凡耗盡了孩子的良知,最後平凡世界裡有不平凡的表現,擁有一顆豁達、開朗、文明健康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社會更和諧,家庭更和諧,人之間交流更和諧,人間才更加美好!

否則就會出現孩子沒有走到不平凡之路就自殺,孩子因為學業壓力而走向極端,這樣案例層出不窮,什麼原因導致呢?留下你的評論再離開!謝謝各位!


為夢想起航的小宏老師


作為人類的我們,捫心自問,有誰是甘願一輩子平庸,無波無瀾的度過一生。可能有的人說“你說的話太絕對,我就喜歡平凡。”那隻能有幾種情況,要麼你已經嘗試過不平凡,體驗過生命的不同可能,所以你可以毫無留戀。還有就是得不到的自我安慰。

我們現不一定非讓孩子追求平凡,反倒是更應該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擅長點。有的人可以做科學家,有的人也可以做技術工人中的佼佼者。總之,行行出狀元。找到自己的點,深耕下去,人生同樣也會不同凡響。

再有,就是讓孩子學會接受失敗。我們不會在所有方面都遙遙領先。我們在不擅長的方面,或技不如人的時候要坦然面對。接受自己的平庸更需要勇氣和擔當。

總之,追求不平凡,出人頭地是人類進步的慾望驅使,這是我們的天性。我們不能忽視自己的內在需求與感受。


超耐打職場人


難,也不難。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的本性是要向上的,要不斷提升自己,向高的攀登,向好的發展。沒有人會放棄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培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超越。

但平凡並非自甘墮落,沉淪自己。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最終都是平凡普通人,能成為人中龍鳳的並不多。只要家長用心努力,孩子自己盡力了,即使是平凡普通人,他能自食其力,對社會有用,那又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