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說起益生菌,家長們都不陌生,益生菌可是當下的「網紅」產品,每一個孩子多少都吃過。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在網上很多人的胡亂吹噓中,益生菌彷彿成了靈丹妙藥,各種“功效”層出不窮:“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增加抵抗力”等等,甚至還有人美其名曰“未來最好的疫苗”。益生菌真的有那麼萬能嗎?

其實有些家長都不知道益生菌是什麼,只是聽說吃了對寶寶好,就盲目給寶寶服用,對於服用時間啊、沖服方法啊就更顯得隨意了。

聽鹿大大一句勸:千萬不要再盲目給寶寶服用益生菌了,益生菌吃對了是神藥,吃錯了就是“砒霜”呀!

益生菌到底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對益生菌有這樣一個定義:對人體只有益而無害的活菌,叫做益生菌。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國際主流的觀念指的是,「攝入一定數量時,能夠對人體健康產生有益作用」。注意是“一定數量”,只有保持那個完美的度,才能起效用。

在益生菌藥物說明書或者文獻中常出現的“CFU”指的是每個包裝含有的細菌菌落數(colony forming units),相當於活菌的數量,也可以理解為藥物的劑量。

而且益生菌的分類很複雜,國內的就分了 20 多種,每種菌群還分為不同的菌株,產品還分為藥品、保健品、固體飲料等,如果要寫一個益生菌的詳細指南,十天半個月都說不完。

為了便於瀏覽,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圖片來選擇適合的益生菌,推薦強度從A到D依次遞減。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挑選益生菌要注意安全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製劑中除了益生菌之外,還添加了其他物質,比如脫脂奶粉、果粉、甜味素等。

如果孩子恰好對於某些添加的物質過敏,那麼服用了添加這些物質的益生菌製劑,不僅不能起到有益健康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比如有的孩子對牛奶過敏,吃了這種益生菌製劑導致過敏、不舒服,家長反而還矇在鼓裡呢!

因此,家長在挑選益生菌製劑時,閱讀說明書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尤其是涉及“成分”的內容,更需要仔細查看,儘量選擇添加成分簡單的益生菌製劑。

什麼樣的人群要吃益生菌?


①腹產兒、早產兒、低體重兒、半歲前兒童

②腹瀉、習慣性便秘及消化不良者

③乳糖不耐受(“牛奶過敏”)者

④中老年人

⑤經常吸菸喝酒者

⑥部分疾病患者

癌症化療藥物及射線會殺死益生菌,導致腸內菌群失調。表現為腹脹、便秘、營養物質丟失及毒素被吸收,不但影響患者康復,還有可能迫使化療、放療中斷。

肝硬化、腹腔炎患者,他們不僅有菌群失調,還有輕重不等的脂源性內毒素血癥。補充益生菌可抑制腸內產胺的腐敗菌,降低腸內酸度和血中內毒素含量。

⑦服用抗生素者

抗生素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服用時會將所有細菌統統消滅。所以在服用抗生素時,醫生往往都會給予益生菌配合治療,幫助腸道菌群儘快恢復平衡。但要注意的是,兩者不能同時食用,應間隔2~3小時。

益生菌只在兩種情況下最有效


注意,雖說益生菌被誇耀的看似用處多多,實質上並沒有那麼神。比如:

②益生菌也只對牛奶蛋白過敏性溼疹得預防有效;

③對於益生菌提高免疫力的說法可能有效,目前證據不足以證明;

④益生菌能改善成人的乳糖不耐受,但對嬰幼兒的效果是未知的;

⑤發現益生菌中“羅伊氏乳桿菌”可以緩解某些腸絞痛,但效果不明顯,還不如對寶寶多拍嗝、作排氣操、飛機抱。

請大家記住,益生菌只在兩種情況下有效:

1、病毒性腹瀉

2、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益生菌如何服用效果才好?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1.隨衝隨食

益生菌是厭氧的,在空氣中暴露時間太長,就會被空氣中的氧氣“殺死”,一旦開袋後放在冰箱裡就不能再服用了!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益生菌有效的條件中,除了是活菌外,還必須保證足夠的量。

推薦每次給寶寶吃50~150億個益生菌。

寶寶是在無菌或少菌狀態出生的,體內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菌群。所以那些覺得孩子比較小,而把劑量擅自減少甚至減半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服食的量過少,真正到達腸道發揮作用的益生菌就所剩無幾了,當然也就不足以起到應有的效果了。

50億個益生菌,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常規的劑量了。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2.注意溫度

家長還要注意的是,沖水時水溫不要超過40℃。

這是因為作為活菌,而且又是在人體內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長溫度和人類腸道正常溫度相近,約為37℃。另外,人體發燒時的最高體溫一般為40℃,所以,把益生菌製劑沖水時,水溫不得超過40攝氏度。

多家長喜歡用很熱的水、甚至開水給孩子加熱奶衝益生菌製劑,但其實這樣益生菌會被殺滅失活,反而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3. 不要和抗生素同時使用

抗生素能夠殺滅細菌或個別微生物,常見的抗生素有青黴素、紅黴素等等。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醫生在給孩子開抗生素類藥物時,有時會再加一個益生菌製劑。這是因為抗生素不分敵友,它會把致病菌殺死,也會把益生菌殺死。因此,孩子在服用抗生素時,還需服用益生菌以減少抗生素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因此,家長平時千萬不要自行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在明確細菌感染、需要使用的前提下,再使用抗生素。

而且,在孩子服用益生菌製劑與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時,至少間隔2個小時,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這些藥物對益生菌製劑效果的影響。

最後再總結一遍:選擇益生菌製劑時要選用活菌型、數量足夠、少添加劑的產品;沖服時記得用40℃以下的水,隨吃隨衝;另外記得與其他藥物同服時,無論順序前後,要間隔2小時以上。

一般需要吃多長時間?


人腸道中的細菌可分為三類:有害菌、有益菌(即益生菌)和中性菌。其中益生菌和有害菌是相互制約的,維持著腸道菌群的平衡,而一旦打破這種平衡的制約關係,腸道內菌群失調,人就可能會生病。

所以,正確的補充益生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及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從而達到調整腸道內菌群失調的目的。至於需要吃多久,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不需要長期服用,或是當做保健品去服用。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一般情況下,像是治療腹瀉、便秘等腸道疾病時,在症狀完全緩解後再繼續服用一週鞏固下療效即可;

像是免疫力低下的情況,最多服用2個月的週期即可;

而像胃腸道有炎症的話,服用的時間就需要根據寶寶恢復情況來定了,通常時間會比較長。

如果確實需要長期補充益生菌,那麼就要注意不能長期吃一種,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更換。

不過,在寶寶身體沒有出現異樣,其腸道菌群處於平衡的狀態下,如果盲目給寶寶服用益生菌,就可能會導致其他有益菌的減少,即產生“菌群失調”。

況且寶寶的腸道還在不斷的發育,如果長時間依賴益生菌,還會影響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的發育,使腸道失去自我調節菌群平衡的能力,那麼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只有做到以上這些,才能使益生菌製劑發揮最大、最好的功效,為孩子的腸道健康保駕護航。

益生菌真的不要亂用,只有這兩種情況才有效

原文發自:“乖乖用藥”微信公眾號(guaiguaiyongyao)

乖乖用藥:專業科普醫藥小常識,讓你成為家庭醫藥小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