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已經接受這麼一個事實:iPhone的價格正式宣告破萬。而隨後更殘酷的一件事便是,iPad的價格也變得高不可攀,11英寸的iPad Pro起售價達到了6499,與iPhone XR的官方價相同,甚至更是已經達到了一臺主流遊戲本的定價水準,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暴利。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但即便如此,iPad的總體定價依然不如iPhone,究竟為什麼塊頭更大的iPad價格上會比iPhone便宜呢?

首先我們需要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商品的定價和大小沒有絕對關係,東西更大不一定就更貴,否則你會每天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買一部手機的錢能抵一部55英寸的電視?雖然到最後可能只能換一個不鏽鋼盆,你甚至會想不明白為什麼有的罐裝可樂和瓶裝可樂價錢一樣,容量卻大不同。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摒棄這個觀念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問題,對於電子產品來說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為了實現手機全面屏,前置攝像頭成為最後一道防線,廠商甚至“喪心病狂”地想到讓後置攝像頭作為前置進行共用這麼如此“鬼畜”的奇葩方案。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因此對於供應商來說,他們思考的是,在手機屏幕大小和內部空間已經到達瓶頸的情況下如何將元器件儘量做小,或者說更加合理地利用內部空間。最典型的便是iPhone X,為了在和iPhone 8差不多大小的手機內部塞下一塊iPhone 8 Plus容量級別的電池,蘋果在手機內部鬼才般地設計了堆疊式的雙層主板,雖然他們在十年前就這麼幹過,僅用iPhone8 Plus主板7成的面積集成了其所有芯片,最後得到的結果便是iPhone X得到了一塊足夠大的電池,雖然它是雙電池。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所以對手機來說,元器件的高度集中實際上是會帶來各項成本的上漲的。那麼iPad又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圖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這是iPad 5和iPad Air的拆解圖,基本沒有什麼改動,要知道他們爺倆一個生於2017一個生於2013,零件會不會有差別。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來看看這兩款的對比,經過拆解發現不僅設計上一模一樣,連零件都是繼承家族傳統,相同的指紋模組、相同的電池型號,彷彿記錄著蘋果的家族驕傲。

此外,從拆解結果上看,iPad的結構設計遠不如iPhone複雜,絕大部分空間都留給了電池相比高度集成化的手機,就真的是大巫見小巫了。

其次,便是成本原因,iPad的總體配置相對比iPhone低,可能會有人反駁新iPad Pro安兔兔跑分55萬怎麼說,但處理器僅僅是一個方面。除了處理器你能說出別的iPad具有優勢的硬件嗎?事實上性能更高的處理器也並不會帶來多高的成本上漲。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在屏幕上,iPad的ppi僅有264,這個數字甚至不如你們天天吐槽的iPhone XR,更別提那塊iPhone Xs上向三星訂製的OLED屏幕,光是成本就超過100美元。不僅如此,iPad的屏幕素質也遠不如iPhone,光是OLED對LCD的各項參數碾壓就足夠讓iPad面上無光。

除此之外,iPhone一般都會率先採用新技術,例如早前的Touch ID如今的Face ID,都是在iPhone上先使用再下放。當然,由於新iPad Pro的邊框夠寬它並不需要“劉海”。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我們還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差異,iPad無法進行通話。當然我指的是使用SIM卡,哪怕是蜂窩網絡版或是國外的WiFi+Cellular版,它們只能實現插卡上網。至於電話,還是老老實實用FaceTime或者微信通話吧。所以相對於手機平板省了一大筆開銷,除了通話模組還有鉅額的專利支出。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兩者定位的不同,西方經濟學認為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手機作為快消品,其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並且伴隨著社會發展手機基本上成為了必需品,成為了連接各類使用場景的通道。但即便蘋果在新iPad發佈會上極力鼓吹iPad就是電腦,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會將iPad作為電腦使用。相信更多的還是作為一個娛樂工具或者一個教育工具滿足你追劇打遊戲的野心。

為何iPad更大,卻比iPhone便宜?

對於這麼一件更新換代並不頻繁,甚至都不是別人都有你不得不有的工具,蘋果該怎麼定價呢?當然是便宜點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