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人生活中最討厭什麼?

看日本


日本人向來被認為“素質”高,但是這裡講的平均素質,並不是日本沒有素質低下之人的存在。日本人生活中最討厭什麼事情?或者什麼人?其實這個範圍很大了。這裡就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在公共場合,最讓日本人不快的行為是什麼?

因為年齡不同,所關注的地方也不同,所以只能做一個平均的比較。

日本有一個調查,問題是:在公共場合,最讓你不快的是什麼事情?TOP10的回答如上圖。

  1. 不把狗狗的糞便帶回去;

  2. 亂扔垃圾;

  3. 隨地吐痰;

  4. 幾個人一起在路上行走;

  5. 在車內父母不管教吵鬧的孩子;

  6. 不管教“不拖鞋直接站在座位上的孩子”的父母;

  7. 邊走邊抽菸;

  8. 欺負別人;

  9. 在車內化妝;

  10. 插隊或者排隊後喊來其他人;

你感覺上述10條,你能做到嗎?

討厭什麼樣的人?

上面講了日本人討厭的行為,那麼我們再說一下,日本人會討厭什麼樣的人。不過,討厭那種類型的人很難做一個統計的,所以大多是網友在網上的留言,我們看看日本網友怎麼說?

問題是:人生で一番嫌いな人どんな人?(人生中最討厭什麼樣的人?)

一身名牌,卻看起來很土的人。

在日本的韓國人(前天的報道)

女上司,和男性態度完全不同。對於工作巴拉巴拉說個不同,都鬱悶了。

欺負我家孩子的人,雖然對方是小孩,但是我一生都不會原諒。

把自己的想法意見全部說出來,如果不遵從他的意見就會生氣,全部否定。

對於這樣的人完全失去了理論的心情。我討厭不理解“人”這個詞語概念的人。

最討厭什麼樣的食物?

要說生活之中,少不了“吃”,那麼日本人最討厭什麼樣的食物呢?年代不同,其討厭食物的種類也不相同。

平成出生的人:平成18年~平成24年(可以說是日本的“00後)

  1. 苦瓜

  2. 芹菜

  3. 青椒

  4. 梅乾

  5. 動物肝臟

昭和出生的人:昭和24年~昭和53年(可以說是日本的50,60,70後的一群人)

  1. 芹菜

  2. 動物肝臟

  3. 青椒

  4. 胡蘿蔔

  5. 納豆

結束語

看完這些調查,是不是感覺重新認識了日本人?是的,不是所有的日本人喜歡吃納豆,日本人長壽也不是因為納豆!而且,在哪裡都會有素質高於素質低的人。到日本旅遊的人,要注意一下自身的素質哦。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長安”:國人趨之若鶩,日本人卻逐漸逃離!》

《日本兒童書在中國爆賣,本國書店卻持續破產!》


日本二三事


對於曾經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人來說,或多或少都能給在日本文化中尋找到中國的影子,日本人對於這一點是從來不避諱的,他們承認學習中國文化,而且對於中國文化也依舊有不小的興趣,一位來自日本的網友曾經在美版知乎上提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文化中,日本人最討厭和最喜歡的分別是什麼?

因為日本人表示,他不大喜歡中國部分沿海城市的廁所,因為與日本相比還相差的很遠,而且中國的高鐵十分嚴格,每次上高鐵時都要進行行李的檢查,即便是來到中國,是處理一些重要的國家活動,但是依舊需要檢查一遍。

雖然對於中國人來說,移動支付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特別大的比例,而且用起來十分方便,但是對於沒有中國號碼的人來說,有的時候什麼都幹不了,甚至連在大街上打出租車都是一件麻煩事,所以來到中國並不能用這個廠裡去處理一些事。

一位日本網友表示,中國的成語中有一個名為不拘小節的詞兒,這個詞也代表了中國人在平常生活中的表現,他表示這個詞既是喜歡的也是討厭的,以後中國人在做一些目標性非常強的事情,他們不太在乎細節,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一直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這樣生活中所遇到的小事,就可以儘量避免麻煩。

而且不拘小節這個詞可以用到方方面面,比如拿中國的餐館來說,雖然飯菜很好吃,但是服務員卻不太熱情,所以就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們,畢竟去飯館吃飯,飯菜的好吃程度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證飯菜的質量才能追求服務的質量。

因為日本人表示,他非常喜歡中國人對於世界的寬容,比如對孩子是十分寬容的,見面是在飛機等公共場所,甚至是會照顧陌生人的孩子,即便是哭泣,中國人也會用細心的話語去安慰他們。

而且一些日本人表示,他們喜歡中國保留面子的這一方面,他們認為不僅自己的面子十分重要,中國人維護朋友的面子也很重要,他們表示非常喜歡中國人的這種性格,因為在顧及面子的同時,可以尋找到那要怎麼做的心情。

總的來說,日本人對中國的看法,好的方面還是缺多的,他們想起中國時總是想起中國的語言,中國的美食以及中國人的處事方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影響力會逐步加深,不僅影響到日本,也會影響到世界其他各個國家。


幽默公仔


日本融合中西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習慣。相對而言,民族較為單一,因此,日本人討厭的生活行為也比較統一。

比如:

1、衛生方面相關:亂扔垃圾。

日本人可以允許舊,但是難以容忍髒。無論鄉間城市,都非常整潔(熱鬧的旅遊區除外),垃圾分類嚴格,隨身垃圾要提著塑料袋帶走。

2、禮貌相關:

大聲喧譁,不專心專注,走路時吃零食,哼小曲,在日本人沒有請求的情況下在公交上給人讓座等

——禮貌方面最主要的內涵就是不要讓人覺得你不尊重對方;

3、侵犯隱私:

雖然日本人湯浴文化、愛情動作片文化讓我們咂舌,但是如果當街亂拍照人家,日本人會比較不爽。

4、友誼方面:

討厭被送手帕、綠茶,據說意味絕交。

5、家庭生活:

啃老懶惰,不過幸運的是,近年來日本啃老行為社會寬容度據說提高了。

6、工作方面:

做事不認真,態度散漫,浪費。

要說最討厭的日常行為,我覺得是亂扔垃圾,不衛生了。因為這個行為“外部性”高,也是日常比較容易犯的毛病。



長劍不出鞘


日本是一個矛盾的國家,日本人十分注重禮儀,甚至說話都講究輕聲柔和,但是卻有著狂熱的侵略擴張野心;日本人重視隱私的保護,但是日本的湯浴文化、色情文化非常發達,也是世界最大的成人視頻生產國。

很多人把日本人的這種矛盾視為一種虛偽,把他們展現出來的積極一面視為邪惡一面的偽裝,儘管我們不願意承認,但不可否認得是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確實表現的優秀與極致,這種極致就來自日本人的生活習慣,那麼日本人在生活中最討厭什麼?



說到討厭和厭惡,能夠聯想到很多方面,比如衣食住行和言行舉止,但筆者想從禮儀和隱私兩個方面去闡釋日本人討厭的東西。先說禮儀,日本人注重尊老愛幼,不只是尊重長輩和老人,只要是經驗比自己豐富或者比自己年長几歲的人,都需要恭恭敬敬喊一句“前輩”。這種禮儀在很多日本影視中就有體現,學長教訓新生,剛入職的新人給所有同事端茶送水,這都是日本人禮儀的體現,這種禮儀是建立在服從基礎上的。包括日本女人的彬彬有禮,最開始也是建立在順從丈夫的基礎上。這種歷史和文化中誕生的禮儀,如果被打破是很讓人憤怒的,所以日本人很討厭不講禮貌的人和不守規矩的行為。



禮儀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體現在行為舉止,包括對環境的愛護,日本人重視環境保護,因為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並且自然環境惡劣,所以國民都會形成維護生活環境的良好習慣。日本的很多街道雖然破舊但是很乾淨就是這個原因,他們能夠容忍破舊,但絕對容忍不了髒亂,亂丟亂扔也一直是日本國民最厭惡的行為。


再說注重隱私保護,很多人應該都挺說過日本的公共廁所很乾淨,甚至有人把馬桶裡流的水接出來喝過,一是因為日本人對衛生環境的苛刻,二就是因為廁所是最隱私的場所之一。在日本,很多企業員工都是去廁所吃午飯,因為沒有人會干擾到他們用餐和休息,他們不用注意吃相,不用和別人比較碗裡的飯菜。當然,日本人注重隱私的體現遠不止如此,比如在日本賣的最好的手機膜就是防窺視膜,在日本問年齡和工資都是大忌。


國際視角淺說


由於生活習慣和文化風俗,日本人在生活中非常討厭以下幾種行為。


不守時:日本人的準時是出了名的,對待工作或其他的社交事項總是一絲不苟,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點刻板。

因此遲到、早退或者臨時擅自取消事先的約定都會讓他們感到很不舒服。自己平常待人接物會很認真,自然也很希望別人用同等的態度對待他。

日本人對於商定好的事情總是會盡量準時的完成,給對方足夠的尊重,不會擅自改變時間地點。因此不守時可以說是他們非常討厭的行為了。

粗魯、沒有禮貌的行為:不管在電視上還是親身經歷,我們總會發現日本人似乎非常喜歡鞠躬,甚至鞠一次躬還不行,還要鞠兩次三次。

見面打招呼鞠躬,互相告別也鞠躬。雖然在現代的日本社會中,商業場景下更多的習慣握手禮,但是日本的鞠躬禮仍然存在,並且十分普遍。


日本家庭教育中,從小就要求孩子行為舉止要得體,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待人接物謙卑有禮,儘可能多的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輕易與人發生爭執。

除此之外還非常注重公共場合秩序的維護。比如日本大多數的地鐵內,很少會有人大聲交談或者喧鬧爭吵。許多人都是安安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禮貌性地進行簡短的交談。

其實還有很多不禮貌的行為,諸如在長輩客人面前插嘴,說一些不合場面的話,還有向並不熟悉的朋友詢問對方家人年齡等較為私密的問題等等,都在日本人討厭的範疇內。

關於與人交談,日本人非常討厭對方談論別人的生理缺陷,諸如嘲諷胖子矮子之類的。對於日本人來說,能說出這種讓別人難堪的話的人品行也好不到哪去,這會讓他們對其非常鄙夷。

吃相不雅:關於禮節,日本人還比較看重用餐。對於用餐,不管是吃相,還是餐具和食物的擺放都注重“乾淨漂亮”。


吃飯的時候,不能一隻手拿著手機等其他無關的東西。喝湯的時候要用兩隻手端起碗,送到嘴邊進行食用。吃完飯,要洗刷餐具,並且擺放整齊。

日本人的這種用餐習慣從小孩子就開始培養了,不僅在家裡是這樣,在學校也不例外。日本的學校一般會給學生髮放營養均衡的套餐,所有的食物裝在餐盒內。

學生吃完飯後要自己將餐盒清洗完畢,並且一一擺放整齊,原來是什麼樣,吃完飯依舊得是什麼樣。等這一切都做完了才算一個完整的用餐過程。

亂扔垃圾: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國土面積狹小的島國,憂患意識已經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裡。因此對於任何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行為都很排斥,亂扔垃圾算是較為典型。

以上不守時,沒禮貌,亂扔垃圾,吃相不雅的行為,實際上嚴格說來不管是什麼國家的人都不喜歡。

關於日本人生活中討厭的行為,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比如日本人不喜歡菊花,也不太願意接受帶有菊花圖案的禮物,因為菊花是皇室特有的圖案。

不太喜歡別人沒有事先約定貿然前來拜訪,也不太喜歡別人送偶數個數的禮物等等。


史之策


“日本人”是一個寬泛籠統的概念,不同的日本人喜歡和討厭的事物都不同,有些日本人討厭在公共場所打手機,高聲講話;有些日本人討厭狗狗隨地便便了主人不處理等等。如果一定要總結出一些共性的話,筆者個人認為,概括地說,當代的很多日本平民最討厭在生活中談論政治。


日本人

有人說,當代日本平民普遍不關心政治,只要不牽扯到他們在生活中切身利益,他們不會過問所謂的國家大事。只有少數的一些所謂精英人士還在熱心地關注政治,而這些精英人士多數都是日本右翼勢力。


安倍晉三

沒錯,日本軍國主義以無條件投降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日本法西斯失敗之前的將近一年時間裡,日本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慘痛的記憶讓普通的日本國民對日本軍國主義極度失望和痛恨,已經完全喪失了對政客的信任。日本人民已親身參與並見證了狂熱主義的破滅,併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對於有著狂熱前科的日本人來說,狂熱過後的冷淡是好事,冷淡意味著反思和厭惡,也意味著不會被再次煽動。


日本的老人們

有旅日的人說,很多日本平民似乎都在生活中故意躲避政治話題,他們謙卑剋制地過著自己的日常生活,即使在飯桌上都很少提到政治的話題,不像我們的同胞那樣喜歡和親友一起針砭時弊。 總之,日本人在生活中對政治話題表現出高度漠視,筆者覺得一小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覺得談論政治很土,對此懷有蔑視的心理,大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對政治的痛苦記憶和巨大的失望。


爸哥哥


說日本人討厭插隊,我親眼所見在東京大谷米太郎酒店四十層樓餐廳,白人旅客公然插隊,一個白人婦女先排隊,快要到的時候一群白人紛紛插隊,發牌子的人員視而不見。笑臉相迎,沒有討厭的表示。


興海亭


世界上規則意識最強的國家日本無凝是其中之一,在日本人看來,每個人都嚴格按照規則辦事行走,生活才能安心,才會有安全感。又如所有的共識都有特例,一些讓人皺眉的行為也不可能百分百避免。

日本曾經特意做過調查:最不能容忍的不文明行為。

1.亂扔垃圾,2898票

2.遲到了也滿不在乎,1650票

3.不懂得打招呼,1649票

4.突然就無由頭的取消約定,1099票

5.不會用敬語,720票

6.餐桌禮儀太差,579票

7.大聲說話,454票

8.在電車上化妝,353票

9.耳機漏音,342票

10.在電車久坐,327票

11.邊走邊玩手機,242票

12.發短信打電話的禮儀缺失,208票

13.不讓座,152票

14.在電車上吃東西,132票


金吉列大學長


日人這幾年最討厭的是BBC。因為BBC一直在組織大批記者調查日本女中學生援交。BBC記者攝錄取證了日本警察在偏僻處威脅BBC記者:不要管閒事!


Beepbug


日本人所謂素質是法律極其嚴格形成的被動的自我約束,看看他們在國外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他們是什麼鳥了。日本人在國外乾的荒唐事令世界所有的人瞠目結舌,並且各國人遠遠不會發生。如:日本旅遊團集團嫖娼在北京被抓,日本旅遊團在泰國海邊當眾集團脫光鼓搗小鳥

,還聲稱是中國人。日本運動員在雅加達的亞運會上集團嫖娼,在奧運會偷韓國運動員的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