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讓帽妖離開汴京

■文/張曉林

天禧二年五月五日,京城四周的田野裡,小麥翻滾著金色的波浪,陣陣麥香在京城的上空飄浮。滿鼻孔的麥香讓趙恆心情舒暢,他起了個大早,來到御書房,準備填一首有關割麥的詞。宮女剛把墨研好,中使就急匆匆趕來,說:“有加急奏章!”趙恆心一沉,他忽然記起夜裡做的那個夢來—夢裡毒蛇遍地。

奏章是河陽三城節度使張遣人送來的。張是趙恆的心腹,他前往河陽上任時,趙恆曾執著他的手,私下囑咐道:“多替朕分憂。”張立即哽咽到無法言語。奏章裡,張向趙恆奏報了一件事。這件事發生在西京洛陽,前前後後十分曲折複雜。

最近一段日子,洛陽城內突然飛來了一個怪物。白天很難見到它,可一到夜裡,它就出現。這個怪物的形狀極像人戴的帽子,但會在空中飛舞旋轉,而且還像夜明珠一般發光。開始的時候,也有膽大的年輕潑皮想捉住它一探究竟,可這東西很狡猾,它會和捉它的人捉迷藏,你快它快你慢它慢,累得捉它的人氣喘吁吁,就是無法捉到它。

過了幾天,有關這個怪物又有了新的傳聞。說這個怪物不但會飛舞旋轉發光,而且還會變化。城西的賣油郎惲哥黃昏時分親眼看見,這個旋轉著的怪物噗地一下落到地上,再看時,卻變成了一隻大灰狼,惡狠狠地撲向他,本來想咬他的脖子,他用胳膊一擋,哧的一聲,血淋淋地給撕掉了一塊皮!說這話時,惲哥還一臉痛苦地動了動纏滿繃帶的胳膊。

現在的洛陽城,每到黃昏,家家大門緊閉,大街上很難見得到行人了。

那天早晨,趙恆看奏章的手一個勁兒地顫抖。那個帽子一樣的怪物彷彿幻化成千百隻張牙舞爪的狼,正從奏章裡咆哮著向他撲來。趙恆感到了恐懼。

第二天,趙恆頒下聖旨,讓侍御史呂言帶人前往西京洛陽調查妖怪傷人事件。

這個時候的西京留守是王嗣宗。

王嗣宗是宋太祖開寶八年的狀元,他這個狀元,有一個很滑稽的綽號:“手搏狀元”。這個綽號的來歷與宋太祖有關,那一科,江南舉子陳識和王嗣宗的御試答卷不分上下,這讓宋太祖無從選擇,他看著魁梧的王嗣宗說:“你們就以比武定輸贏吧!”二人在金鑾殿上拉開了架勢,王嗣宗先揮出了拳頭,只一下,就把陳識的帽子打落在地。宋太祖哈哈大笑,狀元郎的桂冠在笑聲中塵埃落定。

王嗣宗聽了呂言的來意後頗不以為意,他說:“關於這事我也收到了奏報,但我不認為有什麼帽子一樣的妖怪,我認為這純粹是謠言!”對於謠言,王嗣宗表達了自己的見解,“要麼置之不理,要麼把造謠者抓起來投進大牢!”

呂言提出了他的疑惑:“會不會是上天顯靈,想給我們某些懲戒呢?”

王嗣宗冷笑一聲,說:“呂公這話比謠言更可怕!”

呂言受到王嗣宗的奚落,心底就窩了一股怒火。他帶領手下開始在洛陽暗訪,走街串巷,瓦市勾欄,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暗訪的結果讓呂言對自己的猜測越發堅信不疑。參與調查的每個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那肯定是個帽妖!”呂言想到趙恆泰山封禪前,天降祥瑞,有天書飄落在皇宮裡。現在,天降兇險,有帽妖在西京現身。天書也好,帽妖也罷,這些都是上天的旨意啊!

天降祥瑞,那是上天高興!皇帝就以東封來回饋上天的高興。天遣帽妖,不用說,肯定是上天不高興了。上天不高興更得重視,怎麼辦?老辦法,用祭祀來消除災禍。祭祀是人類和上天溝通的手段。

呂言給趙恆上了一道奏章。很快,聖旨就送到了西京:同意呂言所奏!

這場攘除帽妖的祭祀活動整整搞了三天,場面熱烈而宏大。洛陽大半個城的百姓都目睹了這次祭祀大典,唯一有點遺憾的是,呂言親自登門去邀請西京留守王嗣宗參加這次祭祀活動,卻被冷冷地拒絕了。

祭祀大典過後,帽妖像是真的銷聲匿跡了,洛陽城似乎迴歸到昔日的平靜。黃昏的街頭開始有人影攢動,接著,賣油的、賣煎餅果子的紛紛走出家門,店鋪的幌子也掛出來了。

呂言鼻頭髮著亮光,忘卻了與王嗣宗的不愉快,回汴京向趙恆復旨。

僅僅過了半個多月,汴京街頭到處都在傳著一個可怕的傳聞,說帽妖已從西京洛陽飛到了京城開封,而且開始專等人腳初定時出來吃人。

京城最大生藥鋪子的王老闆,幾代都是一脈單傳。到他這一代,五十歲時他的三姨太才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嬌慣得無以言狀。前兩天是這小兒的八歲生日,過生日的這天晚上,他哭著鬧著要去大街上挑燈籠玩。京城習俗,只有上元夜才挑燈籠,這不晌不夜的,你挑個什麼燈籠!

王老闆虎著臉說:“外面有狼!”

王小兒更來勁了,睜圓眼睛說:“我不怕狼,就要挑燈籠!”

王老闆又賠著笑臉哄他說:“你不挑燈籠,我就給你買個小鐋鑼,一敲咣咣響!”

王小兒不上當,踢蹬著腿哭起來。

讓帽妖離開汴京

王老闆最聽不得小兒哭,他喊來家僕,把年後元宵節挑的燈籠找出來,領著小兒去大街上挑燈籠。臨出門,一再叮囑僕人:“在大門外轉一小圈就回來!”可是,小兒再沒回來。等王老闆帶人找到僕人時,僕人抱著頭蜷曲在牆角一個勁地發抖,嘴裡不停地說:“狼……狼……”他的旁邊,小兒挑的燈籠摔在路上,蠟燭已經把燈籠燒去大半。

王老闆的三姨太發了瘋,整天在大街上跑著喊:“紅眼綠鼻子,專吃小孩子!”聲音很是悽慘。

有了初一,就有十五。今天誰誰家的小兒又給帽妖吃了,明天誰誰家的孩子又失去了蹤影,傳得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兒。帽妖專吃小兒的傳言就像一片巨大的陰雲,迅速籠罩在汴京的上空,整個京城陷入恐懼之中。人們晚上再不敢出門,甚至不敢睡覺。他們把自家的孩子捆系在身上,或者藏在床底下和櫃子裡。然後,家族裡的青壯漢子圍成圈坐在一旁,他們手裡拿著傢伙,棍棒刀槍,鑼鼓鐃鈸,夜裡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咚嚓嚓,鑼鼓傢伙便一起響起來。

曾經有那麼幾天,一到夜晚,京城這兒咚咚,那兒嚓嚓,終夜都不會消停,讓人聽得心驚肉跳。

又過數天,兩個巡夜的禁軍士兵忽然失蹤。後來,在城牆西門外的亂墳崗找到了他們的屍體,但是兩個人的頭已不見了蹤影,二人的脖子上都有牙齒齧咬的痕跡。人們便由此斷定,帽妖的口味發生了變化。

趙恆睡不著覺了,一夜之間,嘴角上鼓起兩個明晃晃的大泡。他隱隱約約感到,這不單單是一個帽妖這麼簡單的事了,有人開始把眼睛盯上他的趙家江山,要圖謀不軌了。

趙恆頒下聖旨:京城的百姓,凡發現可疑之人可疑之事,都可向官府舉報,一經查實,將給舉報人以重賞。

告示一貼出,來官府舉報的人一撥接一撥,舉報信也一封接一封投進了官衙。但經過認真排查,有價值的線索不多。可是,還是有一封舉報信引起了趙恆的注意。這封舉報信說,相國寺僧人天賞與方士耿概、張剛常常於夜半時分在寺內密謀,有時三人結伴去城外的樹林子裡過夜,行蹤極為詭秘。趙恆即時召來起居舍人呂夷簡、入內押班周懷政,讓他二人帶兵火速捉拿天賞三人歸案,連夜進行突審。

呂夷簡乃將相之才,他和周懷政一起,很快就將這個案子審了個水落石出。三人常常夜半密談是為了編一部新的日曆,去野外是為了夜觀天象,和帽妖事件毫無干係!

案卷送到了趙恆案頭,看著案卷,趙恆感到莫名的煩躁。

這時,中使通報,應天府知府王曾覲見。趙恆急切地說:“宣!”

帽妖事件,已然波及應天府,王曾卻下令城內百姓打開大門睡覺,且不準在一起議論帽妖事件,更不能造謠說帽妖來了!違令者,按謀反罪論處,投進大牢。這些天裡,應天府沒有發生一起與帽妖有關的事件。

趙恆將案卷遞給王曾。王曾看過,默然不語。

趙恆問王曾:“此三人可釋放否?”

王曾面色凝重。他又淡淡地反問了趙恆一句:“陛下可願帽妖永駐京城?”

隔一天,趙恆下旨,天賞、耿概、張剛三人妖言惑眾,密圖謀反,推出午門斬首。凡與三人有來往的朝中大小官員,一律流放嶺南。斬殺天賞三人那天,午門外人山人海,觀者如堵。

帽妖事件再沒有發生。

選自《金故事》201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