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十殿閻王都是什麼人物?主要管什麼?

晴子粑粑


十殿閻王 是中國地藏菩薩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極大豐富了地藏信仰的內涵,同時也是佛教六道輪迴、因果業報實現的集中體現。

道教也將地府分為十殿,每殿由一王主持,主持者尊稱“冥京十王”、“十殿閻羅”,太乙救苦天尊為治理九幽地獄鬼魂之事,誓願濟度人鬼,化尊十方救哭天尊、又化地府十殿閻王,他同時也是地獄的最高統治者。

太乙救苦天尊可以將業果與地獄業力的象徵---血池化為蓮池,座下九頭小獅子的吼聲能夠打開九幽地獄的大門,也就是地獄的最深層。


由此可見,道教和佛教都有十殿閻羅,不同的是,道教十殿閻羅屬於道教冥府最高執行官,佛教在冥府還有普度眾生的地藏王菩薩。
相傳盤古開天闢地之後,那時的陰間這樣一個閻羅王,也就是俗稱的鬼王,因為鬼王審判經常有失公允,還以權謀私勾活人生魂,天帝為了避免一人權利獨大,於是才慢慢的增加了閻王的人數。

民間傳說在唐代時就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帥五嶽衛兵之說,同時也將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號,合稱十殿閻羅,他們冥司神靈,主管陰間之事,他們所管的十八層地獄則由其屬下的十八個判官分管。


第一殿秦廣王蔣(廣明王蔣子文),生於二月初一,專司人間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歷,生於三月初一,專司活大地獄,又名剝衣寒冰地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宋帝明王),生於二月初八,專司黑繩大地獄及落蒸地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生於二月十八,專司合大地獄,又名剝戳血池地獄。

第五殿:閻羅王包(閻羅天子包拯),生於正月初八,專司喚大地獄,掌管油鼎地獄。

第六殿:汴城王畢生於三月初八,專司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生於三月二十七,專司熱鬧地獄,又名唯磨肉醬地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生於四月初一,大熱惱地獄,又名熱惱悶鍋地獄。

第九殿:平等王陸生於四月初八,專司鐵網阿鼻地獄,又名刀鋸地獄。

第十殿:轉輪王薛,生於四月十七,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


相傳人死後都要到陰間去報道,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行善者可昇天堂,享富貴,生前作惡者會受懲罰,下地獄。

下地獄者根據生前的罪惡程度核定不同級別的刑罰,例如: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受到下油鍋的懲罰,刑滿者方可輪迴投胎,凡發往投胎者,均由孟婆神灌飲迷魂湯,使其忘記前生之事。


有趣的是,十殿閻王中除了四殿五宮王,五殿閻羅王在佛經中有記載外,其他諸王大多是由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官武將演化而來,中國佛教認為在地獄中,十殿閻王各司其職,對死者生前的行為進行裁判並根據其罪孽的性質施以各種嚴酷的刑罰,這種嚴酷的刑罰展示的雖是人死後的世界,但同時顯然也是對生者的警戒,其中包含的忠君、愛國、孝親、良善等思想,更折射著濃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十殿閻王的出現和成型,標誌著佛教以完全融入中國文化,使得普羅百姓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往往呈現出人佛共存的局面。








遺產君


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一殿秦廣王

是亡魂來到陰間後接受初步篩選的地方。根據善惡,分到不同的地方。

二殿楚江王

生前多為作惡多端的人。

三殿宋帝王

懲罰那些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人,以及挑撥離間的人

四殿仵官王

在交易中強買強賣,不守信諾的人

五殿閻羅王

核查前幾殿的懲處是否合適。還有“思鄉嶺,讓鬼緩解思鄉之情”

六殿卞城王

忤逆父母,不孝順的人,怨天尤地者。

七殿泰山王


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

八殿都市王

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

九殿平等王

殺人放火,執行死刑的人

十殿轉輪王

判定善惡,等級,發往六道輪迴投生。

如果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謝謝點贊,關注(書海縱橫)


每天學點啥


在民間流傳著的主管冥界的老大,因為地獄分為十殿,每一殿都有一位掌控者,稱為“閻王”,統稱為“十殿閻王”。


十殿閻王

一殿秦廣王,名蔣。這是所有已死之人的第一站,第一殿正中放著一塊大鏡,稱“孽鏡臺”,已死之人往前一照即能知生前罪孽善舉:

善多惡少或善惡持平的人,發往第十殿輪迴。善少惡多者,則押解至第二殿,下獄受苦。

二殿楚江王,名歷。主管活大地獄,又稱剝衣亭寒冰地獄,其中另設十六小地獄。

只要是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就要在寒冰地獄帶著,再根據實際情況分配十六地獄受刑。刑滿後轉解第三殿。



三殿宋帝王,名餘。主管黑繩大地獄,其中也設有十六小地獄。

只要在陽間有忤逆尊長,教唆別人者,就在黑繩地獄受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後轉解第四殿。


四殿五官王,名呂。主管合大地獄,又稱剝戮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

只要在陽間有抗交糧租,欺詐騙錢者,在此獄受刑。刑滿後轉解第五殿。

五殿閻羅王,相傳為包拯的化身。本來居於第一殿,後因搗亂陰陽而降職第五殿(包拯屢次放冤魂還陽申冤)。主管叫喚大地獄,分設十六誅心小地獄。

這一殿算是最人性化的了,設有“望鄉臺”,讓鬼魂可以在受刑前看看自己家人和故鄉。之後受刑,鉤心、鍘身(還是包拯的拿手好戲)。刑滿後轉解其他各殿。



六殿卞城王,名畢。主管大叫喚地獄和枉死城,另設十六小地獄。

忤逆不孝者、怨天尤地者,先在此殿受錐打、燒舌之刑,再發入小獄受苦。刑滿轉解第七殿。


七殿泰山王,名董。主管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

凡是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就要發入此獄。而且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下油鍋。刑滿後轉解第八殿。

八殿都市王,名黃。主管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同樣設十六小獄。

凡在世不孝,令家人不悅、煩惱者,即在此獄受刑。之後直接轉解第十殿,改頭換面,輪入畜生道。


九殿平等王,名陸。主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也有十六小地獄。

凡在陽間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即在此殿以空心銅樁,綁其手腳想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發至阿鼻地獄受苦。直到被害者全部投胎轉世之後,才能算是刑滿,轉解第十殿接受六道輪迴。


十殿轉輪王,名薛。獨居幽冥活石,審判孤魂野鬼,核定男女壽夭,區分富貴貧賤,發往輪迴轉生。

投生者先押交給孟婆神,灌飲孟婆湯,忘盡前生之事,投胎做人了。


一貳一橙


針對你的問題,我簡單的回答下:

1、一殿閻王秦廣王:

亡魂到陰間接受初步審判的地方,大好人者直接讓超升;好壞參半者,送到第十殿,再次投胎為人;作惡多端者,將被押解到第二殿。

2、二殿閻王楚江王

到二殿的,生前為惡棍。有殘害他人身體、奸盜殺生者,在此刑,其他情況將押至第三殿。

3、三殿閻王宋帝王

三殿,主懲罰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者,以及挑撥離間、教唆纏訟者,其他情況將押至第四殿。

4、四殿閻王五官王

四殿,主懲罰交易欺詐、強買強賣的惡人,其他情況將押至第五殿。

5、五殿閻王閻羅王

五殿,鬼魂望鄉處,設有望鄉臺;同時五殿閻王還要負責檢查複審,以防疏漏,發現擇施行。

6、六殿閻王卞城王

此殿,主對忤逆不孝,怨天尤地,溺便涕泣者施已刑罰。

7、七殿閻王泰山王

此殿,針對取骸合藥、離人至戚,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實施刑罰。

8、八殿閻王都市王

此殿,針對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施以刑罰。

9、九殿閻王平等王

此殿,針對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施刑。

10、十殿閻王轉輪王

十殿,負責轉世分配,鬼魂得到分配後,會去飲孟婆湯,而後各奔前程。

好了,簡單瞭解了十殿的職責和任務後,是不是覺悟到要多發善心多做善事了啊!





遣欲


閻王是梵閻羅天子 ,或稱閻羅大王。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閻王作為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約在南北朝時隨佛教傳入中國。據說原來閻王只有一人,由治事現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

唐代時,民間傳說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並由其統率五嶽衛兵之說, 同時也有地獄分為十殿,十殿均有主,稱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號,合稱十殿閻王

那麼,十殿閻王都是什麼人物?主要管什麼?

1、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2、十殿閻王其人和他們的職責

一殿秦廣王

第一殿 秦廣王蔣專司人間生死,統管吉凶。二月初一日誕辰。

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田。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臺。

二殿楚江王

第二殿 楚江王歷專司活大地獄、剝衣亭寒冰地獄。三月初一日誕辰。

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二殿,加刑發獄。

三殿宋帝王

第三殿 宋帝王餘專司黑純大地獄。現世中作亂犯上者或製造糾紛者去此殿。二月初八誕辰。

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四殿五官王

第四殿 五官王呂專司合大地獄、血河地獄。逃稅、經濟舞弊者去此殿。二月十八日誕辰。

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五殿閻羅王

第五殿 閻羅王包原本在第一殿,因過分同情罪人,遂轉到叫喚地獄。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

六殿卞城王

第六殿 卞城王畢專司叫喚地獄和枉死城。埋怨上蒼、對著北方小便者去此殿。三月初八日誕辰。

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

七殿泰山王

第七殿 泰山王董專司熱腦地獄。以屍骨造藥、挑撥離間親族者去此殿。三月二十七日誕辰。

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

八殿都市王

第八殿 都市王黃專司大熱腦地獄。四月初一日誕辰。

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九殿平等王

第九殿 平等王陸專司阿鼻地獄。四月初八日誕辰。

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

十殿輪迴王

第十殿 輪迴王薛其職責是根據上列各地獄的報告區別轉世。四月十七日誕辰。

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註冊。

拓展資料:古代民間雖相信有地獄有閻王,關於十殿閻王的原型是誰,也眾說紛紜。但普遍認為閻王爺的前身都是至忠至孝、是非分明、鐵面無私之人。如《酉陽雜俎·前集》卷三稱:“至忠至孝之人,命終皆為地下主者。”《北夢瑣言》卷七稱:“世傳雲:人之正直,死為冥官。”這類型閻羅王,其中最有名的是隋代的韓擒虎、宋代的范仲淹、寇準、包拯四人。


那些舊時光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於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一殿秦廣王

秦廣王蔣,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男轉為女,女轉為男。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臺,名曰孽鏡臺,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形象:豹眼獅鼻,絡緦長鬚,頭戴方冠,右手持笏於胸前(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二殿楚江王

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黑雲沙小地獄;二、糞尿泥小地獄;三、五叉小地獄;四、飢餓小地獄;五、渴小地獄;六、膿血小地獄;七、銅斧小地獄;八、多銅斧小地獄;九、鐵鎧小地獄;十、幽量小地獄;十一、雞小地獄;十二、灰河小地獄;十三、斫截小地獄;十四、劍葉小地獄;十五、狐狼小地獄;十六、寒冰小地獄。形象:短臉闊口,頭戴冠,身著長袍,左手持笏(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三殿宋帝王

宋帝王餘,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鹼滷小地獄;二、麻繯枷紐小地獄;三、穿肋小地獄;四、銅鐵刮臉小地獄;五、刮脂小地獄;六、鉗擠心肝小地獄;七、挖眼小地獄;八、鏟皮小地獄;九、刖足小地獄;十、拔手腳甲小地獄;十一、吸血小地獄;十二、倒吊小地獄;十三、分髃小地獄;十四、蛆蛀小地獄;十五、擊膝小地獄;十六、割心小地獄。形象:橫眉瞪眼,雙手於胸前捧笏(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四殿五官王

五官王呂(亦作杵官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司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附:十六小獄分別為:一、池小地獄;二、蝥鏈竹籤小地獄;三、沸湯澆手小地獄;四、掌畔流液小地獄;五、斷筋剔骨小地獄;六、堰肩刷皮小地獄;七、鎖膚小地獄;八、蹲峰小地獄;九、鐵衣小地獄;十、木石土瓦壓小地獄;十一、劍眼小地獄;十二、飛灰塞口小地獄;十三、灌藥小地獄;十四、油滑跌小地獄;十五、刺嘴小地獄;十六、碎石埋身小地獄。形象:皺眉瞪眼,連耳長鬃,頭戴方冠,身穿長袍,左手在膝前握一個念珠,右手持笏放在膝間(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五殿閻羅王

閻羅天子包,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臺,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包公即善於用鍘刀),受苦滿日,另發別殿。附:十六誅心地獄分別為:一、誅不敬鬼神、猜疑是否有因果報應的心小地獄;二、誅殺害生命的心小地獄;三、誅將善願未完就犯惡的心小地獄;四、誅親近罪惡、行為錯誤等惡行的心小地獄;五、誅欺善怕惡、怨恨他人不快死的心小地獄;六、誅計較名利、是非,移禍他人等心小地獄;七、誅強姦婦女、設計令婦女失貞、引誘婦女委屈地順從自己的淫意,或者不論有無謀害之意,與婦女貪戀淫樂等心小地獄;八、誅損人以利己等小心地獄;九、誅慳貪不捨、不願佈施、不顧別人面臨生死緊急之困境等心小地獄;十、誅偷竊、盜取別人財物,昧著良心,耍賴而不還債等心小地獄;十一、誅忘恩負義、以仇報怨等心小地獄;十二、好鬥、好賭、好勝,以致牽連、拖累他人等心小地獄;十三、誅為了名利、欺騙、誘惑大眾等心小地獄;十四、誅自己雖未親自加害,但卻狠毒地教唆他人去害人等心小地獄;十五、誅妒嫉善良、賢能等心小地獄;十六、誅執迷不悟、死不改過、誹謗他人等心小地獄。形象:白淨臉孔,頭戴冠旒,兩側垂香袋護耳,身穿荷葉邊翻領寬袖長袍,雙足著靴;雙手在胸前捧笏,正襟危坐(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同時,也是大家最熟知的閻王。

六殿卞城王

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地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常跪鐵砂小地獄;二、屎泥浸身小地獄;三、磨摧流血小地獄;四、鉗嘴含小地獄;五、割腎鼠咬小地獄;六、棘網蝗鑽小地獄;七、碓搗肉漿小地獄;八、裂皮暨擂小地獄;九、銜火閉喉小地獄;十、桑火烘小地獄;十一、糞汙小地獄;十二、牛雕馬躁小地獄;十三、緋竅小地獄;十四、頭脫殼小地獄;十五、腰斬小地獄;十六、剝皮揎草小地獄。形象:豎眉張口,頭頂戰盔,身著鉛甲,束腰勒帶,足踏革靴,雙手於胸前拱揖(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七殿泰山王

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恤自吞小地獄;二、冽胸小地獄;三、笛腿火逼坑小地獄;四、權抗發小地獄;五、犬咬脛骨小地獄;六、燠痛哭狗墩小地獄;七、則頂開額小地獄;八、頂石蹲身小地獄;九、端鴇上下啄咬小地獄;十、務皮豬拖小地獄;十一、吊甲足小地獄;十二、拔舌穿腮小地獄;十三、抽腸小地獄;十四、騾踏貓嚼小地獄;十五、烙手指小地獄;十六、油釜滾烹小地獄。形象:扁鼻凹臉,頭戴方冠,雙手懷中持笏(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八殿都市王

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車崩小地獄;二、悶鍋小地獄;三、碎剮小地獄;四、孔小地獄;五、翦朱小地獄;六、常圊小地獄;七、斷肢小地獄;八、煎髒小地獄;九、炙髓小地獄;十、爬腸小地獄;十一、焚小地獄;十二、開瞠小地獄;十三、剮胸小地獄;十四、破頂撬齒小地獄;十五、割小地獄;十六、鋼叉小地獄。形象:白淨面皮,雙手捧笏(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九殿平等王

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者個個投生,方準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附:十六小地獄分別為:一、敲骨灼身小地獄;二、抽筋擂骨小地獄;三、鴉食心肝小地獄;四、狗食腸肺小地獄;五、身濺熱油小地獄;六、腦箍拔舌拔齒小地獄;七、取腦填小地獄;八、蒸頭刮腦小地獄;九、羊搐成鹽小地獄;十、木夾頂小地獄;十一、磨心小地獄;十二、沸湯淋身小地獄;十三、黃蜂小地獄;十四、蠍鉤小地獄;十五、蟻蛀熬眈小地獄;十六、紫赤毒蛇鑽孔小地獄。形象:老者形象,連鬃長髯,頭戴方冠,身著長袍;雙手握於袖中,懷中抱笛板(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十殿轉輪王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註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卵胎溼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臺下,灌飲迷湯,使忘前生之事。形象:面有短鬚,雙手捧笏(大足石窟石籙山第九龕)。


讀書是福


先說十殿閻王的的頂頭上司——閻羅王

此名與第五殿閻羅王同名,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

閻羅王來自梵文Yamaraja(有音標,可我不知怎麼標)的意譯,也可譯為焰摩羅王,閻摩等。如果是直譯,為“雙王”,“閻王爺”。

我們中國則稱為閻羅,閻波羅王,閻王,閻楚王,閻羅天子,閻君等。其地位是陰間鬼魂的至高權威,與古印度神話中的地位一樣。

閻羅王的主要職能。司典生死罪福之業,主守地獄八熱以及眷屬諸小獄等。役使鬼卒於五趣之中,追懾罪人,捶拷治罪,決斷善惡,更無休息。

用人話理解就是沒有節假日休息時間的高級打工仔——更無休息。

實為陰間帝王,實為天庭“走狗”。

我這裡所說的天庭,實則指人間的現世帝王。歷代道教佛教都有自己關於閻王的解釋。如道教就把“泰山治鬼”附給閻羅王,還編了很多神話給閻王。

其中一說,東嶽帝為盤古氏的五世玄孫,其母為彌輪仙子。因夢吞二日,生子金蟬與金虹。其中金虹便是東嶽帝,也就是閻羅王了。


我讀中國神話,總感覺我國神話或者說歷史就是一部綠帽子史。比如說這裡的彌輪仙子,因夢吞二日,懷子。這就跟劉邦他媽與蛟龍交合,生下劉邦一樣。正常人都知道跨特種的結合不會有種的。還有這個金蟬(

東華帝君)是怎麼回事,再加個“子”是不是就成了唐僧了。這彌輪仙子偷情都偷到誰了,還有她丈夫是誰呀。


當然現實皇帝也給閻羅王(東嶽帝)加了很多稱號。如宋真宗封“東嶽天齊仁聖大帝”,元世祖封“東嶽天齊大聖仁皇帝”。

總之就是全年無休的高級打工仔,從上任第一天就沒下班過。人間換了多少帝王,他都沒換過。


十殿閻王

中央權力機構的十們臣王,他們直接向閻羅王負責。

在鬼間的官制中,並沒有像人間的三省六部,左右丞相的設置。他們的官制很簡單,十殿閻王,諸多判官,外加各地城隍,當然還有人們最熟悉的黑白無常。

公務員編制真的不多,就是像現實一般的武裝力量也似乎沒有,另外也沒聽說過陰間發生過一起叛亂事件。政權能如此超穩定的運行,恐怕在於與鬼不能生鬼有關。鬼少了,相應因鬼設事,設官的編制就少了,想推皮球,也恐怕是不可能了。

十殿閻王的職責有人已說的明白了,我就不贅述了。

第一殿——秦廣王

第二殿——楚不王

第三殿——宋帝王

第四殿——五官王

第五殿——閻羅王

第六殿——汴城王

第七殿——泰王王

第八殿——都市王

第九殿——平等王

第十殿——轉輪王


關於第五殿閻羅王是否是陰間天子閻羅王?這個還很難說清楚。

如《鍾馗斬鬼傳》內閻王在介紹臣僚時;“孤家自理之宗,有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汴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就沒說閻羅王。

《西遊記》十一回中太宗遊地府中,閻王卻大肚的說出了第五殿閻羅王,同名同姓。證明出陰間天子閻王與第五殿閻羅王是二個人,不,是二不同的鬼。


關於十王治理水平如何,記載很少。不過民間有一個關於秦廣王徇私的故事——《頭殿閻君“走後門”》;

秦廣王舅舅張四已68歲了,本是陽壽已滿,但又不想死,於是就找自己的外甥秦廣王“天后門”。秦廣王直接將舅舅放回人間,壽命再加十年。這事被第二殿楚江王知曉了。

楚江王對秦廣王說;“你是頭殿閻王,不把好第一關,人死又復活,你在搞什麼花樣。”

秦廣王笑嘻嘻的說;“楚江老弟,咱們彼此彼此,前些時,你不也是託我將你小姨子陽壽增加了二十年嗎。人之常情吧。”

楚江王立馬變臉,轉口說道;“對對,熟人的事,怎麼能叫違法了。”

頭殿閻王很高興,卻忘了關掉地獄的門。於是800萬餓鬼全跑了。


所以說,鬼的事也是人之間事物的反應,人間有什麼,陰間就有什麼。鬼的尋私,人也在尋私。


艾洛布


鬼神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裡面有豐富的內容,回答這個問題,是給鬼神文化面紗撩開一個小角,使一些讀者對其有一點了解。

先說什麼是十殿。十殿就是中國佛教稱主管地獄的有十個王,十王所居的宮殿就叫十殿。

再說十殿閻王,就是中國佛教所傳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

十個閻王分別是: 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轉輪王。十王各自居住在一個殿,所以稱十殿閻王,簡稱“十王”。

說到地獄,給人的感覺是陰森可怕,惡鬼長嘴獠牙。佛教的地獄意為“苦的世界”,地下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目。古印度傳說,人在生前做了壞事,死後就墮入地獄,要經受種種苦難,佛教也這樣認為。

十殿閻王都主要管什麼呢?下面分別說說十王的司職。

第一殿,秦廣王蔣

專官人間夭壽生死,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正寢,接引超升;那些有功有過,功過相當的,交到第十殿發放間,來世男轉女,女轉男;那些惡多善少,罪大惡極的,押到殿右孽鏡臺,讓他看看自己在世時心的好壞,批然後解到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歷

專管活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活著時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的,都推入此獄,另發到16小獄受苦,滿期再轉解到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餘

專管黑繩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忤逆尊長,教唆興訟的,推入此獄,要經受倒吊、挖眼、刮骨的酷刑,刑滿後轉解到第四殿繼續改造。

第四殿,杵官王呂

專管合大地獄,另設16小地獄,那些曾經抗糧賴租,交易欺詐的,推入此獄,另再判到小獄經受苦難,刑滿後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包

專管叫喚大地獄,並16誅心小獄。關押到這裡的,都要細查曾犯何惡,然後發到誅心16小獄,在這裡要經受鉤出心,讓蛇食,鍘身首之難,刑滿後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畢

專管大叫喚大地獄和枉死城,另設16小獄。那些不服從不孝敬父母的,要被小鬼用鋸成兩段。那些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的,都發到此獄。受到鐵錐打、火燒舌的刑罰。然後發小獄受苦,期滿轉解到第七殿,查有無其他惡行。

第七殿,泰山王董

專管熱惱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取骸合藥、對別人至親挑撥離間的,發到此獄,再發小獄。那些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的,要遭受下油鍋的刑罰,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

第八殿,都市王黃

專管大熱大惱大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不孝,給父母公婆造成愁悶煩惱的,關到此獄,然後轉小獄加刑,受盡各種痛苦後,直接解交到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陸

專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16小獄。那些殺人放火、斬絞正法的,解到本殿,把其手足捆在空心銅樁上,煽火焚燒,燙燼心肝,再發到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人都投生,才提轉第十殿。

第十殿,轉輪王薛

專管各殿解到鬼魂,根據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凡是作孽極惡之鬼,先使其卵胎溼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後,再復變人生,投胎到蠻夷之地,好地方甭想去了。所有投生的,先灌飲迷湯,使其忘了前生之事,重新做人。

鬼神雖不可信,但要堅信做好人


鄭國柱


閻羅王,即稱閻王,是梵文的音譯。又稱閻魔王,閻魔,即琰魔,琰摩羅,音譯“縛”,縛為有罪之人。

閻王不是本地人

閻羅在古印度的神話傳說中是管理陰間的天王,為兄妹二人,兄長治理男鬼魂,妹妹治理女鬼魂,閻羅的形象大概是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唐朝時,有天帝冊封閻羅王之說,並由其統帥五嶽衛兵,同時又把地獄分為十殿,十殿都有主,稱為地府十王。十王又各有名號,合成十殿閻王。

閻王在華夏民間影響深遠,傳說他是陰間的王,凡人死後都要到陰間接受閻王的審批。生前有行善者上天,生前作惡的人,下地獄。而佛教又另外的有十殿閻羅的說法,佛教所說的十殿閻羅是十個地獄主管閻王總稱,這個說法從唐末開始。

十殿閻王都是誰

  • 第一殿,秦廣王蔣,二月初一誕。專管人間夭壽生死,管理幽冥吉凶。行善者壽終,迎接超升,功過對半者送於第十殿處理,仍投送凡間,男轉世為女,女轉世為男。行惡多於善者,押赴殿右高臺,此為“孽鏡臺”,讓其望一眼,便照出其人之心好壞,隨後押解第二殿,入獄受苦。


  •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誕。掌管活大地獄,又稱剝衣亭寒冰地獄,另又設十六小地獄,但凡在凡間傷人身體,奸盜殺生之人,推入此獄,另發配十六小獄受苦。期滿後轉押第三殿,加刑發獄。
  • 第三殿,宋帝王餘,二月初八誕。掌管黑繩大地獄,另也有十六小獄,在世間忤逆長者,教唆興訟者,押入此獄,倒吊、挖眼、刮骨。刑滿轉第四殿。
  • 第四殿,五官王呂,二月十八誕。掌管合大地獄,又稱剝戮血池地獄,也有十六小獄。世人抗糧賴租、買賣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後再小獄受苦,滿期送第五殿再核查。

  • 第五殿,閻羅天子包,正月初八誕。原居第一殿,因憐憫世人,多次放冤魂還陽伸冤,被降於此殿。掌管喚大地獄,另有十六誅心小獄。凡押赴此殿者,先上望鄉臺,令其再見一眼家裡在世之人,因罪遭殃各事之人皆入此獄。待細查何罪,再另發誅心十六小獄,鉤出人心,拋於蛇蟲食之,再鍘其身(包大人專屬神器-鍘刀)。受刑期滿轉六殿再審。
  •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誕。掌管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又設十六小獄,凡忤逆不孝之人,會被兩個小鬼用大鋸分屍;凡怨天尤地、對北便溺涕泣者,押赴此獄,受鐵錐擊打、火燒嘴舌之刑。受刑滿,再發第七殿。
  •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誕。掌管熱惱地獄,又稱磨肉醬地獄,另有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取骸合藥、挑唆至親分離者,押入此獄。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之人,押入小獄,受油鍋煎炸之刑。刑滿轉第八殿再審。
  •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誕。掌管大熱大腦地獄,又稱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是讓父母翁姑愁悶苦惱者,拋入此獄,再押各小獄,受盡折磨後再轉第十殿,轉為畜牲。
  •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誕。掌握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殺人放火者押入此殿,用空心銅柱綁其手足相抱,烈火焚燒、燙盡心肝。隨後再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其所害之人全部投生才可放出。再轉第十殿投入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牲道)。
  •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誕。專審各殿轉叫鬼魂,區分善惡,判定善惡等級,再發往四大部州投生。男女何時生死、富貴貧賤,逐一判定詳細,每月發往第一殿註冊。凡是作孽極惡鬼魂,令其更變卵胎溼化,朝生暮死。罪滿後,再賦予人生,但會被投胎到蠻夷之地。凡是被髮往生者,先押送往孟婆神,灌孟婆湯,忘卻前生之事。

明清之時,十殿閻王的說法流行盛廣,虛構的十殿地獄,猶如世間法院,審批世間案件,處極慘之刑法,將死後的世界虛構成一個折磨殺戮的刑場,用以警示世人多行善。

這種十殿閻王的說法很得百姓的心裡,他們對於一些惡人處於無法報復的心態時,只能幻想有神仙之流代替他們懲罰這些人,因此宗教也利用百姓的這個心態來宣揚教義,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國布衣


唯有九華山有這個殿,那些個閻羅王的

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叫人歎為觀止!

你不妨去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