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他,打造了中國遊戲機的傳奇,成為中國開拓遊戲市場的第一人。

他,曾拯救網易於水火之中,賦予網易來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他,同時投資VIVO、OPPO,卻只是負責制定大方向的“甩手掌櫃”。

他就是段永平,曾經的“打工皇帝”,如今的“投資傳奇”。

農家子弟的“第一桶金”


出生於江西農村的段永平,無疑是幸運的,他趕上了文革後,第一輛“知識改變命運”的列車。

1977年恢復高考,年僅十六歲的段永平,從570萬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之後,他又進入人民大學計量經濟學系,獲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

可惜,在北京求學的段永平,沒能在北京找到一方容身之地。要知道,當時的北京國企眾多,講究的是出身門第,招的也多是些官宦子弟。對於出身於農村的段永平而言,想要進入不認學歷的國有企業,比登天還難。

但是,“智慧”的段永平,並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不幸。古語有云,“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更何況,段永平還是國內頂尖名校畢業的高材生。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1988年,段永平踏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廣東的老闆很是識貨,段永平憑藉自己的高學歷,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應聘怡華集團,成為其下屬企業中山日華電子廠的廠長。

當時的日化電子廠年虧損200萬元,毫無疑問,年輕的段永平接手了一個爛攤子。於是,段永平決定徹底轉型,但是往哪個方向轉型,成了最頭疼的事。

不過,敏銳的段永平,很快“盯”上了任天堂遊戲機。在當時,任天堂遊戲機可是火遍全球,火熱程度毫不輸於如今的Switch。接著,段永平立馬帶領工廠上下,轉攻電子遊戲機,靠模仿任天堂遊戲機大賺了一筆。

眾所周知,這個山寨的任天堂紅白機,就是日後紅極一時的小霸王遊戲機。到底火到什麼程度呢?據說,火到“大年三十那天工人們加班加到凌晨三點,可訂單量還差很大一截,全國各地來拉貨的車隊在大路上排了一公里,等個幾天照樣拿不到貨是常事。”的地步。

1991年,日華電子廠正式更名為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小霸王遊戲機也憑藉強勢的廣告宣傳和低廉便宜的價格迅速雄踞市場榜首。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然而,和現在的家長一樣,當時的父母對遊戲的態度也是強烈反對的。為此,段永平又一次轉型,推出了小霸王學習機。1994年,成龍口中那句“同是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小霸王”的廣告詞讓小霸王學習機、復讀機火遍大江南北。

“小霸王”,也終於繞過家長們的反對,成為很多城市家庭的標配。不過,比起“學習”的標籤,更吸引孩子們的還是其隱藏的“遊戲”屬性。

可是,就在小霸王電子廠的年收入突破了10億的最巔峰時期,段永平因與怡華集團在股份制改革方面,意見不一致,一氣之下選擇了離開。而在段永平離開不到三年後,“小霸王”就沒落在市場的汪洋之中。

農家子弟的段永平,終於晉升“打工皇帝“,而在”小霸王“期間積累的商業經驗,也為其之後的商業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投資網易,一舉成名天下知


“小霸王”停下了腳步,段永平卻仍在前行。

1995年9月,段永平在東莞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因股權問題出走怡華的段永平深知股權激勵的重要性,在創業之初,步步高就實行股份制。之後,段永平憑藉早已積累的重要人脈資源和渠道,憑藉著媒體上的優秀營銷和實體店的瘋狂鋪設,步步高迅速風聲水起,如火如荼。

一首重金打造的“世界自由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的歌曲,也是紅遍全國。

但是,就在“步步高”如日中天的時候,段永平決定移居美國。當然,任何事都事出有因。段永平選擇去美國,不為什麼,就是因為“家”和“愛情”。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不要以為,家庭團聚,婚姻幸福,段永平的故事就結束了。不,一切都還剛剛開始。

面對人生地不熟的美國,想要幹回老本行,重做實業,肯定難上加難。段永平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選擇開始全新的事業——投資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對“投資”幾乎全然不知的段永平,剛開始也很謹慎。他在一年之中,看了100多本關於投資的書籍,平均3天一本。據說,段永平決定從企業家轉變為投資人,也是因為看到了巴菲特的相關書籍。

很快,段永平便有了練手的機會。

2000年6月末,剛剛登陸納斯達克的網易,就遭遇互聯網泡沫,納斯達克指數從最高點5048點一路下跌至最低的1114點,網易也是一跌再跌。而在當年第二季度,網易又被查出涉嫌會計造假,超過50%收入不翼而飛,致使網易股價下跌至0.64美元。2001年,網易市值更是從上市時的4.7億美金跌到不足2000萬美金

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的丁磊,這時候找到了段永平。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起初,丁磊找段永平,是想請教如何推廣網絡遊戲《大話西遊2》的,並非讓段永平買股票。畢竟,段永平是中國遊戲市場最早的開拓者。但是,在和丁磊的交流中,段永平很快發現了網易的價值。他說:“遊戲市場非常大,網易股價被嚴重低估。”

於是,段永平決定投資網易。2002年,段永平大量吃進網易股票,在公開市場前前後後買入了205萬股網易股票,佔網易總股本6.8%。之後兩年,網易的網遊大賣,股價漲到了70美元。

至此,丁磊成為了當時的中國首富,而段永平除了獲得近100倍的投資回報,也一戰成名,名揚天下,甚至被美國華人企業家稱之為“段菲特”。

授人以漁,帶出四大徒弟


俗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段永平靠自己的智慧,不經獲得了大量財富,而且他還幫更多的人賺取財富。不過,他的幫助方式,不是單純的給錢投資,而是傳授他的“商業智慧”。

說到段永平的“商業智慧”,還是要回到他的“小霸王”時代。要知道,如何讓一個山寨任天堂紅白機的產品,賣出正品的效果,可謂是天大的難事。

但是,段永平克服了。對於一個新品牌,新產品來說,其本身毫無營銷價值,只有狂打廣告,才能讓一個新品牌,新產品的價值蹭蹭往上漲。

如果說,做產品的段永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實力,但是就營銷而言,其絕對是一等一的大師。

之後的步步高,也是沿用了“小霸王”時期的打法,仍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要知道,步步高一直都在央視打廣告,簡直可以說,是和央視一起走上人生巔峰的。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而將他的“商業智慧”,發揚光大的,便是他的四大徒弟,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煒、步步高CEO金志江,以及拼多多CEO黃崢。

前三者都是從“小霸王”時期,一直跟隨段永平的老員工,直到段永平對步步高進行改制,成為“甩手掌櫃”,他們才開始獨立分管相關的業務。

當時,步步高分拆成了教育電子、視聽電子和通訊科技三家獨立的公司。段永平每家公司的股份只佔10%。然後,他就定居美國,將這些業務放手給他的徒弟們幹。

雖然三家公司互相獨立,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在共用步步高的品牌和生意渠道。

後來,陳明永將核心業務轉移到通訊設備上來,成立了廣東歐珀,也就是後來的OPPO手機。

而VIVO也是步步高手機業務的後續品牌,只不過為了國際化發展,沈煒步步高原來的品牌標識被VIVO替代了。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所以說,OPPO和VIVO師出同門,都延續了步步高的基因。要不怎麼說,中國手機品牌的廣告,這兩家打得最勤,最厲害。

不過,由於商業競爭的關係,兩家公司對自己的身世都諱莫如深。

由於繼承了段永平的商業套路:專注於一個細分領域的產品,通過狂轟濫炸的廣告打開營銷商路,然後在線下密集安排自己的網點佈局。

在2011年,OPPO和VIVO總共就撒下了10個億的廣告費,國內各大主流電視節目基本都被其所冠名。正因於此,OPPO和VIVO一年就狂賣2000多個億,淨利潤超多200億。

而步步高教育的廣告投資也是巨大,不僅“哪裡不會,點哪裡“”SO ESAY“之類的洗腦廣告詞深入人心,而且在電子教育領域也有著響噹噹的名號。

顯然,不論是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煒,還是步步高教育CEO金志江,這三家公司都得到了段永平的商業真傳。

不過,在段永平的徒弟中,經歷最為傳奇的,當屬黃崢。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當年,黃崢畢業,聽從段永平的建議,在谷歌工作三年。而後谷歌上市,黃崢就掙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0萬。

2006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下來了巴菲特的午餐,年僅26歲的黃崢也被帶去。

之後,黃崢回國創業,成立拼多多的第一筆天使投資也是來自段永平。

可見,段永平對黃崢的器重,不是一般的器重,其也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黃崢的“貴人”、“伯樂”。

因此,擁有3億用戶的拼多多能夠做到三年上市,黃崢能夠做到三年身價超過劉強東,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黃崢再不做好拼多多,段永平的這段知遇之恩,恐怕也是難以回報。

所以說,段永平不僅商業實操富有智慧,其看人的眼光也是非同一般的毒辣。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成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正因於此,要時時刻刻做出必然的努力。

雖說英雄不論出處,但是很多人還會關注到成功人士的出身。彷彿一提到某某成功人士是一個農民子弟,就對此人大加贊善。而如果是一個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即使你的成功超過了絕大數人,別人還會對你的好感降低幾分。

其實,每個成功的人,無論家庭背景,都異常努力過。

段永平,能夠一路浙大本科,人大碩士,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努力使然。正因為此,自己的努力,為今後的機遇做好了準備。而他在“小霸王”時期的努力,也為其後創辦步步高、轉行做投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10億到2000億,這個富豪的商業智慧太神奇!



因為高學歷,被廣東老闆看上,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因為巴菲特,轉行做投資,又成為投資界的大神……

所以,成功是努力和機遇的不斷交替。努力,是為了與機遇不期而遇,而機遇,是為了讓下一次的努力更上一個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