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找到靈魂的底色,就是找到了人性的根柢

相信每個人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即在某種境遇中,無法面對自己。

這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心理預判,而是為人皆需反思的命題之一。

什麼是“自己”?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認識,自己的思維,自己的侷限,自己的目標……

每一種與“我”有關的先見被認為是屬於“自己”的。

找到靈魂的底色,就是找到了人性的根柢

人最大的潛能在於內在精神的開掘,而不在於外部世界的名聞利養。

雞蛋從外打開是食物,從內打開是生命。

人從外在去分辨事物叫做聰明,從內在觀照自我叫作智慧。

內心的澄明比外人的高見更為重要,正如信念比糧食更為重要一樣。

糧食可以療治身體的飢餓,卻無法救贖心靈的痼癖。

找到靈魂的底色,就是找到了人性的根柢

唯有信念、信仰,可以使人重新找到人性的根柢,找到靈魂的底色。

如同樹木需要根基,泉水需要源頭。

做事情必須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瞭自己的現狀,清楚自己的願景。

這些明白的洞察從哪裡來呢?從靜定中來,從觀照中來,從參悟中來。

內心不豐盈實際上就是乞丐,如果無法滿足,則永遠成為一個乞討者。

自己是否曾經思考過事物存在的基本規律,反觀過內心呢?

唯有追問根柢,掌握究竟智慧,才能挺立於天地之間,才能真正走好未來光明的道路,實現終極目標。

找到靈魂的底色,就是找到了人性的根柢

然而,要想有究竟的智慧,就要觀察山河大地,觀察一草一木因何如此。

因此,做學問,搞研究,閱歷非常重要,尤其是苦難的閱歷。德行更是如此。

古話說“厚德載物”,如果一個人名望很大,德行如紙薄,能在這個世界留存多久的美名呢?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一個人深厚德行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