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堅守了51年 肖大爺要讓兒孫守文物

原標題:堅守了51年 肖大爺要讓兒孫守文物


堅守了51年 肖大爺要讓兒孫守文物

肖大爺查看大佛寺文物

從龍泉山318國道旁邊的一條機耕道上去大約走一公里,路的盡頭就是大佛寺,寺裡有一塊長江流域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南北朝碑刻——北周文王碑。寺門外是肖太發的瓦房,但是他沒有住在這兒,而是長期住在寺裡面一間十幾平方米狹小的屋裡。寺廟的木門上,肖太發用白色的油筆寫了三組自己的名字和手機號碼,如果有人來參觀他又恰好不在,只要打電話他幾分鐘就可以過來開門。

下個月5日,肖太發就滿75歲了,1968年8月23日,當時才24歲的大佛寺村民兵連長肖太發接到上級緊急命令“保護文物!”一張紙條一個紅戳,肖太發丟下扁擔就往大佛寺跑,這個任務他執行了51年。

守文物當解說

寺廟就是“家”

一臺老式電視機,一個冰箱,兩張並排放置的床,放了這幾個“大件”,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已經沒有空間了,肖大爺說不擠,他平時就坐床上看看電視,用不著住太寬敞。再說變窄也就是這兩年的事情,以前老伴兒和兒子都住在山下,做點小生意,寺裡面就他一個人。前年,老伴兒歲數大了,把生意放下搬過來和肖大爺住,房間裡才多放了一張床。單間外面是一個小廚房,煮飯吃飯都在這裡。其實幾十米外就是肖大爺的房子,寬敞乾淨,但肖大爺卻很少回去,對他來說,大佛寺就是他的全部。寫在門板上的電話並沒有幾個人打,因為肖大爺基本上不出門,最遠也就是到鎮上去買點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了。

走到寺廟最裡面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北周文王碑就坐落在這裡。肖大爺站在石碑面前就開始講解,“這個碑高2.44米,寬1.24米,距離現在已經1400多年了。”解說詞滾瓜爛熟,已經說了不知道多少次了。雖然地方有點偏,但肖大爺說平時來看的人還真不少,基本上每天都有,週末還有成群結隊的人來,所以他還挺忙的。

每天早晨起床,肖大爺就要圍著大佛寺走幾圈,到處看看,岩石上長了雜草馬上拔掉,沾了灰馬上擦掉。簡單收拾之後,肖大爺就打開大門迎客,沒人的時候坐在房間裡看看電視,有人來了就引路加解說。最近幾年,肖大爺經過媒體報道出了名,專門找來的人也變多了,偶爾還要接待幾個“大團”。肖大爺耳聰目明聲音洪亮,說話條理清晰,上坡下坎也不費力,做起這些事得心應手。

與文物共度51年

石碑就是“家人”

雖然已經過去了51年,但肖大爺仍然清楚記得1968年8月23日發生的事情。“那天我挑起扁擔往田壩走,突然就聽到領導喊我開會。我把扁擔一丟就趕緊跑到村上,我們營長就給我下了命令,說有人要破壞石碑,讓我趕緊去把文物守到。我說口說無憑,你還是給我寫個條子嘛。他馬上拿筆給我寫了一張,蓋了個戳拿給我,喊我搞快去。”就這樣,肖大爺開始了與石碑共度的51年。剛開始是全義務,一分錢不拿,白天肖太發要參加大隊勞動,他就囑咐母親來幫他看著,晚上他便回寺裡,和石碑睡在一起。1984年,龍泉驛區文管所對古寺進行了修葺,修護中看到保存較好的彩繪石佛和北周文王碑,當即對肖大爺的義務堅守稱讚不已。1990年區文管所再次維修大佛寺後,肖大爺正式成為了大佛寺的守寺人,補貼從每月10塊漲到20,後來實現了一次飛躍,一下漲到了200元,前些年,工資又一次騰飛,變成了2000元。

為了保護文物,肖大爺和家裡人分開住了幾十年,直到前年才又和老伴兒住在一起。明明房子就在寺門外面,但就這一點距離都是肖大爺不能接受的,他不願意住自己的大房子,偏要堅持住寺裡的小房間。“住寺裡面,隨時來個人我都曉得,住外面不一定聽得到。”肖大爺理由很充分。小房間的牆透風,為了遮雨頂上還蓋了彩條布,條件實在不怎麼樣。最後為了支持肖大爺的工作,老伴兒也搬了進來。有時兒子孫子回來了,待在家裡沒人,也到寺裡來坐,大佛寺比瓦房更像肖大爺的家。

“我要一直把這個碑守下去,等我百年之後,就由我的兒子、孫子來守這塊碑,我都跟他們說了,他們也答應了。”肖大爺雖然現在身體還很好,但想得很長遠。這麼多年的相處,石碑也彷彿是他的家人一樣,難以割捨。當初的紙條已經找不到了,寺廟經過修葺變了模樣,文物有了專業機構維護,已經不需要肖大爺做太多的事,但他永遠記得當年的承諾,用一輩子守護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