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50年坐診鄉間,非遺傳承人江林:小鎮裡的正骨大醫

50年坐診鄉間,非遺傳承人江林:小鎮裡的正骨大醫

一手抓住病人的肩膀,一手捏著骨折部位復位,過程不到一分鐘,隨後用杉樹皮幫患者進行固定和包紮。

這是江林對一名肩胛骨骨折病人正骨治療的現場。患者通過敷藥和服藥,在兩個月內進行第二次復位即可治癒。

瀏陽市社港鎮,是一個常住人口不足5萬的湘東小鎮,因為這位深耕中醫正骨術的鄉村大醫而聲名遠揚。

“幼時隨父學醫,他把仁義當作一門基礎課教授給了我。”回首50年從醫路,江林初心依舊。

妙手仁心聲名遠播

在社港鎮的主幹道上,一幢12層的骨傷科大樓映入眼簾。

江林住在醫院的家屬區,出家門口不到20米,就是門診大樓,每天早上4:30出門,隨後到醫院的病房查房;6:20召集醫生開早會,根據住院病人的情況,對醫院一天的骨科手術進行統籌安排——這是江林堅持了近20年的日常。

50年坐诊乡间,非遗传承人江林:小镇里的正骨大医

天剛矇矇亮,醫院的門診大廳已經熙熙攘攘。二樓江林的診室門口,也早已排起了長隊。

7:30開始坐診,除了一臺X光閱片燈,江林最喜歡就是打開窗,藉助自然光為這些病人“望聞問切”。

一位來自汨羅農村的14歲男孩前來複診。1年前,因左橈骨骨折,男孩在外院治療,半年後發現左前臂彎曲變形,前臂旋轉功能及腕關節功能活動受限。一個月前,男孩的家人帶著他前來求診。入院後,江林先對其折骨及皮膚牽引,4天后進行左橈骨骨折畸形癒合閉合復位手法,術後骨折對位、對線良好。

這次複診後,江林微笑地告訴患者一家,孩子的肘腕關節可以正常活動了。這一家人不斷地致謝。

“能回家休養的,絕不安排住院;能手法閉合復位治療的,絕不開放手術治療;能用一般內固定的,絕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這是江林給醫院定下的3條鐵律。在門診部,絕大部分骨折病人通過手法復位後,當天便可帶藥回家治療,無需住院。

按照瀏陽市骨傷科醫院一年的門診量,本可達到更高的營收,但因門診收住院率在10%以內,手術率僅8%以下,很多患者往往花費不到千元就能治癒骨傷,所以多年來醫院營業總收入並沒有大幅提高。

低手術率、低費用、低住院率,這是江林倡導堅持的惠民原則。同時,江林還倡導醫院每年拿出幾十萬元資金專門用於扶貧,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也看得好病。

“骨傷神手”是如何煉成的

江林的正骨術源於祖傳。

江氏三代在湘贛鄂邊界頗為傳奇。江林的祖父江丕佑於清朝末年創造了江氏正骨術,曾被辛亥革命元勳、時任湖南都督的焦達峰聘為革命軍武術教練和保健醫生。江丕佑後來把醫術傳給江林的父親江述吾,並立下“德藝雙馨、濟世扶貧”的行醫祖訓。

上世紀60年代,江述吾在社港衛生院坐診時,慕名求醫者日達百餘人,是當時湘潭地區專署行文認定的“名老中醫”。他鑽研出用杉木皮及燈心草作內墊為患者進行固定,使江氏正骨術得到了系統化、專業化的發展。關於江述吾,江氏族譜中有這樣的記載:“對待極貧患者分文不取。”

“為了降低醫療費用,父親對當時修洞庭湖的民工、軍烈屬以及貧困患者,一律免收所有費用。他也常常跟我說起祖父行俠仗義的種種事蹟。” 從小便跟著父親學習骨傷治療的江林,深受父親一言一行的影響,他說父親教給他的第一課,就是“仁義”。

1969年,江林進入當時的鎮衛生院工作,他深知不能僅靠祖傳醫術“坐吃山空”,所以他始終保持著學習和鑽研的勁頭。

在女兒江景白的兒時記憶裡,父親幾乎每天早起後都在背醫古文,下班後最喜歡的事情也是“啃書本”。

每天早晚閱讀,是江林堅持至今的習慣,也因此奠定了他紮實的醫學理論體系。江林認為,真正的中醫要按照古老的方法治療,而江氏正骨術遵循的是“欲合先離,離而複合”的原則,“如果真要說我們的獨到之處,就是對這一原則有著更深的理解和運用” 。

50年坐诊乡间,非遗传承人江林:小镇里的正骨大医

湘聲報記者 閆利鵬/攝

半個多世紀的中醫臨床探索和實踐,江林將三代祖傳的治傷接骨秘訣和中醫理論精華相結合,創造了“牽引穿針法”“竹弓牽引”等治療方法,研發了療效顯著的治傷散、治傷藥液、活血散等國家專利藥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

2016年,江氏正骨術入列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次特殊的臨床考試

在江林家的客廳,擺放著一張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到醫院調研的照片。江林對此次“被考察”念念不忘。

每天“朝四晚八”奔忙的江林,沒有時間撰寫專業論文,很長時間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直到2010年10月王國強來醫院現場考察,對江林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臨床考試。

“不開刀、不住院,減輕了病人痛苦,降低了患者費用,真正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在一所鄉鎮衛生院,其骨傷科的中醫特色竟然如此突出,讓我很感動、很激動。”當王國強看到江林用中醫手法對高難度骨折進行復原的全過程後,連連稱歎其醫術精湛。

這一次特殊的臨床考試後,江林被破格提為正高職稱,還被推選為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委員會常務委員,並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50年坐诊乡间,非遗传承人江林:小镇里的正骨大医

讓江林欣慰的,不是在退休前搭上了評職稱的最後一班車,而是王國強對傳統中醫的認可和支持。

另一件讓他欣慰的事情,是他學西醫的兒子從湘雅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了回到他所在的醫院,師從他學習中醫。

在醫院裡,江林並沒有把江氏正骨法作為父子相傳的獨家秘方,這裡的每位醫生都掌握了這一神奇的接骨技術。但江林在傳幫帶中有一條原則:道法不傳無義子,收徒只收有德人。

曾經從事傳媒工作的江景白,也加入到了江氏傳承人的隊伍中,與中醫藥大學合作完善父親的學術理論體系建設,希望通過多種形式將江氏正骨發揚光大。

傳揚時代價值的鄉賢

在年初的社港鎮“民間春晚”上,拉得一手好京胡的江林,表演了精彩的《沙家浜》和《朝霞映在陽澄湖上》選段,把晚會帶入熱烈的氣氛。為了此次表演,一段時間,江林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常練習到晚上十一二點。

江景白說,父親雖然工作上一絲不苟,生活中卻時常來點“浪漫不羈”。

年輕的時候到長沙開會,江林會專門從友誼商店給妻子買衣服送禮物;江景白兄妹倆兒時的玩具,很多都是江林手工做的。

“父親的內心海納百川,思維特別開放,也追求時尚。”江景白透露,父親當年可是小鎮上最早玩摩托車、汽車、音響和黑膠片的時尚青年,乒乓球、二胡等都是他的興趣愛好。

說起江林,一位社港老人與記者分享了37年前的一段往事,其岳父在勞作中摔斷了脖子,生命垂危,是江林急救後才得以康復。“江醫生當時不到30歲,已經顯露出高超的醫術。最令人難忘的,是他每天查房總是笑臉相迎,對每一個病人總是問長問短。”

江景白說,父親給人的印象總是笑容可掬沒脾氣,與他平時的心性修煉和身體鍛鍊有很大的關係。“近年來,父親喜歡上了快行,無論是否有同行者,他每天風雨無阻至少快行6公里路”。

50年坐诊乡间,非遗传承人江林:小镇里的正骨大医

湘聲報記者 閆利鵬/攝

多年來,不少大醫院曾想高薪聘請江林去大城市行醫,但他都婉拒了。他說離開這片生養他的地方,就會感到不踏實。

行醫之外,江林倡導醫院全體職工與農村特困戶、五保老人、殘疾人開展心連心活動,為他們發放醫療費用減免卡,定期下鄉開展義診活動。他個人還經常為救災、修路、建橋等公益事業慷慨解囊。

在江景白眼中,父親更像一位受人愛戴的鄉賢,在那一片水土懸壺濟世,還扮演著鄉村倫理的維護者、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的角色。

END

文|湘聲報記者 尋曉燕

美編|陳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