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八十年代初期的廟會,猶如清明上河圖一般


改革開放初期的廟會是什麼樣的呢?琳琅滿目的物品、各式各樣的農用器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還有人記得嗎?也許曾經記得,也許變成了記憶中模糊的影子,讓我們翻開寂靜的照片,觸摸那泛黃的歲月,尋覓那份珍貴的記憶,讓時光穿越、讓歲月重演。

在八十年代初期,木匠是特別吃香的。結婚要打各式傢俱,平日裡所使用的桌椅板凳更是離不開木匠。

最能吸引小朋友的是什麼?當然是這種彩色的汽水了。相信喝過的人都知道,那種甜甜的味道是一輩子最難以忘卻的。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只有黃土和純色的布衣,但那種欣喜和快樂是無以言表的。

在過去物質匱乏,人們所需的所有物品只能在廟會上購買到,所以逛廟會是一件快樂而必須的行為。

入目雖有幾分荒涼,但依然無法掩飾人潮鼎沸,隔著屏幕似乎耳邊可以聽到叫賣聲、交談聲……

書是精神世界的糧食,雖然物質匱乏,但是人們依然不忘汲取精神的糧食。

是什麼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呢?

鏡頭接近,原來是在說蓮花落。大人小孩圍成一團,瞬間叫賣場變成了甘蔗人的大舞臺。

這樣的席子已經特別少見了,滿滿的回憶啊。

人們穿梭其中,挑選著自己中意的衣服。在那個時代,每件衣服都有它獨特的符號,現在人看來是那麼的“土氣”,但在那個時候是令人嚮往的時尚。

有沒有買一順鞋回家的朋友呢?

這樣的情景有沒有一點清明上河圖的感覺呢?

廟會逛累了,找一塊安靜的地方休息休息。

情侶之間怎樣都有說不完的悄悄話。

每個地方都有腳步踏過,每個角落都有它的故事。

那個時代不像現在,有電腦、有電視、有手機,有許多可以休閒的場所,廟會承擔了現在所有的角色,給了那個年代的人們所有的快樂。

時代在變,廟會上的人頭攢動已經不復存在,那些藍卡其布衣和麵部表情也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隨著照片的翻動,人物已然鮮活起來,記憶變得靈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