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文藝界名家助力脫貧,深入革命老區盧氏縣慰問演出

文藝界名家助力脫貧,深入革命老區盧氏縣慰問演出

文藝界名家助力脫貧,深入革命老區盧氏縣慰問演出

笑顏如花蕩春風。近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進一步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由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中共盧氏縣委宣傳部主辦的“文藝輕騎兵 助力脫貧夢——深入基層送歡樂走進盧氏慰問演出”活動在革命老區盧氏縣成功舉辦。

文艺界名家助力脱贫,深入革命老区卢氏县慰问演出

政府給的支持幫助比兒女都多

當天上午,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豫劇院代表人帶領省戲劇家協會、省曲藝家協會、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和河南豫劇二團的60多位豫劇名家,走進盧氏縣革命老區和深度貧困地區的盧氏縣橫澗鄉營子村的李銀行老人和王犬紅家中走訪慰問。李樹建與王善樸(91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朝陽溝》第一代拴寶的飾演者)、柳蘭芳(85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小二黑結婚》小芹的飾演者)、楊華瑞(88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朝陽溝》第一代銀環媽的飾演者)、賈廷聚(82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派掌門人)、虎美玲(72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中原第一閨門旦)等藝術名家現場為他們清唱了豫劇經典名段《大登殿》《朝陽溝》《南陽關》等拿手好戲。觀看完演出,七十多歲的老人說:

“現在政府給的支持幫助比兒女都多!正是因為有黨和政府的領導我們才能過上現在幸福的生活。”

文艺界名家助力脱贫,深入革命老区卢氏县慰问演出

下午,豫劇名家們在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興賢里社區舉辦專場戲劇演出,數千人人歡聚,蔚為壯觀。備受當地人民喜愛的藝術名家如中國曲藝家協會、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代表人和老藝術家王善樸、柳蘭芳、楊華瑞、虎美玲以及河南豫劇院二團著名演員李根旺、趙京、邵富友、連彩芬、邵文霞、崔慧敏、張亞鴿等,輪番登場為盧氏的父老鄉親們傾情演出,觀眾拍紅了巴掌、喊啞了嗓,爭相和他們電視、收音機中的偶像握手、合影,場面感人。他們激動地說,沒想到豫劇名家們會到自己家裡來,簡直跟做夢一樣……平常只能在廣播上聽,電視裡看的名家,今天這麼近距離看到了,還握了手,真不敢想……

文艺界名家助力脱贫,深入革命老区卢氏县慰问演出

現場開心的觀眾

德藝雙馨的“80”“90”後老藝術家

“我今年91歲了,能為老百姓服務的日子越來越少了。起初主辦方擔心我身體吃不消沒邀請我來,但我一定要去,我老栓寶還要在農村幹到100年吶。”王善樸堅定地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有幸遇到了新時代、好時代,能為革命老區群眾演唱,我覺得很幸福,我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文艺界名家助力脱贫,深入革命老区卢氏县慰问演出

91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王善樸再演“栓寶

面對熱情的觀眾,虎美玲激動地說:很高興能到老區盧氏來為群眾演出,相對於幾位“80後”“90後”老藝術家來說,我又算是年輕的了,我更應該多到基層來,為老百姓送戲上門。

戲曲走進民間就生 離開老百姓就亡

“戲曲走進民間就生,離開老百姓就亡。”李樹建面對眾多來觀看演出的熱情觀眾,表示很受鼓舞。“你對老百姓的貢獻有多大,你的名氣就有多大;你給老百姓走的有多近,老百姓對你就有多親。我們這次組織名老藝術家和中青年演員帶來了積極健康向上、充滿社會正能量的文藝節目,在給村民們帶來了歡樂的同時,也將黨和政府的人文關懷帶到廣大勞動群眾的家門口,為他們帶去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作為戲曲人,我們一定要牢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創作是我們的中心任務,作品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要在中國的戲曲舞臺、河南的戲曲舞臺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為咱們黨的戲曲事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盡情盡義、盡親盡孝,為出彩河南做出應有的貢獻。”

李樹建深情地說:我生在汝州成長在三門峽,在三門峽工作十年期間每年都來盧氏縣演出。1996年我們曾將連演了五天大戲籌得的兩萬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贈給了盧氏縣一個貧困小學。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年連課桌板凳都沒有的這所小學,二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的變化。

統籌:張紅梅

校檢:張巧娟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好看” 行不行!!!

文艺界名家助力脱贫,深入革命老区卢氏县慰问演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