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開封市“通許縣”概況

通許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 黃河中下游地區,北臨黃河,西望嵩山少林,東臨豫東重鎮商丘,南鄰歷史名城周口。通許縣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狀。縣境歷受黃河氾濫沖積的影響,成為自孟津向東黃河南泛沖積而成的肥沃的黃淮沖積扇平原的一部分,屬暖溫帶和東亞季風型氣候區。

通許縣下轄6個鎮、6個鄉,東西寬30.5公里,南北長34.8公里,總面積766.22平方公里,土壤面積963742畝,截止2013年,總人口62萬人。

通許縣的名勝古蹟和旅遊景點主要有:子羽墓、寇準墓和古色古香的清真寺等。

地形地貌

通許縣境歷受黃河氾濫沖積的影響,成為自孟津向東黃河南泛沖積而成的肥沃的黃淮沖積扇平原的一部分。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斜。地面高程在57.6至66.5米之間,相對高差10米左右。坡度較小,一般為1/1000至1/5000。

氣候氣象

通許屬暖溫帶和東亞季風型氣候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暖乾旱蒸發大,夏季溼熱雨集中,秋涼晴和日照長,冬少雨雪氣於冷。年平均氣溫14.6℃,極端最高氣溫42℃,極端最低氣溫-16.7℃。年平均降水量657.9毫米。主導風向為南風和東北風,最大風速36米/秒。

地質構造

通許縣地質構造屬中朝準地臺華北坳陷南部的通許隆起,處於中國巨型秦嶺-崑崙緯向構造體系與新華夏第二沉降帶、華北坳陷複合交接部位。沉積層為厚1000至5000米的湖相紅色巖系(第三系)和河流沖積、洪積相(第四系)地層。地質構造形跡大多隱伏在巨厚的沉積層下,地表形跡不明顯,地質構造較為單一。

水利資源

開封市“通許縣”概況

渦河水系

河道屬淮河流域渦河水系,主要河流為渦河,縣境流長52公里,其一、二級支流網系分佈全縣各鄉鎮。通許縣可利用的水資源,據1986~2000年測算,年均地面徑流有4408.5萬立方米,引黃水4815.1萬立方米,地下水的平均值為9891.5萬立方米。埋深0~50米,厚度20~40米,另外,在通許地下1200米處含有豐富的地下熱水資源,可供常年開發使用。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76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51457.7畝,佔總土地的73.96%,人均耕地1.3畝。其基本特徵是:地勢平坦,土層深厚,便於開發利用;墾殖率較高,但人均佔有量少,後備資源匱乏。潮土、兩合土和沙土面積居多,為主要土壤,佔土壤面積的99.45%。

農業資源

通許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全縣有農業人口52萬人,富餘勞動力15萬人,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盛產小麥、棉花、玉米、花生(其中"金澳"牌花生獲得國家原產地認證)等國家優質農產品,通許林果、花卉繁多、畜牧業發達,食用菌、瓜果、蔬菜等綠色食品大量出口國外或輸送到省會等周邊城市。

礦藏資源

開封市“通許縣”概況

通柘煤田

2013年12月4日,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對商丘地區胡襄煤普查和睢縣西煤普查兩個地質勘查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審驗收。專家在評審後,建議將新發現的這一大型煤田命名為“通柘煤田”,因為煤田西起通許,東到柘城,且位於地質學上的“通許隆起”。該煤田的特點就是埋藏較深,普遍埋深在800米以下,目前除了胡襄勘查區部分礦區外,其他還不具備開發條件。

“通柘煤田”,是經過河南省18個地質勘查單位3年多合力攻堅,在豫東平原4900平方公里範圍內摸清了這條“巨型烏龍”的基本情況:在地下800米到2000米之間,含煤層從柘城一路向西,到杞縣一帶之後向北蔓延,形成了一個半環狀,這條“烏龍”蘊含著煤炭資源230億噸,其中,1500米以淺的煤炭資源有37億噸,查明24.5億噸。

通許經過2000多年的變遷,遺留下眾多名勝古蹟和旅遊景點,子羽墓、寇準墓和古色古香的清真寺都是旅遊良好去處。

曹植墓

曹植墓,在七步村,史料記載,曹植曾被封為東阿王,在東阿時常登魚

開封市“通許縣”概況

曹植墓(3)

山遊覽,有安寢於此的願望,死後曹植的兒子遵照遺囑把其葬在了這裡。另一處是河南淮陽的“思陵冢”,有一種說法說,曹植晚年被封為陳王,死後就葬在了這裡。還有一處就是通許後七步村的曹植墓了,後七步村村民張學倫說曹植兩度被封為雍丘王,雍丘就在今天的杞縣,距七步村非常近,而且曹植在雍丘生活了6年多時間,葬在這裡是很自然的事情。張學倫還稱,因為有了曹植的七步詩,才有了七步村這個村名,在此之前,後七步村叫郭村,中七步村叫永寧鄉,前七步村叫寧鄉。

1479年,副都御使婁良告老還鄉,看到曹植墓的景象後,多方協調,重修了曹植祠和觀音寺,首先建祠堂一座,接著又修了崇殿,還修了講堂、禪室、廂房、廚房,看上去很是雄偉恢弘。

此後的500年間,黃河幾次氾濫,因泥沙淤塞,墳冢幾乎成了平地,只剩下一個小土堆,院內建築也幾次成為廢墟。

1998年,為加強對曹植墓園的保護,省文物局撥出專款,對曹植墓進行了修建,建成了現在的陵園。[6]

通許八景

通許八景:羽墓春雲 蜀墳秋風 柏崗晚渡 雙溝夜拆 蜀墳秋風 上倉雪霽(ji)鸑鷟(yue zhuo)晴崗練城晚照

子羽墓,在通許縣城東1.5公里。面積60平方米,墓高14米,未有保護措施,盜掘嚴重。內葬春秋時期鄭國行人(官名)人。孔子學生。曾助公孫僑(子產)相鄭,是鄭國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羽墓春秋’被稱為“通許八景”之一。

蜀墳即五代十國時蜀主孟昶的墳墓,位於通許縣西北15公里,舊屬通許,現劃歸開封縣。

東水沃遺址位於縣城北1公里之東水沃村,北距渦河故道150米,南距村莊5米,南北長150米,東西寬300米。文化層呈灰色,深度15米左右。1984年8月,縣文物普查時,發現該村出土文物有新時器時代的石鋤、灶臺和戰國時期的豆、鬲等器物。豆、鬲中有動物骨骼和各種陶片,還有巨大的動物骨角。

上倉城故址位於縣城西4公里之後城耳崗村。五代時後周世宗(954-959年)柴榮在此建倉,以存江浙水運而來的米糧。下倉城故址位於縣城北10公里之小城村。五代後周世宗伐南唐時所築,以貯軍餉。

另外,從春秋至秦,通許境內曾建有牛首城(春秋鄭邑,在縣城東北)、石倉城(鄭莊公築此城積倉粟,在開封東南,縣城西)、斗城(春秋時鄭地,在縣城東北10餘公里處)、裘氏城(秦邑,在縣東3公里苗崗一帶)。以上遺址,歷經數千年曆史長河,今均已無遺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