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殲15與殲31比較哪個更先進、性能更好?

新大唐A


現在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其主要裝備的還是由沈飛獨立研發生產製造的國產重型艦載戰鬥機殲-15。也據,國內的相關新聞媒體稱,該款戰機最新的改進型,殲-15電子戰也於近些時候,成功的進行了首飛測試工作。

同樣,這款國產戰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還在軍用服役的重型艦載戰鬥機。只是,目前這款國產重型艦載戰鬥機的相關產量並不是特別的高,僅僅裝備了一個團罷了。

顯然,作為準國產第四代中型隱身艦載戰機的殲-31,肯定是要比國產三代半重型艦載戰機殲-15要強的多。雖然在艦載戰鬥機的大小和尺寸上,國產殲-31還是要比國產殲-15吃虧一些,但是在戰機的隱身能力,以及戰場動態感知等能力上,國產第四代殲-31對於國產三代半殲-15還是全面碾壓的。

只是,雖然由沈飛獨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的這款國產第四代隱身艦載戰機殲-31對於國產三代半艦載戰機殲-15,有著巨大的戰機代數優勢,可是在同一代的艦載戰機之中,特別是與由美國獨立研發設計製造生產的F-35艦載戰機相比較下,國產殲-31還是有一些欠缺的。

也隨著完全國產化的第二艘大型航空母艦開始開工建設。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用不了多久的時間就將列裝新一代的艦載戰鬥機。


航空君


都不是一代機,放在一起比較結果很明顯:無論是比較應用的技術,還是整體設計性能,作為四代機的殲31都要比三代機殲15要強的多。
殲31

殲31是一款中型四代機,採用典型的雷達低可探測性技術,對雷達有比較好的隱形能力,再加上採用內置彈倉,性能更好的航空發動機,一體式綜合航電系統等,所以殲31在性能上肯定要優於殲15。




殲15艦載機

其實理解它們的關係很容易,一方面,殲15是目前中國主力艦載戰鬥機,而殲31即使不是中國下一代艦載機,也會是下一代艦載機的設計藍本,在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的設計上或多或少會應用今天在殲31上應用的新型技術;另一方面,作為一款外貿機,殲31是要搶佔第三世界下一代戰機合同的,甚至某種程度上要跟F-35形成直接競爭關係,要是隻有三代機的水準,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殲31與其他五代機對比圖

從外形上看,殲31跟F-22看起來更像。不同於殲20採用的鴨式+全動尾翼設計,殲31在氣動佈局上更加中規中矩,整體設計參考比較成熟的F-22,F-35更多一些,在技術難度上相比殲20也會更小一些。但這樣也就不可避免讓人直接將殲31跟F-35進行對比,倘若今後殲31發展不順,或者即使服役了性能也差強人意,那麼就無法避免某些人的冷嘲熱諷。
目前殲31總共製造了2架驗證機

總之,殲31寄託了中國進軍高端國際軍貿市場的雄心,真心希望它能夠越來越好,早日定型量產,為中國製造和中國智造贏得更多得掌聲。


殲31量產型CG圖


兵者詭道也


當然是殲31更先進更強啦。

首先,殲15屬於四代機,殲31屬於五代機光一個代差,就知道誰更先進。我個人認為只要殲31上艦,百分之一百會取代殲15,在未來海戰之中,第五代艦載戰鬥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海軍利器。(如果殲31不比殲15厲害,那麼沈飛幹嘛生產它)

同樣,殲31屬於五代機,肯定擁有優異的隱身,航電也更先進。儘管殲15的雷達再先進,功率再大。在超視距對戰中也不是五代機的個。殲31和殲15同屬重型戰鬥機。(殲15更大)但即使殲31比不過F22或殲20,但絕對能把殲15,F15,F18這類四代機打的哇哇叫。所以殲31肯定比殲15更先進更強。至於殲31和殲20誰會代取殲15還未定,但殲31比殲15強就是肯定了。(殲31應該和F35差不多)

這麼一來,殲31和殲15誰更先進誰更強應該很明瞭了吧。


帥氣的大伊萬


殲15和殲31哪個更強?我認為是殲31,這款戰鬥機的綜合作戰能力在殲15之上,比如說中距離空戰能力,隱身能力,對地打擊能力等,但是在航程和空中格鬥作戰能力上不如殲15,這也是海軍不願意採購其取代殲15的原因。



殲31戰鬥機雖差,但是好歹也算是五代機。

但是殲31戰鬥機畢竟是五代機,他從加工生產,到技術指標,都是完整的五代機,確實是戰鬥力非凡的飛機。殲31戰鬥機的機體和機翼採用整體式加工技術,複合材料使用比例很大,強度很高,而且整體制造,故障率低和耐久度高。他的零部件比傳統的四代飛機減少了一半多,維護更加便利。



殲31的彈倉雖然只有機腹彈倉,但是也比純外掛強。

殲31戰鬥機採用了隱身設計,在機翼和尾翼的設計上運用了機翼邊緣平行原理,尾翼使用專門測試過的v型垂尾,機頭有扁平的菱形設計,這些設計可以把飛機的主要雷達波束信號散射到小範圍的次要方向上,降低rcs雷達反射面積。



殲15戰鬥機在我國海軍已經形成作戰能力。

同時,殲31戰鬥機在座艙蓋上和機身上都噴塗了隱身塗料,可以有效吸收和減弱雷達波束反射信號。在隱身設計上,殲31還運用了機腹彈倉的設計,在執行一般任務的時候,將彈藥置於彈倉之中,減少了外部雷達反潛源,提高了突擊作戰的能力。



美國f35戰鬥機已經成群,我國研發第五代作戰飛機非常必要。

當然,這並不是說殲31劉完全領先於殲15了,作為一款兼具強大攻擊作戰的中型飛機,殲31的作戰半徑不足1000公里,巡邏作戰中,在保持一定留空時間的情況下,距離基地或者母艦不超過300公里,作戰的距離和掛載武器的重量都成為短板。與此同時,他的發動機為雙發中推,推力不如殲15,在格鬥空戰和能量空戰中,居於劣勢。



殲31最大問題就是作戰半徑的問題了。

因此,未來我國新一代艦載機的選型,還需要廣泛考慮各種任務影響,最好選擇一款重型第五代作戰飛機。所以說,殲31更加先進,但是依然不能全面領先殲15。


海事先鋒


無非是重型三代機和中型四代機的比較

論先進當然是殲31,四代戰機先天優勢。但其實這種代際條件和噸位條件的差異就決定了雙方各有千秋。


總的來看,殲15比殲31技術成熟,重量更大,可攜帶的彈藥,燃油更多。可以說是腿長拳頭硬而且穩重,標準的藍領機型,踏實耐用。對海對陸的打擊中,殲15的作用註定是殲31這個小傢伙難以匹敵的。

但殲31的代際優勢可不是擺著看的。四代機特有的超高機動性,超視距作戰能力,隱身性能,都是殲15所缺少的。如果說殲15是踏實肯幹的藍領,那麼殲31就是敢於開拓的白領。

目前很多軍迷都是逢31必踩,實際上沒有這個必要。不管是哪款戰機,都是我國的作戰力量,都凝聚了我國科研人員的心血。殲31的確有很大的缺陷,腿短,載彈量小等等。但其主要任務是對空作戰。保證我方順利奪取海上制空權。殲31踹門,殲15拆家。這才是完美搭配。


戰火觀察室


殲-15戰鬥機是一款專用的重型航空母艦艦載機,採用兩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殲-15戰鬥機是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的航空母艦艦載機,比起美國海軍未來大批裝備的F-35C還要重3噸。不過殲-15戰鬥機在戰鬥機的劃分上是屬於第四代戰鬥機,這是與美軍未來的F-35C有很大的差距的。

目前還沒有所謂的殲-31戰鬥機,從這次剛結束的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看,航空工業展出的仍然是以FC-31為代號的模型,從這個意義上看殲-31戰鬥機到目前還是不存在的。



FC-31戰鬥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二款隱身戰鬥機,目前採用兩臺RD-93發動機,這是一款可以用於梟龍FC-1戰鬥機的中等推力的發動機。FC-31首次公開露面還是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如今已經過去了4年。


從最大起飛重量上看FC-31明顯要比殲-15戰鬥機輕了許多,其實從使用的發動機就看得出,一個是米格-29戰鬥機級別,另一個是蘇-33級別。但實際上FC-31在隱身能力上要比殲-15戰鬥機先進了許多。綜合能力上FC-31是優於殲-15戰鬥機的,但是海軍是否會選擇FC-31就是個未知數了。


航空視界


答案自然是殲31,更為先進,性能更好了,因為它是一款五代機,即便有人對它非議不少,也無法否認它的設計屬於五代機水平的現實,殲15只是一款三代機,即便按照目前最理想的說法,也是算是四代機,與殲31存在至少一代的代差。

許多人在印象中感覺殲31的個頭很小,其實真要對比的論,個頭依然不算小,應比殲15小什麼,實際上,二者幾乎是一個同級別的戰機,在許多技術領域上,殲31更比殲15要強許多,尤其是隱身性能方面,它採用最新的隱身技術理論設計,殲15則壓根就應付有隱身設計的問題。

目前的水平來說,殲31已經可以西方的f35比一比,殲15只能算上一代機,這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殲15在性能有一些特色。殲15的擁有大航程與大載彈量的特點,這屬於三代機在先天設計的優勢,可不顧及隱身的問題,載彈量因外掛方式,受限制相當小,外觀也不用考慮隱身,讓其外觀可以更優化,從而有更多的空間來加裝燃油。只不過因沒有隱身能力,在與五代機的對抗中,會非常的吃虧,甚至可以說,相當的難辦的,不能提前發現對手,太被動了。也許,未來最合理的安排,待五代艦載機入役,擔當起制空作戰的重任之後,殲15去改行擔任攻擊機,以對地對海為主要任務了,繼續發展其優點。


麥田軍事觀察


殲15是我國第一個艦載機,殲三一還在研發中,這兩個比較的話,肯定是殲三一好, 殲15

沒有隱身性能。她只能算四代半戰機。殲三一是我國未來的艦載機。也是未來核動力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殲三一的航電系統。機動能力隱身性能殲15沒辦法比較,殲15是重型戰機。他們攜帶的彈藥更多。但是打仗他沒到那邊就被隱身戰機給打下去了。而我國現在用這個艦載機。需要對抗的是美國f35。是沒有任何優勢。所以呢,殲三一是未來對抗f35的艦載機,


M美好世界M


用後腳跟都能想明白,20只能組建幾個突擊隊,不可能整太多,空軍能飛20的有多少?軍備燒的是錢,20是好,造價?飛行維護?都是錢,所以整多了,趴窩。就不如整些31,來填補一下,只要能幹過四代機就可以了,就是對22和35有一定戰損比也是沒辦法。另外用於國土防禦體系還是能把戰損比降下來的,克服腿短和載彈量少的缺點。所以目前我們還是需要大量的31來進行國土防禦的。我覺得20主要適合突擊,進攻。20和31分工不同。


李大聖5


智障者提出的問題吧。一個三代機,一個四代機,還用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