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前不久,在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吳昕的媽媽,突然來了一記靈魂拷問:

“為什麼我用微信之後,看不到你的朋友圈呢?”

吳昕一下愣住了,表情有些尷尬。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旁邊的韓雪、維嘉紛紛起鬨:

“屏蔽了唄,現在年輕人都這樣。”

還補充說,朋友圈可以設置分組可見,讓爸媽只看到想讓他們看到的內容。

聽到這些,吳媽媽感到十分失落:

“現在你長大了,想要了解你,只能和別人一樣,上網去搜了。”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這一幕,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

大家都說,明明是血脈相連的父母,卻要從外人嘴裡瞭解孩子的情況,真是太心酸了。

也有不少文章呼籲,希望年輕人向父母敞開朋友圈,別讓他們成為圈外人。

但這裡,我要提出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

朋友圈屏蔽父母,不僅正常且正確,還要大大方方地屏蔽。

這對親子關係的維護,是非常有利的。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 01 -

父母不是朋友,不應成為“圈內人”

什麼是“朋友圈”?

顧名思義,就是朋友交流的地方。

雖然有個流行的觀點,說“父母要和子女做朋友”。

但捫心自問一下,有幾個人能真正和父母做朋友?

你們平時能否經常談笑風生,就各種話題交換意見。

又或者,你爸教你如何泡妞,你媽教你如何撩漢。

想想都覺得難為情吧。

真實的情況往往是,大多數年輕人和父母之間,都存在較深的代溝。

很少有共同愛好、共同語言,除了日常寒暄,很少深入聊天。

根據騰訊新聞《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調查顯示:

52% 的子女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朋友圈,有的甚至根本沒加過父母好友。

國家心理諮詢師鄒松曾說過:

“子女在和父母的交往過程中,是一場角色扮演,他們得到父母接納是有條件的,就是要表現出懂事乖順的狀態。”

但我們很清楚,這種馴化、乖巧的狀態,並不是完全真實的人性。

要知道,人是多面和豐富的,年輕人的朋友圈也總是非常精彩。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我們習慣把生活的各種情緒表現在朋友圈。

而父母卻對一些舉動理解不了,還會加以嘮叨。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比如深夜失眠發句矯情的文字,父母會評論一句:“這麼晚還不睡?”

生病了在朋友圈呻吟兩句,本希望暗戀的人能關心一下。

結果父母馬上打電話過來噓寒問暖。

要是發一句“人生不值得”,還可能被誤以為有自殺傾向……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晚上經常去KTV各種嗨,有一次發朋友圈,忘了屏蔽爸媽。

結果,輪番轟炸。

媽媽:“你怎麼又在外面熬夜熬夜,跟你說了熬夜不好。”

“10點肝排毒,11點腎排毒,12點腦排毒,你從來都聽不進去。”

爸爸:“你看看隔壁家小沁,每天10點半準時睡覺,也找了一份好工作,明年都要結婚了。”

“你呢,天天就知道在外面玩,你到底打算啥時候結婚。”

……

瞬間,就失去了玩耍的興致。

我們要清楚一點,朋友圈作為一個展示工具,它只是展示生活片段的地方。

這種片段,即使公開給父母,也不會讓彼此關係得到實質性進展。

反而會產生很多誤會,加深矛盾。

選擇屏蔽,不是不愛他們,是實在經不起過度解讀。

這樣除了可以避免矛盾,還可以維護屬於自己的真實情感空間。

畢竟,朋友圈是年輕人少有的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想法,不成熟思想的地方啊。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 02 -

“隔離”父母,源於渴望獨立


有人認為,年輕時各種嗨,屏蔽父母無可厚非。

如果長達成熟了,就沒有屏蔽的必要的吧?

實際上,屏蔽父母,是不分年齡的。

我有一個30歲的朋友,平時特別養生,既不抽菸喝酒,也不熬夜打遊戲,還有一個穩定的女朋友。

他和父母足夠親密,朋友圈也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

但他還是把父母屏蔽了,而且他父母也知道,心裡也沒有不舒服。

在我看來,這樣的父母是開明的,這樣的親子關係,是和諧穩定的。

有時候,子女對父母的疏遠非但不是問題,反而是一種合理的情感需要:

獨立的需要。

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應該“隔離”父母,這是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如果父母佔據了太多的位置,他們就騰不出空間發展自己,也就很難成熟和長大。

所以,那些被子女屏蔽了朋友圈的父母,應該驕傲地說:

“我的孩子很獨立。”

這是正常而合理的現象,不僅不應該反對,還要大力提倡。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 03 -

是否屏蔽朋友圈

不是衡量親子關係的標準


為什麼很多父母,當知道自己被子女屏蔽了朋友圈,反應大都是:

“是不是我做得不對?”

“覺得心裡不好受。”

“儘量多溝通,消除反感情緒。”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問題在於,他們對“子女跟父母的溝通”的理解不對。

他們總以為,子女和父母在情感上,應該親密無間才對。

這根植於我們多年的孝道文化,覺得這樣才是親情和愛。

但試想一下,如果父母對孩子屏蔽自己朋友圈的反應總是自我檢討。

孩子看到父母的自我檢討,也陷入了自責的自我反省。

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就會變得無限糾結。

要知道,是否屏蔽朋友圈,從來都不是衡量親子關係的標準。

健康的溝通,是不管是子女還是父母,都進行“有策略的自我暴露”。

在雙方有良好情感連接的狀態下,有選擇性地透露信息。

這不存在任何惡意,而是出於維護關係和諧和穩固的目的。

所以,屏蔽父母不代表關係破裂,反而說明,我們在有意識地孝順父母。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 04 -

代溝不需要填平

只要建一條連通的橋


馬化騰曾在港大演講時說:

微信是老年人用的,QQ是年輕人用的。

現在很多孩子玩的東西,故意和大人不一樣,很多孩子之所以用QQ,是因為他們不想和父母在同一個平臺上。

他感嘆道,作為走在前線的互聯網人,自己和年輕一代有代溝了,有時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喜歡玩什麼。

其實,何止是兩代人之間,即使年齡相差5年、8年,甚至在學校的高年級與低年級之間,都會有明顯代溝。

這是時代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

年輕人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年紀大的則喜歡守著自己習慣的一套。

多少人努力不懈,都希望把代溝填平。

但實際上,代溝是不可能填平的。

面對代溝,我們要做的是在上面搭一座橋,既能相互分享,又能有所分隔。

屏蔽父母可以,但不能屏蔽交流。


即使我們已經成為獨立而強大的人。

在他們眼裡,我們依舊是孩子,關心我們,是他們一輩子放在心上的事。

作為兒女,要給予他們關心的權利。

親情的維護,靠的是相處。

平時打個電話,發個信息,通個視頻,面對面溝通,讓父母瞭解一下我們的近況。

成年的子女,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的生活,但不能與父母感情割裂。

正因為長大成人,我們更要在和父母的溝通中,發揮更多的主動性,承擔起重新建立連接的責任。

讓他們慢慢了解和走進你的新世界。

你已經在成長中,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立體。

也許,是時候向父母重新介紹你自己,也重新認識你的父母了。

優秀的成年人,朋友圈都拉黑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