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渦陽向陽大道的前世今生

渦陽向陽大道的前世今生

1982年,我從農村來到縣城外公外婆家,在渦陽師範校園內食宿,在渦陽師範東南角僅一牆之隔的城南小學讀書。

早晨吃了外婆做的飯,背起書包沿著校園柏油路往東走,出了渦陽師範的大門,橫在面前的就是一條南北路——也是柏油路,灰濛濛的很髒,很舊。路邊有小石子顆粒和脫落的柏油。柏油路面約有一丈多寬,兩邊是沒有覆蓋灰色柏油的黃土。黃土上稀稀落落地種些綠樹,綠樹外面是小溝。小溝裡沒有水,卻垃圾遍佈荒草叢生……

路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走路的,挎筐的,挑擔的,騎自行車的,開電驢子的,蹬三輪車的……突有四輪頭或拖拉機“吭吭吭”或“轟轟轟”駛過,冒起一串黑煙,兩邊塵土飛揚。人們用袖子擋下臉,吐口唾沫,拍下身上的灰塵……習以為常!我更不以為然,至少比鄉下土路強多了,這兒能見到三輪車,四輪頭,拖拉機,還有面包車,甚至還有拉煤的大貨車——一拖一掛又重又長……

沿著這條柏油路往南走,大約一百米處往右拐,不遠處就是城南小學的大門……朝迎旭日暮對晚霞,上學放學沿著這段柏油路來來回回,五年裡不知走了多少趟……

天不颳風天不下雨天上出太陽,走在這條路上沒什麼問題——無論有什麼樣的布鞋都可以。可一旦下雨下雪,穿著雨鞋走在這段路上就慘了。路上泥濘不堪,滿是亂七八糟的車轍印。灰溜溜的柏油路面不見了,盡是些稀裡糊塗攪拌不勻的黃褐色泥漿。這哪裡是柏油路啊?分明是真真切切的“水泥路”!鄉下的土路值一毛錢,這兒最多值兩毛八!多出的一毛八是什麼?至少能行車啊!你看自行車兩邊的泥水歪歪斜斜地往外灑,弄溼了騎車人的褲角;摩托車兩邊的泥水往外濺,行人趕忙往外躲;腳蹬三輪車面積大,人們再往外閃,結果一不小心陷在黃土裡,淋淋瀝瀝半腳泥;突有四輪頭“撲撲撲”駛過,噴起泥水三尺高,頓時驚叫一片!躲得快的閃進溝裡,躲得慢的溼了腰腿,來不及反應的前胸後背……怒罵聲,詛咒聲,“撲撲撲”四輪頭在泥漿中劈波斬浪,像大鐵牛犁地一般……唉!平常這條路也能走開人,怎麼一下雨就立馬窄了一半?

渦陽向陽大道的前世今生

不知不覺五年過去了,1987年我考上了渦陽一中,於是出了渦陽師範東大門不再往南走,而是往北行。經過襪子廠、樓板廠,再經過一段農田,就來到大壩間。大壩是黃土堆成的,又高又寬,兩邊望不到頭,和莊稼地一起往東西兩方延展。穿過大壩再往北上,路變得越來越難行。路兩邊擠滿小攤小販,有拉著架車子賣水果的,有騎著三輪車買蔬菜的,有擺開桌子買肉的,還有直接往地上一鋪賣雞蛋的……買賣人和行人攪成一鍋粥。人擁擠不好走,路也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特別是靠近汽車站那十幾米路,簡直是個噩夢!

為什麼說簡直是個噩夢呢!因為那十幾米路經常有積水,直行的人們不得不繞彎靠邊走。有次我騎著自行車繞著積水走,忽然“譁——!”的一聲,被濺了一腿汙水——一輛小汽車正衝開積水飛速而行;騎車的都遭此橫禍,走路的可想而知。一片驚叫聲中,人像落湯雞……真是路孬人壞,有車了不起啊?!

幸好這還是大晴天,若遇到連日暴雨會是什麼情形?什麼情形?積水變水窪,明晃晃一大片。大貨車、拖拉機一過翻成泥漿水,自行車像行舟。那天雨過天晴一位穿著一身雪白運動服的小夥子,騎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直往水窪裡衝,本以為能以革命大無畏的精神通過,卻“撲通!”一聲趴在泥水漿中。再一打滾,乖乖!好似油條入鍋,白麵泡黃油……

最恐怖的是晚上,黑燈瞎火,泥水路不平,再遇上寒冬臘月雨雪天氣,唉唉……有次我上完晚自習騎車回家,正行在這段路上,突然面前撲來一團黑影,還沒容我反應過來,就“砰!”一聲,結結實實撞了輛自行車。摔得暈頭轉向後起來理論,我說他沒靠右走他說我沒靠右走,那麼誰沒靠右走呢?月黑風高連陰天,哪個能辨得清?……

唉!“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條路別的不說,就憑這短短一段,就可以當之無愧、捨我其誰的受封為“渦陽縣最壞的路”,哪怕它連名字都沒有……

在渦陽一中讀完初中和高中後,我去外地讀大學,工作……那條我走了六年的泥濘風雨路,漸漸地湮滅在我的記憶中……

記不清哪年我再回渦陽,出了汽車站東門往南行,我驚奇地發現,原來那條灰濛濛的柏油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乾淨的寬闊的大馬路,足能容四車通行。馬路雖寬,卻不見摩托車,拖拉機,大貨車通行。機動車兩邊有人行道,行人,自行車,電動車川流不息。人和車各走各道,井水不犯河水。

往前穿到斑馬線,來到那曾經的水窪處——哪裡還有積水的影子?只見寬闊筆直的馬路往前延伸,兩旁的店鋪整整齊齊。有飯店、旅店、花店、眼鏡店,超市……當初的小商小販消失得無影無蹤,行人暢通無阻!

再往前走,來到當初的大壩間。大壩?哪裡還有大壩的影?大壩不見了,卻憑空添了一條東西路,東西路同樣寬敞平直,還有路名,叫站前路。那麼這條南北大道叫什麼呢?叫向陽路!

哦,曾經行了十一年的柏油道,現在已取名為向陽路。沿著向陽路再住前,沒多久就到了渦陽師範。腳步不停繼續往前遊逛,路似乎越走越寬廣……從前雨雪時期的“水泥路”啊,不知何時舊貌換新顏!

又是幾年過去了,向陽路越來越好,變成了向陽大道。兩邊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還建起了廣場和學校。從渦陽師範東大門往南,原來的城南小學不見了,變成了“匯豐大廈”,匯豐大廈下面是“格林豪泰”。那麼原來的城南小學怎麼樣了呢?它西遷了,改名為“七小”,壯觀氣派,比原來的學校不知大多少……

渦陽向陽大道的前世今生

順著向陽大道繼續往南,右邊是急救中心,旺角。急救中心的大樓巍峨莊嚴,旺角卻是熱鬧非凡的大商場;再往南是“青牛廣場”,“青牛廣場”是美食城和商場,光看外面停的車和巨幅廣告就感知裡面不得了;“青牛廣場”再往南又是廣場,廣場南邊是學校。再往南是新開發區,有的是荒土地,有的已動工了……

如今我在“匯豐大廈”買了房,“匯豐大廈”及小區正座落在我的母校——城南小學的舊址上。當年我從渦陽師範的東大門,右轉往南,沿著灰濛濛的柏油道行走百米右轉,就走到了城南小學的大門前;如今我的兒子下樓往南出了小區大門,左轉往東再左轉往北,就順著向陽大道去渦陽師範讀書了……當年的黃土一點兒也找不到了,溝和垃圾更是無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整潔的人行道,人行道上是各種各樣爭奇鬥豔的商鋪、小吃店、蛋糕店、花店……時尚鮮明,一塵不染!

當初的噩夢早已灰飛煙火,如今騎行在向陽大道上,觀光賞景何等優哉遊哉。白天往南行似乎路越來越寬廣,因為路兩邊還有未開發的土地,令人感覺人少路闊天地寬;晚上往北走燈越來越亮一一雖然路燈還是那麼多,但路邊的商鋪把街道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想當年晚自習放學歸來,騎自行車黑燈瞎火撞車的情景,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啊!當年這條“渦陽縣最壞的路”啊,如今已變成金光大道、通天大道,康莊大道!它是不是渦陽縣最好的路呢?這可不敢說。我希望這條“向陽大道”能成為全縣最好的大道,甚至全市全省最好的大道;也希望其他所有的路,都和這條大道一樣……

渦陽向陽大道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