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南澳縣雲澳鎮澳前村

澳前村

位於南澳縣雲澳鎮東南部,始建於明朝,因該地漁產資源豐富、漁民出海生產便利,村民借地利結廬、建房定居於此而逐步形成村落。因村建在南澳島最南端,又處在雲澳漁村最邊緣,故稱澳仔畔村。後村民認為“澳仔畔”一名含有卑視之意,便按村落處於雲澳南部靠海最前端而改名為澳前村。主要山嶺有灣頂山,海拔高度117.3米。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南澳縣雲澳鎮澳前村

澳前村全景

據《南澳縣誌》(2000年版)載:“明萬曆三年(1575),設鎮建深澳城。鎮通往島內各地駐軍(清代稱為營汛)有5條驛道。”“深雲驛道:從深澳向南經雄鎮關,到達雲蓋寺的澳仔鄉(現澳前村),全長7公里。”澳前村東南三點金海域,是我國東南地區古代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2007年,有漁民無意發現了一艘載滿瓷器的古沉船。經廣東省文物鑑定站鑑定,這批文物主要為明代瓷器。2009年9月25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命名為“南澳Ⅰ號”,並進行了文物搶救性挖掘保護。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南澳縣雲澳鎮澳前村

澳前村一角

該村有太子樓遺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德祐二年,9歲的宋端宗趙昰和6歲的弟弟趙昺被元軍追殺,逃難到南澳,在澳前村東面修建行宮住下,“太子樓”便是當時的行宮之一,現僅存一些遺蹟。宋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宋皇室逃難到南澳時,隨從在海灘上打出三口淡水井解決人馬的飲用水問題,按尊卑的等級制度命名,“龍井”歸皇室專用,“虎井”為臣僚所用,“馬井”為士兵和馬匹共用,“馬井”即為宋井。雲蓋寺銃城,位於宋井周圍,是南澳南部最重要的海防軍事設施,建於明天啟三年,原圍二十八丈,設大炮四門,清康熙五十六年改建為泰字樓炮臺,設大炮十二門,銃城現大部荒廢,僅存南側殘垣。澳前天后古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萬曆年間。澳前武帝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澳前陳氏宗祠,建於清光緒年間,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南澳縣雲澳鎮澳前村

南澳車鼓舞

特色民俗有車鼓舞,形成於清道光年間,該舞取材於歷史小說《水滸傳》,模仿表現梁山泊英雄喬裝成江湖賣藝人,配以舞蹈、雜耍、技藝,進行推拖車鼓,混進大名府,裡應外合,營救盧俊義的一次軍事行動。

該村2015 年被評為“廣東名村”;2016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

汕頭特色自然村落選介:南澳縣雲澳鎮澳前村

宋井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