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小籠灌湯包現在在很多地方都能吃到,早起來一籠包子,一碗胡辣湯早已經是不少人的標配版早餐了。小籠灌湯包這道河南省開封市著名地方風味小吃,已有百年曆史,創始人是黃繼善。20世紀20年代,名廚黃繼善創辦“第一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是著名風味麵點。小籠灌湯包皮薄餡大,灌湯流油,成品出籠後提起來像燈籠,放下去像菊花,小巧玲玲,十分可人。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將原來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改為用死麵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通過“三軟三硬”和麵,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還改大籠為小籠蒸制,小籠包子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熱度和形狀的完美,又便於經營,備受顧客歡迎,這便是當今的開封小籠包。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剛蒸好的包子,上面還有一些小水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吃小籠灌湯包,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開封人吃包子時有句順囗溜:“先開窗,後喝湯,滿口香”,意思是:先開個小洞,用它把裡面的湯喝完,最後再吃餡和麵。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也有不少食客喜歡先把包子沾一下醋,再把它放到勺子裡,開一個小口,接著把湯給喝了,然後再細細品嚐,湯鮮味美,齒頰留香。無論哪種吃法,都能吃到這籠灌湯包子的精髓之處。

國營第一樓包子鋪,吃了他們家的小籠灌湯包,才不枉來開封一趟

灌湯包在出爐後,最好五分鐘內吃完,不然時間過久一則麵皮外部變幹,二則麵皮內部會將肉汁吸收,三則肉餡變冷口感變差,所以上桌後要儘快吃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