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一個辦公室全是985/211,就我大專,以後發展怎麼樣?會不會尷尬?

莪滴唯一是伱


前兩年剛寫了一個問答,很有意思,和這道題的問法正好相反:為什麼同時進廠的畢業生,反而985/211還沒有一般本科晉升速度快?

這兩道題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學歷”與能力的關係,以及在職場上學歷到底有沒有用?

學歷毫無疑問是有用的,但是高學歷並不能代表一切。人生存在無限可能,作為相對低學歷者仍然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高學歷是有優勢的,而且優勢具有延續性。

子佳不想盲目的安撫你,從過往十多年的HR從業經驗來看,高學歷不僅有優勢,而且優勢還具有一定的延續性。

  • 首先,高學歷是剛參加工作時的敲門磚,即便是同樣可以入職,低學歷者受到的關注度也會偏低。

在無法準確判斷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情況下,尤其是針對沒有大量的社會實踐經驗支撐的大學生時,學歷、社團經驗成為企業篩選學生的最有效的方式。

尤其是在社團經驗水分偏多、各校各級社團,以及社團不同職位的經歷也完全不同的情況下,企業為了降低篩選成本,大概率篩選到綜合能力素質較高的員工,都會以學歷作為主要參考標準。

不要埋怨這個可能錯過人才,在面試官的邏輯裡:如果四年前的高考你沒有證明比別的同學優秀,如何能證明這4年裡,在學校資源、講師條件、學習環境差異巨大的情況下,你就能比高學歷好學校的學生更優秀?

所以,高學歷者在剛踏入工作中,很容易找到好工作。

而且受“暈輪效應”的影響,高學歷者很容易受到上級的關注,也會優先獲得一些資源和機會。

  • 在大型企業的中高層職位招聘中,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也會把原始學歷作為一個門檻因素。

雖然說高學歷作為敲門磚之後,大部門企業更看重實戰經驗和工作業績產出。

但是當做到中高層的時候,一旦需要再向上一步,或者跳槽至更好的企業時,因為競爭者眾多,很多好企業也會以學歷高低來作為篩選門檻,甚至於以原始學歷來卡門檻。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交大博士因為本科非985/211而被某大型企業拒之門外,就是因為競爭者眾多,企業不缺優秀的人才競聘。

曾經也有人統計過500強上市企業的高管學歷,84%都是本科以上學歷,還有48%出生於985高校。

學歷低也不用妄自菲薄,但是做好付出更多努力的準備

大道理都不講了,畢竟大家都明白:學歷≠能力。

在職場上,情商、為人處事、溝通技巧、邏輯思維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工作業績、機會、平臺……都會導致最後的結果不同。

但是作為低學歷者,一定要承認起步在學歷上至少有差距的事實,也要明白學歷低是一個規避不掉的劣勢,會一直貫穿於職場整個職業生涯。

在其他條件同等的情況下,學歷永遠是低於別人的一個事實,會讓人處在能看的間的劣勢地位。 畢竟絕大部分情況下,其他條件無法有效觀察與衡量,學歷就成了一個很顯眼的因素。
  • 一定要想法提升學歷水平,至少要從專科提升至本科

先說一個數據,中國本科學歷佔總人口比例不超過4%,本專科學歷佔總人口比例不超過7%。這個數據說明了2個問題:

①專科以上學歷就不用太妄自菲薄,因為新中國成立時間短,掃盲工作開展的時間也不長,其實真正具有專科學歷以上的人員並不多,在職場上,專科以上學歷還是具有巨大競爭優勢的。

我就曾經見過一家排名前列的物流企業,大規模招聘專科生作為管培生:因為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學歷偏低,很多本科生放不下身段吃不了苦,專科生既有學歷優勢,又足夠吃苦耐勞。

最後該物流企業的核心業務中高層幹部都是曾經招聘及培養歷練出來的幾屆專科管培生。

②在專科以上學歷的人群中,一旦跨越到本科層次,就相當於在學歷上又超越了近一半的人。

很明顯,按照數據顯示,一旦從專科跨越到本科,就相當於在學歷水平上,從中國人口的前7%,進入到了前4%,按照中國的人口基數,這是近4000萬人口。

4000萬!

在努力程度、智商水平、機會平臺都差不多情況下,僅僅在學歷這一顯性競爭因素上,你就有機會超越了無數潛在的競爭對手。

  • 學歷低暫時改變不了,就拿別的競爭因素來彌補,而最簡單的競爭因素就是足夠努力。

在曾經某一篇問答中,子佳曾詳細寫過普通人的智商其實相差不大,那麼作為普羅大眾,在明明知道自己已經有一項弱勢的時候,能做的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比別人更勤奮。

有句網絡語說的很真實:以大部分人目前的投入程度來講,遠遠還沒有到要拼天賦的時候。

努力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穫。

在努力這件事上,子佳只提醒一點:努力不是埋頭苦幹,要找到方法和技巧。

在《躍遷》一書中,曾經給了一個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金字塔,把投入分為三層:

①最低層——資源投入:通過時間、精力、金錢的投入,來獲取進步;

②中間層——方法改變:通過學習方法論、技巧,來提升進步的效率;

③最頂層——定義目標:通過戰略目標的聚焦,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性價比最高的目標上,才是快速躍遷的關鍵。

很多人的努力只是在最低層次的努力,是“戰術層面的勤奮”;把努力變成“戰略層面的勤奮”,才能實現快速式的進步。

如何判斷以及應用這一自我管理的金字塔?

最簡單的辦法:當你在某一層級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取得進步的時候,就在上一層做思考。投入時間和精力,也沒有進步,就找找方法論和技巧。學會了技巧又遇到了進步的瓶頸,就多想想目標要不要做改變。

結語

學歷低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喪失了鬥志。

人生哪怕只有六十年光陰,區區十幾年的學習生涯,怎能決定未來還有近三四十年的付出,又怎能決定未來的回報是什麼!

所以,尷尬與否不是題主應該關心的,正視不足與差距,迎頭追上才是重點所在。


我是子佳看職場 ,大型集團企業HR總經理,嚴肅專業,偶爾搞怪的HR從業者,持續分享職場乾貨,關注我,我們一起職場前行

子佳看職場


{劍心觀點}:尷尬肯定是會有一些的,但如果你能熬過這段時間,你以後的發展很可能會無可限量。

我有個表妹,大專學歷。畢業以後,找工作很不順利,然後就去參加了IT培訓。一開始在某互聯網小公司工作了幾個月,積累了點經驗,就辭職了。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去了百度(非正式員工)。

她們部門,除了海龜就是碩士,所以她有點自卑。而且負責帶她的同事也不大喜歡她,給她佈置的工作任務,她做起來很困難。

我這個表妹從小就常住我家,所以和我關係不錯,有什麼事都會跟我說。去了百度沒幾天,就和我抱怨壓力大、同事排擠她。

開始的時候,我還鼓勵表妹,教她怎麼快速學習,怎麼快速融入環境。有一天,表妹又找我訴苦。我那會心情也不太好,所以有點不耐煩,就直接跟她說了句狠話:“只要死不了,只要人家不開除你,你就給我在那兒好好待著。”

過後我有點後悔,感覺自己說話有點重了。但我仍然認為自己的話,挺有道理的。事實也正是如此,我現在和表妹交流的時候,能感覺到她比以前自信多了。


我這表妹,和題主的遭遇很相似。當你周圍的人,都比你強的時候,你怎麼可能不尷尬呢?除非你這個人沒啥自尊心,破罐子破摔,對什麼事都無所謂。

也許會有小部分人,心理足夠強大,能做到無所謂。但心理強大的人,本身的實力也差不到哪去。一個不名一文的人,如果很有才華,也許面對富人的時候,能做到不自卑。但如果你一無是處,面對比你優秀得多的人,還能做到鎮定自若。鬼才相信呢!


不過話說回來,知恥而後勇,知不足而奮進。只要你能做到“化尷尬為動力”,尷尬也不一定是壞事。周圍全是比你牛的人,只要你能堅持下去,不斷學習人家的長處,最終你也會變成一個牛人。



劍心成長筆記


我開始的情況可能和你也差不多。

一個團隊7個人,三個研究生,四個本科生。我就是那四個本科生其中的一個,問題是其他三個本科生都是名牌大學畢業,就我一個是三本……尷尬,還是從事的研發類工作。不過自己找好定位很重要,我想老闆既然招我進來,那說明至少我基礎還算合格的吧,不然他也不會要我。當然我肯定不會是團隊主力,可能更多的是乾的雜活,累活。不過我無所謂。因為那時候我剛從測試轉研發,我想只要給我個機會做研發就行,再也不想做測試了。於是我就幹下來了。從來不挑活,讓我幹啥就幹啥。基本就是輔助。

這樣幹了 一年多才開始讓我上手自己做個小小的東西,超簡單那種。然後到幹了3年的時候才讓我作為一個主力開發一個難度不是那麼大的產品。

就這樣過來,現在不照樣風生水起。學歷這東西主要就是敲門磚,敲開了門,那這敲門磚就沒用了。


一禾嵌入式


題主的問題,我想先從我個人情況說起,我也大專畢業,而公司行政人員中,大量的本科生,什麼高級工程師,到處都是,就我學歷最低,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公司有了自己的競爭力,老闆有什麼事情,都會找我商量,乾的比豬還累,但是收入,卻和那些玩文字遊戲的相差甚遠,所以,題主的情況,我有以下建議

學歷低,在公司是否有發展,取決於老闆的格局,是愛虛榮,還是實幹

不是所有的老闆都看重學歷,但是不可否認,在沒有經過長期工作的情況下,單憑第一印象,老闆肯定是喜歡那些985和211的,因為假如在崗位職責都能勝任的情況下,學歷越高,相對來講,老闆喜歡的程度越深,發展機會也就越大

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從學歷方面,去判定在一個公司的發展前景,如果有這樣的公司,肯定不會良性發展的,因為真正實幹型的企業,是以業績來評估員工的價值,而學習,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值而已

學習低,在一個公司是否有前景, 是有很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而在這個綜合體之中,學歷註定不佔主角,比如以下4個因素,才是更重要的

01:你個人的情商,是否有協調團隊的能力,搞好關係網

很多職場人都有一個看法,領導啥也不會幹,天天玩,很氣憤,如果你通過自身的學習,看懂了其中的玄機,才能有所發展,在一個公司之中,實實在在的幹活,只能被當成黃牛一樣的對待,我們需要的是情商!

  1. 當同事之間發生了矛盾,你是否有辦法調解

  2. 你是否有辦法讓周圍同事都誇獎你

  3. 你是否有辦法,讓領導器重你,最起碼給你一個很好的印象

  4. 你是否會主動的邀請一些同事,出去聚個餐,哪怕是AA制,或者同事聚餐會不會叫你

這些都是情商的表現,也就是說,能讓你升職加薪,或是是你身邊的人,我們需要的,就是在工作圈,組建自己的關係網,是否能夠有所發展,要看關係網織的是否緊密

02:你是否有自己的專長,是那些985所沒有的

利用價值,才是一個員工在公司發展所必備的條件,而要想得到領導的依賴,就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個競爭力,不一定是知識有多淵博,或者你會喝酒,從來不會醉,或者你會拍馬屁,總能把客戶拍的很開心,這些都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因為這些,都有可能會被領導利用,那麼,你就有了價值,有了發展


03:個人心中的格局,是否能和公司發展方向一致

公司要發展,都會有一些革新,而在這些革新之中,越是那些沒能力的,越是表示反對,而在這些革新過程中,你的態度,是很重要的,要在一個公司有所發展,就必須有一定的格局,不能用一個打工者的心態,去看待工作,從當職員開始,我就要有老闆心態,要想著如何給老闆開源節流,減員增效

04:你是否努力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

公司用人的標準,永遠是用德不用才,無論你學歷多低,只要努力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或許剛開始得不到賞識,但是時間久了,肯定會得到領導的青睞的

綜上,在一個公司是否能有所發展,有很多決定性的因素,但是從長遠看,學歷,會越來越被淡化,時間越久,工作能力越是顯得重要,當然我們學歷不如別人,就一定要努力工作,通過成績,讓老闆們刮目相看


EXCEL知識屋


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是211研究生,08年考的公務員,與我同年參加工作的同事是初中學歷部隊轉業,我倆一起在局辦公室工作,我從事文字秘書材料工作,他從事接待服務工作。就這樣一起幹了11年,他現在是辦公室主任,我仍然是11年前的文字秘書…


隔壁老王我最棒


你這個我不知道會怎麼樣。我說說我碰到的事。之前找了一個工作,辦公室都是大學生,就我是高中生……感覺心很累。融入不進去。我努力了好久。全都看不起我……平時說話都不願意和我說。我做的工作特別簡單,辦公室的老大竟然說我還可以,這麼幾天就可以上手了。我服了,一個最普通的文員工作,有什麼難的。是個人都會。我不知道哪裡來的成就感?我高中的都能和你們一個辦公室想也應該知道工作不難。


何以暖心


這有什麼好尷尬呢?

我們那時候進廠也是這樣的,

管理崗全是985/211畢業的老師傅,

新進廠的全是本地畢業的大學生,

沒一個985/211的,

我們是時機好,

大企業在當地拿地開辦工廠,

有保護當地就業指標(800~1000),

而且我們這一批剛好趕上他們校招,

我們是應屆畢業生校招進去的!

像這種企業,不是應屆畢業生,別人不要的!

而且大企業招人多 ,

不然哪裡進的去!

因為企業大,所以所有辦理事項備受矚目

網上、新聞報紙都可以查詢

時間節點上剛好!


用戶6990515164482


你尷尬啥,我985/211的高中生,和一群進口博士碩士在一起,我都沒覺得尷尬,你尷尬什麼,有什麼可尷尬的。我抽菸喝酒,各種都來,他們有不抽菸不喝酒的,現在已經被我培養的抽菸喝酒逛夜店。玩的比我瘋。你要主動去接近他們,你要主動帶他們去夜店,讓他們知道,除了學習,還有比學習更快樂的事情。你要讓他們解放天性。


慎獨V吾


畢業一兩年,你憑你985/211的背景可以有優越感。過了三五年後,大家看的是你工作業績,若你再說我是某985大學畢業的,人家會笑你的。我也是大專畢業的,而後又自學本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我設計的產品也不比別差(我是做設計的),也沒人因為你是大專而小看你,所以關鍵是在工作中幹出成績。


精密機床設計


進公司看學歷 考職稱也看 但是進了公司 大多看能力 看處事 我以前做儀器的時候 帶的隊伍裡就我學歷最低 可收入還是我最高 如今五六年過去了 那幾個人留下的還有三個 我也離職了 那三個人一個山大兩個海洋大學的研究生 如今還是倆做銷售一個做市場內勤 還是不如我 走了的一個本科生現在是一個大公司創立的子公司的ceo聽起來很唬人 不過年薪幾十萬 但也比我強多了 這社會 要麼有能力 要麼有關係 學歷是敲門磚會被很多人看好 起步也高 但是真正走到最後你會發現 能走的遠的 只有能力高 處事好 關係硬的那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