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林丹汗血性又敗家的孫子: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


林丹汗血性又敗家的孫子: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

(林丹汗)


林丹汗血性又敗家的孫子: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

文 汪學松

看了一段大清察哈爾親王布爾尼的資料,禁不住掩巻而思。歷史很遙遠嗎?回答是否定的,不,歷史其實離我們很近,就在身邊。出瀋陽241公里,在遼西地區有一個叫義縣的地方,蒙古達延汗直系後裔察哈爾親王的王府就在這裡。毗鄰王府的是奉國寺——契丹族女強人蕭燕燕的家廟。《大清一統志》載其地:“溯其初為顓頊之舊墟。”顓頊,黃帝之孫,中國歷史上的牛人。沒想到吧,義縣竟然是顓頊的活動區域。《晉書·慕容廆載記》上說:“廆以大棘城既帝顓頊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棘城,原址在義縣縣城西北,鮮卑慕容氏的發端地在這裡。看來,義縣還真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如果能穿越的話,布爾尼一定會與這些前輩牛人們坐一起,烤著羊腿,喝著烈酒,來個把酒論英雄的。

然而,事與願違。在大清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的這一天,這裡裝不下這位察哈爾親王了。因為吳三桂反了,這個消息讓布爾尼且驚且喜,他也早想反了,而且有反的實力。據朝鮮史料記載:“蒙古王年雖幼,而魁偉出群。”就是說,在身形體貌上,布爾尼是個出類撥萃的男人,說白了,就是貌似有帝王相的男人。另一條記載是說情勢的:“蒙古奇握溫之後,兵雄馬壯,清人畏之。歲輸三百六十萬金以與之。名雖羈縻,實未臣服。近日要割大同地放牧,勢將構釁,故有揀將練兵之舉雲,蓋此形勢,早晚為清國切近之害。

林丹汗血性又敗家的孫子: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

清人畏之,這句話說出了察哈爾親王所統部族的實力,兵強馬壯,連清廷都害怕。另一句話,說出了問題的實質:實未臣服。就是說,清廷雖已恩養了林丹汗三世的後代,可這些後人卻還是不服你。另外一個原因是,他是大元正統子嗣,是林丹汗之後,在草原上有強大的號召力。後一句話是關鍵:“早晚為清國切近之害。”看看,人家朝鮮人看得多清楚,差不多是一天給一萬金的供養著,“名雖羈縻,實未臣服。”就是說,心裡是不臣服於清廷的。說起來,這個蒙古奇握溫姓,可是大有來頭。看一則史料:“元太祖諱鐵木真,姓奇握溫氏……”這是孛爾只斤氏的另一個譯法,人家是和鐵木真一個姓的,是鐵木真的後人。

反的直接原因是,其父阿布奈因“背恩失禮,八年不朝請。”結果被順治皇帝治罪,削去親王爵,“拘禁盛京。”這個布爾尼也是有脾氣的人,他說:“以非罪拘執父王,不可;罪父立子,不可。”意思是我父親沒有罪,憑什麼被拘禁?奪去父親的王爵,罪父立子,這種安排我不能接受。言辭激烈,憤懣之情溢於言表。聽這話,布爾尼也算是有肝膽之人。時逢“三藩之亂”,清國震動,“關外發丁赴戰,居民殆空。”

時機來了,在一干近臣的攛綴之下,布爾尼開始飄了。想的挺好,時機把握的也不錯,可沒想到的是,響應他的蒙古部落卻沒有幾個。更要命的是,布爾尼的對手是大清聖祖康熙爺,那可是一代雄主,愛新覺羅氏的不二帝王。結果起事後,未及二洵,既被康熙爺派出的多羅信郡王鄂札和圖海給剿滅了。未及二洵是什麼意思?就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剛點著的這把火就被人家給撲滅了。

一失著成千古恨,這話用在布爾尼身上,絕對是再正確不過了,因為後果很嚴重。這一反,不僅把自己的命給反沒了,也把這一支自成吉思汗-拖雷-忽必烈-達延汗-林丹汗以來,傳承400多年的黃金家族嗣君的命根子一刀給切掉了。可惜嗎?也許布爾尼自己不覺得,男兒血性嘛,與其苟活,不如赴死。這一反,與吳三桂南北合擊,萬一就真能把大清給推翻了呢!

後來者看過了,會有一些感慨,就不能好好活著呀?自己死可以,怎麼把一家子也搭進去了?也把林丹汗這一支血脈給弄得絕嗣了,真是可惜。錯了嗎?沒有對與錯,是歷史的進程選擇了誰的問題。成功了,布爾尼就會成為第二個達延汗,也可能是另一個鐵木真。因為自林丹汗開始,這一門的祖孫三代人,都想著要一統蒙古草原,恢復大元的江山。失敗了,則是亂臣賊子。

林丹汗血性又敗家的孫子:第三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

應該說,這一刀是布爾尼自己切下去的,因為謀略不足。天祚移位了,氣數與時運都已經遠離北元了,現在是大清國的時空,蒙古各部人心思定,該封王的封王,該給地的給地,而且封的是世襲罔替的王,給的是後世子孫吃不完的地。各部落的貝勒臺吉們,都樂呵呵的,也都認可了清廷這個新主子,幹嗎要跟著你反?顯然,布爾尼是沒參透斗轉星移的理兒,心裡只想著反了。後來的結果告訴了布爾尼答案:反,就是斷子絕孫,“削旗撤藩”。不僅自己的根斷了,連帶著,把這塊領地上的人也給坑了。

說起來,布爾尼一門祖孫三代,絕對是屬於那種位高權重,常人無可企及的存在,然而就其命運來說,也絕對是夠得上悲摧級別的了。

作者汪學松

2019年10月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