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在大人的潛意識裡,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所以小孩子做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諒,尤其是小孩子發脾氣打父母,大人也會認為孩子是無心的,他只是到了愛打人的敏感期,稍微讓一讓就沒事了,但是越來越多的媽媽,卻不願意再這樣“慣”孩子,他是第一次當孩子,我還是第一次當媽媽呢,憑什麼要讓著他?於是,就有了下面這一幕。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母子二人上演了互相傷害的戲碼,不用問,肯定是兒子先動手,看這穿著就知道,兒子是剛睡醒,身上的起床氣還沒消散呢,一般在這個節骨眼上,家人會讓著孩子,讓他發洩發洩情緒就沒事了,可是媽媽卻不,孩子拽著媽媽的頭髮哭鬧,媽媽呢,伸手也去摸兒子的頭髮,who怕who啊?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兒子還挺有勁,一看媽媽還手了,也不顧上哭了,手上加大了力氣,都累的坐在了床上,媽媽不甘示弱,捏起兒子的小板寸,撒不撒開?我也使勁了啊!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最後兒子妥協了,主動撒開了媽媽的頭髮,可是媽媽還拽著兒子的頭髮是咋回事?懂了,剛才是兒子先動手,她覺得虧了,還要再多拽一會,有這麼一個強勁的敵手,估計兒子再不敢跟媽媽動手了。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會打父母?

1、孩子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孩子在2-3歲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有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他就會大哭大鬧來發洩,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打人咬人,動不動還會放一些狠話,比如我要打死你之類的,這是孩子的一個敏感期,叫做自我意識敏感期,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引導不當,孩子的打人罵人成為習慣,將會是非常難管理的一個問題,我們在接納孩子敏感期存在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引導,不應該放任不管。

2、父母太過溺愛

孩子愛打人,愛罵人,跟父母的縱容也有關係,比如孩子摔倒了,奶奶趕緊過去抱起來,然後跺一下地面,都怪你,把我的寶寶摔到了。有時候為了讓孩子高興,還故意打別人出氣,孩子一開始很高興,時間長了就覺得不高興打人是應該的,這是發洩的正常形式,遇到不開心就喜歡動手了。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父母如何應對孩子打人的行為?對打也不失為一種好事

可能很多人覺得搞笑,小孩子才多大,媽媽就跟孩子對打,這也太不應該了吧,但其實,媽媽也沒有真的使勁,只是她反擊的行為在告訴寶寶,你打別人的時候,別人是會還手的,可能比你還要厲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所有人都會讓著你,孩子就會知道收斂,這跟孩子上了幼兒園被打是一個道理,永遠有比他強壯和霸道的孩子出現,他就變成被欺負的一個,所以不主動惹事,跟別人和平相處,才是避免傷害的一種好方法。

母子“互相傷害”火了,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

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跟孩子說“不”

當孩子打了人,一定要跟他說不,要求他跟對方道歉,這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讓孩子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是被大家所討厭的,另外還要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要什麼可以說,可以溝通,哭鬧和打人是最差勁的方式,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他以後遇到問題,就會思考怎麼解決,動手的次數也就慢慢少了。

所以這位媽媽,還是挺會教育孩子的,第一次當媽,請多多包涵,養育孩子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和孩子一起成長和進步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