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中國家庭債務曝光!近五成存量房貸屯在空置房,嚴重浪費信貸資源!這類家庭債務過高需警惕

中國家庭債務曝光!近五成存量房貸屯在空置房,嚴重浪費信貸資源!這類家庭債務過高需警惕

中國家庭債務曝光!近五成存量房貸屯在空置房,嚴重浪費信貸資源!這類家庭債務過高需警惕

我國家庭槓桿率快速增長所帶來的債務風險越來越受重視,但“狼來了”喊了這麼多年,中國家庭債務情況究竟如何?哪些人群的債務風險才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10月17日,由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佈《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專題——中國居民槓桿率和家庭消費信貸問題研究》報告。

該報告自2011年啟動,通過持續追蹤355個城市、4萬戶家庭的債務情況,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1、從整體看,中國家庭的負債情況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過去一些研究由於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的統計有低估,導致家庭實際的債務收入比公認程度低。

2、雖然目前為止中國家庭的整體槓桿率不高,但存在兩個結構性問題:

一是家庭債務增長速度較快;二是債務增量主要集中在多套房房貸。

3、家庭債務風險整體可控,但需要關注低收入和新購房家庭的債務風險。

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收入最低20%家庭的負債收入比高達1140.5%(通俗講就是負債規模超過可支配收入的10倍)。

4、中國城鎮家庭消費信貸(指除經營、投資和購房以外的消費性負債)參與率低,消費金融信貸市場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且家庭收入水平與家庭的消費信貸需求率呈現“U型”,收入最低20%組合比收入最高20%組家庭的消費信貸需求相對更旺盛。

中國家庭整體槓桿率真是“狼來了”嗎?

2018年,國內有研究團隊測算出中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比高達107.2%,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另有研究測算出,中國家庭部門的家庭債務收入比高達110.9%,已經超過美國。但真實情況可能存在誤判。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計算家庭債務收入比時,家庭負債總額通常源於金融系統的統計較為準確,但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額則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通過住戶調查數據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推算而得;二是根據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資金流量表中住戶部門的可支配總收入數據。從數據蒐集的過程來看,出於避稅、保護隱私等原因,在入戶調查中,居民會瞞報或漏報真實收入,導致住戶調查數據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實的收入水平,存在低估的可能性。相比之下,資金流量表中的可支配收入更貼近現實的經濟情況。

“根據我們的測算,2018年核算的居民可支配總收入達57.7萬億元,而統計局住戶調查的數據為39.4萬億元,兩者相差18.3萬億元。也就是說,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估了1.3萬元,說明老百姓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有錢。”甘犁稱。

因此,報告認為,從債務收入比和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兩個方面分析中國家庭的債務風險,發現我國家庭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例如,從絕對值看,我國家庭債務收入比(90.2%)低於美國、加拿大、法國和德國,也低於日本和韓國,與智利、巴西接近。然而,從增長速度看,我國的增長速度已遠高於這些國家,值得警惕。

多套房房貸佔比超過首套房房貸,近五成存量房貸在空置房裡

眾所周知,中國家庭的負債結構主要是房貸,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最新變化是,報告稱,從宏觀層面看,2013-2019年,多套房房貸貢獻了六成的住戶部門消費貸款增量,僅2017年至2018年,家庭多套房的住房貸款佔比已超過首套房的住房貸款。

甘犁表示,2013-2019年住戶部門貸款的增長來源中,家庭住房貸款增長貢獻了55.58%,其增長速度最快,年均增速達26%,不可持續。

央行最新公佈的金融數據顯示,9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是43.3萬億,同比增長15.6%,這個增速已經連續14個月回落,從增長的水平上來看,這個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4.4個百分點。從結構看,個人住房貸款餘額是29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新增3.3萬億元,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增量佔各項貸款的佔比是24.1%,這個水平與去年全年的佔比水平基本持平。這也說明在今年房地產調控日趨加強的背景下,個人住房貸款的需求依然有著較強的韌性。

那麼,在29萬億的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中,是首套房的個人房貸佔比高,還是多套房的個人房貸佔比高?答案可能令人吃驚。

報告稱,近年來,分佈在多套房的住房貸款有逐年遞增的趨勢,僅2017至2018年,家庭多套房上的住房貸款佔比從62.9%上升至65.9%,超過首套房的住房貸款。

先看一組增速過快的多套房房貸數據:

1、2013-2019年,個人房貸餘額的年均增速達26%。其中,首套房房貸增速15.8%,是住戶部門消費貸款增量的15.3%。相比之下,多套房房貸增速32%,是住戶部門消費貸款增量的60%。

2、有47.1%的存量房貸在空置房裡,造成了大量的信貸資源浪費。

上述數據也佐證了今年以來房貸產信貸政策為何會嚴控二套房房貸,但對剛需的首套房房貸政策則基本保持穩定。報告建議,鑑於我國消費信貸主要集中在住房貸款領域,應該合理控制近年房貸快速增長的趨勢,以控制中國整體居民信貸總量。房貸市場的進一步擴展,尤其是多套房的激增,不僅會增大居民信貸總量和加劇結構性失衡風險,也會進一步抑制消費,因此有必要適當控制規模。

低收入負債家庭債務收入比過高,值得警惕

儘管我國家庭整體的槓桿率不高,但按家庭收入水平劃分,會發現我國家庭槓桿率的結構性分化較大。

報告的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地區的負債家庭中,收入最低20%的家庭負債收入比高達1140.5%(其中,正規負債收入比291%、民間負債收入比849.6%),收入最低20%-40%負債家庭的負債收入比也高達279%。

同時,城鎮新購房家庭的民間債務風險值得警惕。報告顯示,在城鎮新購房家庭中,低收入組的債務收入比1026%,其中,民間負債收入比達472%。

甘犁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低收入負債家庭的債務收入比過高,尤其是通過民間借貸渠道的債務收入比較高,這部分群體主要是因為買房而負債。民間借貸通常因為信息不對稱風控較差,借貸期限一般只有兩年左右,因此這部分群體的債務風險值得高度關注。不過,另一方面看,儘管低收入群體的債務收入比較高,但由於其借貸購買的房子的資產價值也較高,所以資產負債比相對可控。

在談及應如何防範低收入群體的債務風險時,甘犁認為,從美國次貸危機後的經驗看,美國金融機構在發放個人房貸時,對個人資產收入的核查更加嚴格,如對個人賬戶流水的查看會拉長期限等。居住是每個人的權利,但購房還是要設定一定的門檻,對低收入階層來說,沒必要急著買房子,政府要加強針對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體系的完善。

家庭收入水平與消費信貸需求呈現“U型”

在嚴控個人住房貸款增速的同時,我國個人消費信貸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報告顯示,中國的信貸參與率(指有負債的家庭佔比)有28.7%,相比美國依舊不高,且資產負債率處在較低水平,說明中國金融信貸市場依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消費信貸領域。當前家庭消費的參與率僅有13.7%,不足美國消費信貸參與率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家庭消費信貸需求旺盛。有意思的是,報告顯示,家庭收入水平與家庭的消費信貸需求率呈現“U型”,收入最低20%組和收入最高20%組家庭的消費信貸需求相對更旺盛。

報告建議,在深入瞭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促進消費信貸適度發展,重點支持場景類、小額類的普惠型消費信貸健康發展,發揮消費信貸對良性支持作用。基於部分消費信貸流向房市、股市以及進行不當投資的現象,讓消費信貸用於真實消費並支持消費升級,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發揮其逆週期作用,應該是消費信貸政策下一步調整的主要方向。

中国家庭债务曝光!近五成存量房贷屯在空置房,严重浪费信贷资源!这类家庭债务过高需警惕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