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保研经验:我不想研究生三年要硬着头皮研究自己不喜欢的方向

个人定位做不好,后果多严重?——研究生三年都要硬着头皮研究自己不喜欢的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志于保研的同学们,个人定位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不仅是整个准备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保研之路是否顺利。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如何进行个人定位。

保研经验:我不想研究生三年要硬着头皮研究自己不喜欢的方向

认清自我

重中之重——绩点排名

保研的头炮从夏令营开始打响,那什么能够保证能够顺利获得进入夏令营的资格呢?当然是绩点排名了!绩点排名很大程度上直接能够决定你能不能进,几乎是你最有利的一块敲门砖。而很多夏令营的通知中也明确了对申请人的排名要求,绝大多数都是前10%——20%,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排名来评估自己是否有资格入营。如果自己的绩点排名在前三或者前二,那么就可以好好准备冲击名校。

本科院校

今年保研的同学中,有很多是来自双非甚至是四非院校的,普遍反映保研之路十分困难,因为学校的档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

从学校档次来说,总体分为顶尖985/中游985/末流985、顶尖211/普通211/末流211/双非/四非等几类,顶尖院校大家都想去,但顶尖院校的门槛不一定就跨得进去——对对生源的本科院校有一定要求,想实现从普通学校到顶尖名校的跨越,难度是非常大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本科院校以及自身实力去选择学校。

竞赛/科研/论文

竞赛、科研经历和论文在保研中是很重要的加分项,是老师对学生的学术潜力考察的一个方向,越好的学校,对科研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所以要结合自身实际来看,自己的科研是跟着专业大佬混的,还是自己独当一面(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大创主持人、项目负责人等),论文是发的水刊还是核心。这些都能够看出你的科研能力。如果自己的科研能力不是很强的话,建议还是不要去顶尖名校受苦,因为研究生主要还是做研究的。定位不准,即使有幸进了,将来也会走得很艰难,甚至会后悔保研。

英语成绩

好的学校对英语成绩的要求是很高的(如上海地区、北京地区对英语要求很高)。但也会因专业而异。经管类普遍要求较高,理工科相对低一些。大多数学校都会要求英语过四六级。如果自己目前的英语成绩没有达到目标院校的标准,就要抓紧时间努力了,也可以通过考雅思托福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优势、劣势

优势:

找出自己的优势对于个人定位十分重要,可能是本科出身好,也可能是科研成绩优秀、或者专业排名靠前、又或者是英语水平优秀等,你的优势会成为你的个人简历中的亮点,在保研中能助你一臂之力。

记住,最好的简历不是样样出色,而是优势显著。

劣势:

优势和缺陷都是相对的,在个人简历中,尽量少的暴露自己的劣势,但对于一些成绩,最好直接把分数亮出来,这个不需要遮遮掩掩。遮遮掩掩反而会造成老师对你的印象不好。

明确了自己的劣势之后,尽可能的抓紧时间,能弥补的就弥补。不能弥补的就尽量避免。

机会:

保研不仅拼实力,也是拼机遇和运气,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的。在保研中,我们需要选择保底院校(1-2所)、稳妥院校(3-4所)以及冲刺院校(2-3所),根据什么来选择呢?那就是你的个人定位。

了解“敌人”

在保研中,每个专业的推免人数是有限的(学硕名额较少,专硕名额一般会比多一些)。你需要打败众多竞争者,才能拿到院校offer,所以,在保研这场战争中,你出了要了解自己之外,也要摸清敌人。在保研中尤其要留意同班同学的申请情况,“避免内耗”是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同时有很多本专业的同学和你申请了同一所院校,势必会加剧内部竞争,对你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保研申请中,不建议扎堆报。专业内的保研同学要形成信息公开的协作关系,互通有无,把他们变成战友才是有利的。因为你要面对的是全国各大高校的顶尖学子的竞争。

最后,祝大家有志于保研的,可以早点明晰自己的方向,充分做好个人定位,朝着目标院校不断努力,最终夺取心仪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