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他是中國在黑社會混的最牛逼的共產黨員,

年僅13歲,他就單槍匹馬,

闖入青幫大佬府中“搶劫”,

20歲時就在蘇聯集結華工暴動,

連蘇聯人都稱他是“不要命的華人”

24歲時,他開始叱吒上海灘,

一度成為上海灘最大的勢力,

他的名字讓不少黑社會大佬

都聞風喪膽,驚悚萬分。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杜月笙稱他是“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是“後生可畏”,

就連反動派頭子蔣介石,

對他也是又愛又恨。

有人說,91年前,如果他不死,

中國革命的進程至少提前20年!

他就是中共上海工會主席,

曾三次發起上海工人起義,

領兵大敗直係軍閥孫傳芳,

在青幫中比杜月笙輩分還要高的

中共最年輕的領導人—汪壽華。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提起汪壽華,

或許很多人都未曾耳聞,

但提起1927年蔣介石發動的,

4.12反革命政變,

想必國人都再熟悉不過。

在這場政變風起雲湧將要爆發之時,

蔣介石下令第一個要除掉的,

就是汪壽華,

還稱“汪壽華不除,必有大患!”

既然談到汪壽華的傳奇經歷,

就不得不從他的幼時說起。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汪壽華的童年是浙江諸暨的農村度過,

那時的他,雖家境貧寒,

卻生得十分精壯。

再加上膽識過人,

在村裡的同齡人裡,

沒一個不怕他的。

即便有人年齡大他許多,

汪壽華也並不放在眼裡。

而也正是這樣一位“孩子王”

卻生性喜好行俠仗義

將梁山好漢當成自己的偶像:

每次收了村裡富家子弟的“保護費”,

小小年紀的汪壽華都會賙濟窮人,

從來不私留一分一毫。

13歲那年,汪壽華孤身一人來到上海,

但是身上盤纏不夠,

思來想去,只能憑藉自己的“特長”。

於是,他潛入當時軍閥駐紮在碼頭的軍營,

趁著夜間守衛換崗的時候,

一拳頭把落單的守兵打暈,

順手便奪了衛兵的配槍。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次日,小小年紀的汪壽華就藏好“繳來”的槍,

沿街詢問來往路人:

“你們這裡誰最無惡不作,還最有錢?”

沿街路人皆惶恐不已,

忙推說不知。

而恰好有一個報童經過,

聽見汪壽華的話後,

便笑著對他說:

“上海誰人不知大流氓杜月笙,他最有錢!”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等他攔下報童細細打聽一番後,

汪壽華才知道,原來這杜月笙,

是青幫龍頭黃金榮的得意門生,

乾的也是勾結軍閥、販賣鴉片的行當。

於是經過一路打聽,

汪壽華孤身來到杜月笙公館前,

張嘴就是破口大罵:

“杜老賊出來見我!”

而此時的杜月笙,

正在家中會客,

聽到門外有小孩罵自己的聲音,

倒也好奇,就揹著手走出公館來。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見是一個十幾歲的娃娃,

杜月笙既疑惑也好笑,便問:

“小兄弟,你找我杜某何事?”

汪壽華二話不說,

立刻掏出藏在褲腰裡的手槍,

指著杜月笙道:

“不想死的話,給我拿錢來!”

杜月笙什麼場面沒見過,

卻還是被嚇了一跳,

而與其說是被槍嚇到,

不如說是被這娃娃的魄力嚇到了。

於是,當衛士紛紛舉槍瞄準汪壽華時,

杜月笙只是擺擺手,

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給這位小兄弟取錢去!”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從此以後,

孤身勇闖上海灘杜公館的汪壽華,

就這樣在這片地界張揚了名氣。

而杜月笙之所以能被他所“勒索”,

多半也是因為他認為這少年“前途無量”。

此次“勒索”之後,汪壽華並不收手,

又幾次三番來杜公館“勒索”,

杜月笙卻一如既往有十足的耐性,

也並不因此而惱怒。

更有一次,汪壽華公然寫信給杜月笙:

“我明天下午三點去杜公館取錢,

你把錢放到你們府後門那邊的舊水缸裡,

看我能不能取得到!”

杜月笙看了信不僅不生氣,

反而也覺得有趣,

儘管身旁的保鏢們都憤怒不已,

還提議要不要做掉他,

可杜月笙擺擺手,

一張久經世事的臉上竟浮現著玩味的笑容:

“這小擰倒是塊好料,

放帶錢到那水缸裡,

派兄弟過去監視好,

我倒要看看他怎麼來取。”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第二天下午,天氣十分炎熱,

藏在各個角落裡的流氓都汗流不止,

眼見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

卻還是沒見到汪壽華來取錢。

杜月笙深覺事有蹊蹺,

便命人打開水缸查看。

誰知,

錢竟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翼而飛了!

自此之後,

杜月笙更加看重汪壽華: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窮小子,

確是有一身的本事。

他多次派人邀請他來府上做客,

想收他做門徒,

卻都被汪壽華一口回絕。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年少輕狂的他,

在上海灘摸爬滾打幾年後,

一時名聲鵲起,

杜月笙還給汪壽華起了個“諢名”,

稱他是“拼命三郎”,

黃金榮聽說這少年的軼事後,

也同樣讚揚說“後生可畏”。

由於汪壽華出身貧苦人家,

儘管混跡的有模有樣,

卻還是時刻不忘同情勞苦大眾。

他經常會幫助工人維權,

資本家們都恨他恨得咬牙切齒。

有次,汪壽華在黃金榮的地盤鬧事,

黃金榮知道後,非但不惱怒,

甚至還邀請他來府中“做客”。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當黃金榮派人找到汪壽華時,

汪壽華也是正眼都不搭一下,

當侍從撂下黃金榮交代的一句話:

“有膽的來黃公館闖闖”時,

汪壽華更是火冒三丈,

“有什麼不敢!給老子帶路!”

來到黃公館後,

面對上海灘第一青幫大佬黃金榮,

汪壽華卻是一點不害怕。

他昂著頭睥睨對方,

一屁股股坐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腿,

拿起桌上的水果就吃。

突然,門外衝進來五六個流氓,

紛紛拿槍指著汪壽華。

而他先是一愣,

卻也不起身,

平靜冷笑著望向黃金榮,

眼神像蠍子一樣犀利,

不卑不亢:

“老子身上有炸彈,

你夥計不利索,

沒搜出來,

想死老子陪你。”

說著,汪壽華解開上衣,

果然在身上纏了一圈炸彈,

原來他肯無所畏懼的赴約,

就是因為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打算。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黃金榮本沒想殺他,

只是想試試他的膽量,

而這一試,

他便更能確定這汪壽華,

果真是塊“好料兒”。

於是,黃金榮便打發手下拿出五根金條來,

一根根碼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語氣裡甚至有些諂媚:

“青幫向來不收慫貨,

不過我看你小擰有種,

想收你入門,

以後跟我混跡,

也比你現在沒頭蒼蠅瞎撞好。”

汪壽華瞥了黃金榮一眼,

又看了看桌上的金條,

倒是爽利一笑獅子大開口。

“五根不夠,

我碼頭上的貧苦兄弟那麼多,

拿二十根來!”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黃金榮身後的侍從即刻就怒了,

拔出槍來指著他的腦袋破口大罵。

這青幫可是很多人想進都進不來的,

更何況還是龍頭黃金榮,

親自送金條邀請呢!

可黃金榮卻只是無奈地搖頭笑笑:

“值得,值得,再去取點來!”

一番交談後,

汪壽華得知,入幫之後,

他應拜黃金榮為“老頭子”,

屬“悟”字輩。

按“大通悟學”輩分算,

就要喊同屬“悟”字輩的杜月笙一聲師兄,

汪壽華瞬間就不樂意了:

“不行,我得比他高才行!”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在許多民間幫派,

特別是像青幫這種大幫中,

輩分是有嚴格規定的,

絕不能擅自僭越。

而就連此時座上的黃金榮,

也僅僅只比杜月笙高一輩,

聽到汪壽華的要求後,

黃金榮也先是一愣,

旋即陷入沉思。

面對這個敢殺敢闖的愣頭小子,

輩分沿用至今,

也只是個虛號而已,

何苦因此喪了人才。

他便拍手大笑說:

“好,那我另找個大字輩的師叔,

你拜了當“老頭子”,

以後還是跟我就行,

這樣你就也是通字輩了。”

正因如此,

汪壽華就正式加入了青幫,

還一躍而上,

成了杜月笙的“師叔”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然而,汪壽華的傳奇人生,

自1920年,才真正開始。

十九歲的汪壽華,

在這時開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

思想激進的他,

毫不猶豫就參加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

並決定與劉少奇等人一路前往蘇聯旅歷。

而到了蘇聯之後,

汪壽華依舊不改正直性情,

在蘇聯還經常參與領導當地華工暴動。

1924年,他當選為海參崴職工蘇維埃委員,

在當地舉辦五一俱樂部,

供華工休息娛樂,

參加俱樂部的華工多達5萬人之眾。

也正是在蘇聯期間得此機緣,

汪壽華加入了共產黨。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1925年,

汪壽華學得一身領導經驗返回上海,

正好遇到五卅暴動。

由於他在蘇聯期間頗有工人運動的歷練,

再加上在上海灘的重要地位,

組織便決定任命汪壽華,

擔任上海總工會宣傳科主任,

並協助李立三、劉少奇等領導工人運動。

早有名氣的這位錚錚少年,

雖離開上海灘五年之久,

卻由於一身俠肝義膽,

又是青幫通字輩成員,

在上海灘依舊有著深厚的人脈。

於是,

他很快就和上海各處工人打成一片,

活動在各個工廠和港口中,

多次組織領導上海工人大規模罷工。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有次,港口工人舉行罷工暴動,

軍閥和流氓糾結起來鎮壓,

連張嘯林都親自到場。

世人皆知,

黃金榮貪財,

張嘯林善打,

杜月笙會做人。

張嘯林到港口之後,

二話不說,把煙一掐,

就吩咐手下人開打。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而此時汪壽華正在工會里,

一聽張嘯林帶人公然來打,

火冒三丈,掏了配槍,

帶了一眾人就趕往港口。

等到了港口,

汪壽華一下車就連開數槍,

張嘯林見汪壽華來了,

便連忙吩咐手下停手。

一番寒暄之後,

汪壽華沒好氣地對張嘯林說:

“你什麼意思?”

張嘯林瞥了他一眼,回道:

“上面給的命令,鎮壓刁民。”

“你不就是個刁民嗎?”

汪壽華抬起槍就抵住張嘯林的頭,

張嘯林身後的流氓們都蠢蠢欲動。

“給個面子,

別互相撕破了臉,

子彈可不長眼。”

汪壽華抬手溫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卻也面無表情拉開了手槍的保險。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張嘯林瞬間變了臉色,

他看了看汪壽華帶來的隊伍,

個個都是配槍來的,

而他所帶的一群弟兄,

個個手裡拿著木棍榔頭,

真要是拼起來,

恐怕吃不了兜著走。

於是他只能咬牙切齒地作揖點頭:

“行,這回我甘拜下風,算你狠”,

即率領一眾手下離開了。

汪壽華自此被工人奉作救命的保護神,

然而也就是自這次事件開始,

一直被視為不可多得人才的汪壽華,

開始與青幫產生了芥蒂。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在他的有力的領導之下,

上海工人隊伍越發強大起來:

在短短一年間,

全上海市工會組織迅速發展,

到1926年3月底,

加入上海總工會的工會就達到五百多個,

會員更是達到了82萬人。

為了加強工人武裝,保障工人運動,

汪壽華還組織建立了工人糾察隊,

並整編為14個大隊,共2700人,

擁有機槍20多挺,步槍4000多支。

一時間,汪壽華的工人糾察隊,

迅速成長為上海一支最為巨大的勢力,

工人運動得到飛快發展,

革命勢力也大大增強。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1926年5月,

考慮到汪壽華在工人運動中的傑出貢獻,

黨中央任命他為上海總工會委員長。

此後的半年間裡,

他還和周恩來等一起,

領導了上海工人兩次武裝起義。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

汪壽華和青幫的關係急劇惡化,

杜月笙和黃金榮等黑幫頭領,

開始對汪壽華從欣賞和看重,

轉變為恐懼和痛恨。

由於汪壽華的工人隊伍不斷擴大,

青幫在上海的勢力開始受到嚴重威脅,

勢力範圍內許多資產家也都損失巨大。

原本一手扶植起來的“好苗子”,

卻出乎意料加入了對頭共產黨,

不僅替勞工辦事,

還得罪遍了軍閥和資本家,

這是黃金榮怎麼也不想看到的場面。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1927年3月21日,

北伐軍先頭部隊到達龍華,

徐家彙已能聽到炮聲。

組織便決定響應北伐部隊,

展開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

正午12時,隨著汪壽華一聲令下,

全市工人集體罷工,人數達80萬人。

此後,汪壽華立即領導工人轉入武裝起義。

上海各區工人糾察隊,

同時向敵人發動突然襲擊。

而此時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

也早已聽聞汪壽華的大名,

深知他手中的工人武裝,

是上海重要的武裝力量。

於是,在整個起義期間,

北伐軍先頭部隊白崇禧部,

收到蔣介石命令不予以增援,

妄圖通過軍閥來消耗工人武裝力量。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而汪壽華也就只能孤軍奮戰,

全身投入指揮戰鬥,

經過兩天一夜的血戰,

終於消滅軍閥孫傳芳勢力,

佔領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地區。

此後,白崇禧才率領著北伐軍,

進入上海,搶奪勝利果實。

3月26日,蔣介石到達上海,

並點名面見汪壽華。

汪壽華應邀見到蔣介石後,

依舊用他一貫的“硬派”風格,

對於蔣介石提出的接管上海治權問題,

他嚴詞拒絕,

要求保留工人武裝,

全程都不把這位“司令”放在眼裡。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而蔣介石也因此對這位共產黨員更加看重,

汪壽華走後,蔣介石還搖頭感嘆:

“這種人才,不為我所用,真太可惜。”

此時,北伐已經獲得初步勝利,

蔣介石清共的陰謀也在緊鑼密鼓地謀劃中。

正是因為汪壽華的勢力太大,

蔣介石和杜月笙開始勾結,

準備實施誘殺汪壽華的計劃。

4月9日,汪壽華正在工會協調工人糾紛,

突然收到杜月笙遣人送來的拜帖,

邀請汪壽華於11日晚赴宴“敘舊”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儘管汪壽華加入共產黨後,

一直忙於上海工人運動,

但為了方便活動,

他依舊和青幫保持密切聯絡,

而本身就是青幫成員的他,

比杜月笙還要大一輩,

收到杜月笙的邀約,

也並不覺得突兀。

然而在當時緊張的形式之下,

這封邀約還是顯得十分詭異,

對此,黨組織特召開會議討論。

有人主張不去,稱:

“杜月笙反覆無常,此去凶多吉少。”

也有人認為可以去,稱:

“去了可以摸清敵人的底細。”

還有人提出代他去見杜月笙,

而汪壽華自然不會同意,並表示:

“我過去常和青洪幫流氓打交道,

這次不去反叫人恥笑,

況且杜月笙也不敢把我怎麼樣。”

但為了安全起見,

黨組織還是決定派李泊之陪同前往。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11日晚,

往常喧鬧非常的上海灘卻異常平靜,

蕭索陰冷的怕人。

汪壽華乘車前往杜公館赴宴,

馬上就要到華格臬路時,

汪壽華讓司機停車,

並對李泊之說:

“我同杜月笙相識多年,交往頗深,

想必他也不敢對我怎麼樣,

你就不要同我一起進去了,

可如過兩小時我還不出來,

即是有意外,你立刻通知黨組織。”

言罷,汪壽華拉緊風衣,

扣上帽子,毅然走下車去,

迅速消失在陰沉夜色裡。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在幾名混混的引領下,

汪壽華來到這座無比“熟悉”的杜公館,

等進到客堂之後,

只見杜月笙著一襲長衫,

正端坐在太師椅上,

見汪壽華到了,

也不起身,更不說話。

“讓我來‘敘舊’,

你就這樣敬你師叔?”

汪壽華板著臉質問,

抬手把帽子掛在牆上,

如同回到家一樣坐到沙發上。

“共產黨成不了氣候,

我們自己人,我想你要清楚,

現在北伐軍進城了,

蔣介石下令清共,

從明天開始。”

杜月笙抬起頭來,

拿起桌上的茶盞狠狠倒掉殘渣,

表情陰冷地說。

“上海是我的隊伍奪回來的,

老蔣竟敢過河拆橋!”

汪壽華見此異動,

眉頭一皺站起身來,

“改日再敘,我先回去準備!”

說著,汪壽華打算奪門而出,

可保鏢自然將他攔了下來。

“共產黨要改名啦!

以後一律叫‘匪’!”

杜月笙突然提高了嗓門,

聲線好似戲子般哀怨高亢。

他整了整身上的長衫,站起身來。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你13歲來到上海,

和我算是老朋友了,

我實在不忍殺你。”

說著,杜月笙起身倒了一杯茶,

抬起右手端向汪壽華。

“不如你遣散了你那支糾察隊,

棄暗投明吧。”

汪壽華目不斜視地看著他,

哈哈大笑道,

“怎麼,你還想殺我?”

“識時務者為俊傑啊。”

汪壽華盯著杜月笙伸手接過茶來。

此時,他也已經發現簾子後面有異動,

杜月笙長衫下的左手正蓄勢待發,

準備下令一舉拿下。

汪壽華豁然一笑,

似乎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你我多年的交情,

我汪壽華是什麼人,

你自然是知道的,

怕死,我就活不到現在了。”

說著,他用蓋子撣了撣茶葉,

笑容和語氣愈加深沉有力。

“可是工人隊伍是消滅不了的,

老蔣和你都太天真了,

我死了沒什麼,

可憐的是你,

夜長夢多,

我遲早會拉你一起墊背。”

說完,汪壽華端起茶來一飲而盡。

然而也就在這一剎那,

杜月笙手下的“四大金剛”,

芮慶榮、高鑫寶、馬祥生和葉焯山,

從簾子後面即刻衝出來,

拎著棍子幾下就將汪壽華打昏。

杜月笙揹著手,

五味陳雜地看著這位紛紛擾擾羈絆十三年,

自己也曾無比看重的青年才俊,

心中百感交集:

他就這樣悶聲倒在地上,

再也爬不起來了。

杜月笙極力掩飾著手的顫抖,

他重斟了一碗茶,

恭敬倒在汪壽華身前,

喃喃自語著一句話:

“這一杯,敬英雄”。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按照杜月笙的意思,

為了防止“弄髒”杜公館,

四人將汪壽華裝入麻袋中,

即刻運到楓林橋,

就地活埋了。

這時,汪壽華還不滿26歲。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次日,蔣介石得知汪壽華已經被“做掉”,

便公然背叛革命,

發動了震驚中外的4.12政變,

而群龍無首的工會糾察隊,

陷入混亂之中,

被蔣介石反動勢力剿滅一空。

幾天後,中共中央得到汪壽華犧牲的消息,

連連發出震驚社會的公告:

“為汪壽華同志報仇,嚴緝兇手!”

周恩來得知汪壽華遇害的消息後,

更是悲痛不已:

“沒有他,就沒有上海工人武裝啊!”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上海解放前夕,

杜月笙自知欠下中共血債,

便倉皇逃往香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此時芮慶榮、高鑫寶已相繼離世,

黨中央立即發佈通緝令,

通緝當年負責活埋汪壽華的,

大流氓馬祥生和葉焯山。

兩人最終在楓林橋被執行槍決,

時隔22年,終於血債血償。

而早已逃往香港的杜月笙,

在得到消息之後,一病不起,

1951年,在香港病逝。

杜月笙稱他拼命三郎, 黃金榮說他後生可畏,蔣介石對他又愛又恨

建國以後,

周恩來曾對汪壽華的遺孀說:

“我們不會忘記革命先烈,

因為他們是為革命開路的人。”

如今,91年過去了,

當年血染山河的革命早已勝利,

而這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共產黨先烈,

汪壽華的傳奇故事,

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和汪壽華一樣,

在幾十年前,

為了家國甘灑熱血寫春秋的仁人志士,

還有很多、很多。

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

更應該在和平年代的今天,

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平靜同時,

不忘緬懷先烈。

不要忘記每一個,

為人民奉獻生命的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