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之設立緣由

明代海防遺存大城所城

在廣東省饒平縣所城鎮有一座海防古城,名叫大城所城,全稱“大城守禦千戶所”。它是明初朝廷在全國設立的65個守禦千戶所之一,是由閩入粵的首座海防城堡,也是目前全國有跡可尋的46座明代沿海所城遺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座城堡。走進這座飽經蒼桑依舊巍然聳立的古城,可以傾聽到先輩們抵禦倭寇的英勇故事,見證所城軍民不畏強暴、抗擊外侮、前仆後繼、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感受到海防重鎮特有的風情習俗,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覺與自信。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廣東通志

明清海防工程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統一與安全,展現中華民族傳統軍事文化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軍事科學價值。然而,尚存的明代海防所城史料甚少,檔案散佚,記憶闕失,文獻中常有錯亂之處,給後人研究海防所城歷史帶來了難以逾越的障礙。當代學者對衛所制度的研究文章中,對大城所深入研究的甚少。近期筆者對大城所進行了田野調查,並吸收學界的一些研究成果,力圖對其歷史作進一步的梳理和研究。因資料不足和學力所限,錯漏在所難免,懇請方家斧正。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饒平縣誌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饒平縣誌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饒平縣誌

一、大城所的設立

(一)設立大城所的緣由

1.明初潮州的防衛佈置偏重於海防

衛所制度是明代在全國推行的軍事體制,是在總結以前歷朝兵制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軍事制度。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謀臣劉伯溫的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各地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之地。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饒平縣誌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饒平縣誌

明代的潮州,在蒞任的官師們眼中,是一個“難治之區”,充斥著海盜和山賊的禍亂。明代前期潮州的海防建設和明代中期眾多新縣的置立,都與這山海之間的動亂很有關係。文天祥的《知潮州寺丞東巖先生洪公行狀》中曰:“潮與漳汀接壤,鹽寇畲民,群聚剽劫,累政以州兵單弱,山徑多蹊,不能討。”早於宋淳佑三年(1243)潮州知州鄭良臣主持創建黃岡城寨。工未就,繼任知州李遇續建,“增益軍房,城砌以石”。至宋淳佑五年(1245)建成,就有“黃岡寨”的設置。本來,閩粵贛三省邊區動亂,衝擊潮州北境,饒源、湖寮等處居民被害,知州奏請朝廷在該處建塞屯兵防衛。結果,卻按朝廷的旨意,審時度勢,把塞子建於黃岡河出海口緊靠驛道之地。這個寨子有100個兵員的名額,新招50名,其餘50名派鮀浦水軍寨輪流駐紮。那時候,鹽業生產對地方經濟和稅收影響力很大。“水軍塞”外移鮀浦場及“黃岡寨”的設置,用意恐怕也在鹽場的防衛。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東里志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東里志

明王朝建立之初,顯然注意到對邊緣地域控制的重要性。洪武年間,為了抵禦倭寇,防範海盜,安定海疆,朝廷在東南沿海的萬里海疆修築了60多座衛所城堡。在傳檄平定廣東之後,馬上廣置衛所,駐兵防守。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命吳傑等往廣東訓練沿海衛所官軍,以備倭寇。廣東都指揮使(正二品)花茂向朝廷上言:“廣東南邊大海,奸宄出沒。東莞、筍岡諸縣逋逃蜒戶,附居海島。遇官軍則詭稱捕魚,遇番賊則同為寇盜。飄忽不常,難於訊詰。不若籍以為兵,庶便約束。”建議朝廷將飄泊江河海口的疍民,招撫為鎮守沿海的兵勇,消弭亂源。之後,又請設廣東沿海24衛所。在潮州地區,就有了潮州衛和海門蓬州、大城、靖海、程鄉等千戶所的建置。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東里志

明初潮州的防衛佈置,偏重於海防。洪武年間,除潮州衛設在府城 (洪武二年指揮俞良輔改為衛,設左、右、中、前、後5個千戶所,旗軍一千四百一十七名,屯丁四百一十二名)外,海門(洪武二十四年指揮楊聚奏置於潮陽縣內,二十七年移於海門)、蓬州(洪武二年都指揮花茂奏置,原在蓬州都夏嶺村,二十七年移於鮀江都西埕內地。旗軍一千一百七十一名,屯丁三百二十三名)、大城(後述)、靖海(洪武二十七年建於縣東六十里,旗軍一百六十三名,屯丁五百零九名)4個千戶所設置在沿海,腹地只有程鄉千戶所 (嘉靖十九年僉事雍瀾檄本所官重建,旗軍一百六十名,屯丁一百六十名)。在內地設置的巡檢司,有三河、吉安、北寨和湖口4處,而沿海則有楓洋(舊在歸仁都楓洋村,洪武四年遷南柱都圍頭村)、闢望(在下外莆都,洪武二年建)、門闢(在潮陽門闢村,洪武二年建)、招寧(在潮陽招寧村,洪武二十八年建)鮀浦(在溪東村,洪武三年建)、黃岡(在黃岡村,洪武三年建)、神泉(舊在惠來都北山村,洪武二十七年改建於酉頭都神泉村)等7個巡檢司。其中黃岡和鮀浦兩司,就建在南宋黃岡寨和水軍寨的舊地。

可見,大城所是明初朝廷基於東南沿海倭寇屢犯邊境,內地海盜、山賊恣意作孽的社會狀況下,由朝廷在閩粵邊境海疆設立的一座具有代表性的軍事城堡,也是明朝廷在潮州衛沿海設立的4個千戶所之一。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東里志

2.大城所選址於東里半島,與其軍事戰略地位相關

從地理位置上看,海門、蓬州、靖海3個千戶所集中在韓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而閩粵水陸交界地帶,在福建一側有玄鍾千戶所(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創設),廣東一側僅有洪武三年設立的黃岡巡檢司,為軍事力量薄弱的地區,成為倭寇、海盜的登陸點與理想巢穴。東里半島,北與福建省僅一線之隔,南端的柘林寨與南澳島隔海相望,相距14.8千米。南澳島外面就是外洋。在以帆船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柘林與南澳之間的水道是江浙閩臺船隻南下廣東的必經之路。正如嘉靖《廣東通志初稿》所言:“柘林乃南澳海道門戶,番舶自福(建)趨廣(東)皆由此入澳。”洪武二十年(1387)遷南澳民入內地,南澳棄守。柘林成為由閩入粵的海上第一門戶,倭寇在柘林一帶活動猖獗。“柘林澳,內漳潮海寇,外暹羅諸番、倭常泊舟於澳,為內地方患。”“柘林據三路之上游,番舶自福(建)趨廣(東),悉由此入。”“無柘林,是無水寨;無水寨,是無惠(州)、潮(州)也!”“柘林波連南澳,跨閩粵之交,海寇桓窺伺於此,往來突犯。蓋他寨或山、或礁、或港,皆有險可恃,柘林寨南面平洋,海寇揚帆直指,瞬息可至,且四面孤懸,無附近衛所可以緩急應援....故柘林之備最為切。”“必以慎固柘林為要,而附近城所卒互為聲援,斯為勝算焉。”可見,東里半島是兵家必爭之地。為了有效地控制柘林灣和大埕灣,因此就有了大城千戶所的建置。“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水寨兼哨柘林。”“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大城守禦千戶所。蓋自元伐日本無功,南人留於其地者,以數萬計。自是習熟海道,尋寇海濱。自澄萊至廣惠千餘里,鹹被其害。至是命安陸侯吳傑督率武職於沿海以總備,仍置寨建所,於是有東隴之水寨,柘林之東路。而大城所也因以建置焉。”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大城所選址

百年滄桑,史海鉤沉——大城所的設立(一)

大城所選址

3. 大城所選址於東里半島之腹地是為了控制地方社會勢力

大城所位於宣化都(饒平置縣之前屬海陽縣,明成化十三年饒平置縣後屬饒平縣轄區)東部的東里半島中北部,該半島有30多個自然村,大城所位於諸村的中心地帶。東門可通往大埕諸村落及福建玄鍾千戶所;出西門有陸路經橫山可達黃岡城,約15千米;出南門有陸路經風吹嶺可達海口柘林寨。柘林有渡船至南澳島,約15千米;出北門有古山道登琉璃嶺入福建詔安縣城,全程約15千米大城千戶所的設立名為“備倭”,但為何不建於海口柘林,而選址於東里半島之腹地呢?或許因為與其東面毗鄰的大埕鄉在大城所設立前三年發生土豪擁立“元太子”,建都謀反的事件有關。“洪武二十四年(1391),靖難師起,東里土豪,互相屠戮。有偽稱元太子者至大埕,土豪陳君濟、傅說擁立於寨上,號召諸鄉鄰,從者數百人。即建都於大埕。以陳君濟為左丞相,傅說為右丞相,立四門更樓,東里囂然。民人周梅岡潛告於府,捕之。濟、說就誅,餘黨責戍,偽天子解京。今大埕有東門、南門更樓,及太子庫雲。”可見,大城千戶所選址於此,不僅為了“備倭”,也是為了控制地方社會勢力。總之,明初實施的海防政策,主要目的是為了御倭和控制地方社會勢力,鞏固新政權。(未完待續)

本文轉自東華大學出版、張楚南編著的《大城所城》

資料/廣東通志、潮州府志、饒平縣誌、東里志等

圖/廣東通志、饒平縣誌、東里志翻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