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柱門、石五供、金剛牆、啞巴院一次讓你對古代陵寢瞭解個透


陵墓牌坊,也稱正墓道坊或墓坊,是牌坊建築系列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研究陵墓主人的社會地位、古代墓葬等級制度,以及地方葬俗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它的設置蘊含著諸多文化內涵。

中國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條大道--神道。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

中國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條大道--神道。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


陵墓

陵墓

二柱門: 清代陵制,位於陵寢門以北不遠的正中神道上。有兩根四稜柱形的石柱和一個夾樓構成。石柱頂部是望天吼。此建築雖名為門,實際上棺槨不從此處過,謁陵者也不從此通行,是純禮制性的建築,沒有實用價值。道光帝慕陵開始不設置。

石五供: 石五供始見於明代永樂帝長陵,後為定製,從佛教中借用的供養祭器。五供排列:瓶、燭、鑪、燭、瓶(鼎豆壺)

啞巴院在正史中叫做月牙城,看起來沒什麼奇特之處,實際上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所在。因為院中的琉璃影壁正好遮擋著地宮的入口,院內的神道下面就是進入地宮的斜坡墓道,昔日帝后的棺槨就是從這裡送進地宮的。

稱“平水牆”,是一種加固性質的牆。古建築對凡是看不見的加固牆都稱為金剛牆。梢孔(即邊孔)內側以內的金剛牆一般做成分水尖形,故稱為“分水金剛牆”,梢孔外側的叫“兩邊金剛牆”。金剛牆是由金剛土構成。所謂金剛土並非是一種自然本身就存在的物質,而是人為的混合土。即在黃土高原特有的黃土中加入糯米汁以及其他幾種花汁,這種土的特點就是堅硬無比,刀槍不進,是而名為金剛土。這種土常常被用於修築堅硬的城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