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當下這個時間結點,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事實:世界經濟秩序又要大變天了!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1:世界經濟的拐點來臨

原本世界經濟一直靠兩條腿走路:一個是“自由市場經濟”,一個是“計劃經濟”,世界經濟靠這兩條腿走路。近年來,世界經濟開始被“自由市場經濟”主導,這就好比由兩條腿走路改成了“單腿跳”,然後又往前跳了一段距離,直到現在。然而現在我們卻發現,這個單腿跳的人再也跳不動了。縱觀世界上的以“自由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國家,幾乎都遭遇了各種挑戰,經濟危機一次比一次嚴重, 而各國應對危機的辦法基本上都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個良藥,這就好比一個人生病了就去吃西藥,但是越吃效果越差,效果越差吃的量就越大,結果不可自拔……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1776年,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為標誌,“自由市場經濟”在全球誕生至今持續了近300年。按照當年凱恩斯的說法:世界300年內不會有人像愛因斯坦翻牛頓的經典力學那樣,去推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而現在《國富論》的理論——“自由市場經濟”也在全球大行其道300年了,或許又到了再次考量它的時間了!那麼世界經濟將去向何方?

2:世界經濟去向何方?

推翻自由市場經濟,難道要扶傳統的計劃經濟上位嗎?不是!傳統計劃經濟是已經被淘汰的經濟形式。計劃經濟的本質是指令性經濟,是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做好統一規劃和部署,然後再分頭去行動。它的效率是由策者的洞悉能力和調控能力決定的。關鍵問題是:我們的社會並不存在一個“無所不知、全心全能”的決策主體,它可以對整個社會資源的流動做到了如指掌、細緻入微。再優秀的決策機構也都是人組成的,只要是人就脫離不了人性的干擾、人性的弱點,而且人的智力和能力也是相差無幾的,所以它的運作效率只能維持在某個水平。但是,自由市場經濟也是不完美的,由於沒有協調機制,它的供給和需求永遠都是錯配的……社會生產的物質總是會多於實際的需求,這就產生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垃圾如山、環境汙染、資源過度開發、產能過剩等等現實情況,很大程度都歸結於這個原因。而且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總是產生太多的抵消作用,比如重複建設、惡性競爭,再加上馬太效應和貧富分化等等,最後的結果就是工廠倒閉、工人失業、積壓嚴重、利潤超薄……

自由市場經濟,傳統計劃經濟未來社會怎麼走?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3:未來的智能經濟

馬雲曾提出大數據時代將重新定義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他說:在未來3年,“計劃經濟”成分會越來越大,市場經濟不一定比計劃經濟好。比如在沒有發現X光和CT機之前,中醫是沒辦法把肚子打開來看一看,所以中醫的號脈,望、聞、問、切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指揮系統,但是X光和CT機出來以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相信在數據時代,我們對國家和世界的經濟的明確掌握,就像擁有一個X光機和CT機那樣......請大家記住:信息IT是對昨天的總結為主,而數據是對未來的研判和預判。‘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我們必須學會上醫治未病,未病就是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他說的“計劃經濟”並不是傳統的計劃經濟,而是依賴於一套數據運算系統,直接將社會全方位的運算出來,然後再去生產和建設,這應該是一種“智能經濟”。傳統計劃經濟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消費者是沒有發言權的,只有選擇的權力,時間久了,產品的便會偏離使用價值而造成供需錯位,而新計劃經濟就是來重點解決這個問題的。技術變革是推動一切變革的根本力量。現在的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3D打印等等發展之下,使很多原來實現不了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互聯網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深入到製造業與互聯網的高度融合,誕生C2F(顧客對工廠,簡稱客廠)模式。在傳統的生產方式裡,產品是生產者說的算,消費者只需要根據自己需求決定買或者不買。而未來是消費者需要什麼,生產者就得生產什麼,這是一個逆向生產的過程,不僅意味著定製化、個性化生產時代的到來,整個社會的供應關係也會被摧毀重建。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過去是從生產到消費,現在是從消費到生產,整個生產環節被逆向打通了,這也是工業4.0的本質。所謂“智能經濟”即:生產從屬於消費,未來的每一件產品,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唯一的標準就是符合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生產商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價格,而是誰能最先對接到消費者的需求,並且完成消費者需求的精準程度。所以新計劃經濟的本質是什麼呢?四個字:按需生產。

4:按需生產

想想現在的傳統工廠吧, 他們從來沒有深入瞭解、統計、整合消費者的需求。以消費者需求和設計、生產、貿易、銷售等都是分離的。工廠只關心訂單的批量規模,貿易商只關注利率和差價,銷售商只關注打折和促銷,大家都對產品誕生的過程無感。工廠如果只按銷售商預估的產品進行生產,就不可避免的產生的庫存和壓貨,而庫存和壓貨是吞噬廠商利潤的黑洞,中國零售商品的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鏡、珠寶、奢侈品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百倍,如此不合理的情況再不改良,簡直天理難容。傳統企業會因為互聯網而發生裂變、重構,帶來創新。未來成功轉型的企業,一定會以移動互聯網為工具觸覺(比如各類APP、各種應用程序)去感知消費者提出要求,然後倒逼到產品的設計、研發,更重要的是:藉此機會拿到消費者的訂單!將訂單和要求一起下單給供應商,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再通過強大的物流系統送到消費者手裡去。這就是未來的供應關係,具有扁平化、定製化、柔性化三大特點。未來社會的決策主體不是某個機構,而是一個強大的機制,這個機制只依賴於數據和信息。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當匯聚到足夠多的消費信息之後,決策信號就自然形成了。決策信號對各個市配發 “分散決策”,於是每個市場主體都有了一套“自發秩序”,組合起來就是套完整而有序的系統,生生不息,有條不紊。

在這樣一個價值體系中,每一個人都同時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如果再採用合理的機制使參與到設計、生產的消費者也會得到相應價值回饋。那麼大家都會發揮主動能動性和創造性,去創造價值。所以未來社會的權力也是去中心化、扁平分佈的。每一個消費者都自己的發言權和定義權。

5:中國迎來絕佳機會

對於世界來說,中國未來的角色應該是一個信息大節點。因為中國電子商務已經處於世界最發達水平,再加上跨境電商向其它國家的滲透,中國可能組織成一種全球性大生產,這種大生產首先打破的就是美國主導的傳統全球產業鏈。

具體來說就是由資源型國家、生產性國家、金融型國家構成的產業鏈條,然後美國以貿易和貨幣為手段,對不發達地區進行變相掠奪。但是這種局面即將被更改,因為未來的規則很簡單:就是發動利用全球化協作的力量,讓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的消費者生產他想要的產品,因此中國正在制定新規則。真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要知道,中國製造一直在為世界各大品牌做代加工。而現在,情形終於發生了大逆轉!日本作為傳統的製造業強國,開始為中國的很多品牌做代加工!

所以電子商務的真正意義就在於:任何一個地方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到任何一個地方的頂端產品。一旦省去了傳統的貿易和貼牌環節,消費者將大大受益,所以未來全球產業鏈一定會大重組,不再是縱線的剝削鏈條,而是橫向的扁平分佈式的,即:將全球的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對接,消費者不僅受益,還可以參與設計過程,實現跨國生產和定製。過去之所以誕生像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全球連鎖超市,因為他們負責全球產品的流通,通過採用全球化採購和零售的方式,獲得最大差價。而未來是互聯網調控產品的流通,通過採集各地的需求和供給數據,進行自動匹配。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合適的產品,水往低處流,價值往高處走。只有當一個產品送到最合適的消費者手裡的時候,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這就是全球化大生產的意義。

6:中國的未

有了“按需生產”,我們就會逐漸過渡到 “按需分配”的階段。因為按需生產意味著產品的定製化和多元化,社會的物質產品一旦各不相同、琳琅滿目,每一個人就會各取所需,那麼傳統的競爭和搶先就不沒用意義了,社會呈現出和而不同的局面。社會結構正在變的扁平、柔軟、有溫度、有情感。過去我們說:要把公司做大做強,比如傳統企業的終極目的是做到海量生產、海量用戶。而今後這不再是公司的普世價值觀。

因為將有無數個精緻、靈活、多樣的微型公司誕生,他們可能是某個你甚至沒有聽說的的細分領域,也可能是某個興趣組織,還有可能只是隨時聚散的團隊。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未來的社會,實現了按需定製、按興趣組隊、按人群服務、小批量製作、不斷代,所以也不存在產能過剩,因為現在產能過剩的本質不是產品太多了賣不完而是真正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太少了。用多樣化的產品去對接多元化的需求,在大工業年代是不可能的,只有互聯網才可以將這種觸點式的需求和服務一一對接。未來每個人的“收入”都會和“價值”直接掛鉤的,必然會使大家各歸其位、各盡其才。未來的的社會結構是什麼樣的呢?它是一條條交織的價值鏈組成的網狀型組織,自由者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資源展開多觸點性質的合作,未來很多人都是U盤式的生存,今天可以插入那個團隊,明天可以進入那個團隊,這種網狀組織看似有組織、無紀律,但又具備完善的價值分享機制,可以自助式運轉,隨時產生聚變與裂變效應,發揮巨大效能。這就要求所有的有一種平等的、公開的自助式運作的系統,而不是一箇中心來進行控制。這是一種生態化、多方協同的治理。

萬事萬物週期輪迴,看透大勢


我們再也不需要KPI、不需要銷售佣金、不需要績效評估,我們只需要向消費者提供最獨到的產品和服務,這成了引領、激勵和衡量一切事務的方向標。而這依靠的不再是管理制度,依靠的是你能不能充分發揮平臺上成員的創造性!

與此同時,未來人類的一切藩籬和壁壘,都將被拆除。金融系統也會重建,它會讓每一個人有信用、又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到相應的幫助。

中國將會切換到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而設計和開發這個全新操作系統所用的語言,既不是規則,也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