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暴風影音退潮,“情懷”有意市場無情

來論

一代網民青春記憶,裝機必備軟件,視頻影音霸主——暴風影音終於挺不下去了。近日暴風影音官網、App全部停擺,而在此之前是老闆被捕,所有高管乃至證券事務代表全部辭職,會計所請辭,年報難產。一句話歸總,樹倒猢猻散。而依據此前暴風集團披露的三季報,截至三季度末淨資產為負6.3億元,若不能在四季度轉正便將觸及暫停上市,目前看幾無鹹魚翻生的可能。

但根據其三季報,暴風集團的持股者仍約有6.35萬個人股東,而機構基本已經斷臂求生,出逃完畢。暴風從2015年初登陸創業板時9.43元/股的開盤價,40交易日36個漲停板,股價最高時曾達到327元,市值突破408億元;再到近日3元多點的股價,總市值蒸發超九成,一代“妖王”,不過黃粱一夢。

回顧暴風科技上市以來的資本運作,動輒停牌所籌劃的多個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多是跟風湊熱點乃至東施效顰,鮮有勝局。與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愛奇藝這些今日活得挺滋潤的對手相比,更少了對主業的堅持,對看家本領、發家之本——視頻播放技術缺乏尊重,錯失從臺機端朝手機端卡位良機。

暴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後遺症頗多,尤以產業基金為重。根據公開新聞報道,其與歌斐資產共同設立的暴風鑫源;與前海梧桐共同設立的暴風梧桐;與富國天啟等共同設立的暴風富國;與光大資本等合作成立的上海浸鑫等私募基金,動輒以小資金撬動大槓桿,尤其上海浸鑫,涉及50億元左右的優先級資金,劣後級不過區區2億多。隨著擬收購標的MPS被英國高等法院宣佈破產清算,52億收購資金全部“打水漂”,風險完全暴露。而優先級資金多涉及國有金融機構資金,甚至很有可能朝散戶募集而來,帶來的社會影響之嚴重可想而知。

近幾年互聯網金融(P2P)泥沙俱下,暴風影音也不出意料地蹚了渾水。暴風金融作為暴風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目前部分產品已經延遲兌付,很可能坑了股民之外又坑了一批場外投資者,而這批投資者相比股民,風險承受能力更低。雖然近半年未更新,但暴風金融官網倒是還能打開,“誠信第一、客戶至上”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成為一家有溫度、值得信賴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的宣傳語赫然在目,不知道其投資者心中溫度幾何。

情懷歸情懷,這一系列“騷”操作,完全憑藉其上市公司的地位與“實力”一步步拖累了自己和曾經信任他的人。當然,這種信任可能也是一種盲目的信任,畢竟信任一家市盈率曾高至千餘倍的上市公司也需要不凡的勇氣。這兩年的弱市和頻頻爆出的雷,讓上市公司“老實”了不少,開始對自身能力有清醒認知的同時,也開始真正懂得對市場和投資者的“敬畏”二字,這也給上市公司的交易對手或者合作方提了個醒,上市公司沒什麼了不起,老闆亦凡人,有錯自會被市場教育與監管懲處,躲開類似花裡胡哨、不能踏踏實實堅持主業的公司可能更明智。

□蔣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