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内陆,与湖北、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等六省市区相邻,为历史底蕴深厚、人文灿烂之地。湖南,古为荆州南域,春秋战国属楚,曾与湖北并为“湖广”,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清朝建立后,清政府析湖广省为湖北、湖南两省,两省大致以洞庭湖为界,湖南因大部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我国古代地名多以山川河流等为名,又因山南水北为阳,我国以“阳”为名的地名众多,如洛阳、襄阳、南阳、沈阳等,而湖南省以阳为名的县、市也非常多,其中有三对均以“阳”为名的县、市,分别为岳阳市、岳阳县,邵阳市、邵阳县,衡阳市及衡阳县。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岳阳,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洞庭湖东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岳阳市、岳阳县。岳阳,古称巴陵、岳州,岳阳之名始于南北朝,隋朝设岳州,民国初废岳州府,巴陵县也改称岳阳县。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建国后,岳阳县曾属长沙专区、湘潭专区,1960年至1962年曾以岳阳县城置县级岳阳市,县市均属湘潭专区。1964年于岳阳县设岳阳专区,1975年复设县级岳阳市,1983年岳阳市升为地级市,岳阳县改由岳阳市所辖至今。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邵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古有“邵州”“宝庆”“邵陵”等古称,现有邵阳市、邵阳县,县为市所辖。邵阳建制始于西汉初所设昭陵县,后改成邵陵、邵阳,唐设邵州,北宋置宝庆府,邵阳县均为治所,民国初宝庆府废后邵阳县曾短暂改称宝庆县。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建国初,邵阳县为邵阳专区驻地,1950年析邵阳县城置邵阳市,县、市均为邵阳专区所辖,专署驻邵阳市。1977年,邵阳市升为省辖市,1986年邵阳地区撤销后,邵阳县改由邵阳市所辖至今。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曾古称衡州,现有衡阳市、衡阳县,县为市所辖。衡阳历史上曾长期为湘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军事重镇、商贸名城,隋朝时设衡州、衡阳县,明清时有衡州府,府治衡阳县。民国初废府存道,衡阳县为衡阳道道治所在,辖有今永州、郴州、衡阳等地,后曾析衡阳县城置省辖市衡阳市。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建国后,衡阳市、衡阳县均为衡阳专区所辖,衡阳市为专署驻地。1950年,衡阳市升为省辖市,1952年衡阳专区撤销设湘南行政区,专署仍驻衡阳市。1954年复设衡阳专区,县、市均为其所辖。1980年,衡阳市升为地级市,1983年衡阳地区撤销,衡阳县由衡阳市管辖至今。

湖南三县,以“阳”为名,且均与所在地级市同名

备注:文中古代地图均取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