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一個讀書愛好者的建議:不管讀什麼書,你一定要養成好的讀書方法

聽說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覺得太寫實了,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因為我就是那個大道理聽了一籮筐,但是並沒把生活過好,也沒有感覺到幸福和滿足的人。

那時候,我做著一份不好不壞的工作,上班就掰著手指算下班,發完這月工資就盼著發下一月的工資。每天的日子既空虛又無聊,過得十分煎熬。

也曾想改變自己,改變這種生活。就去買了那種30天入門,學好英語,學會溝通,等等各種看起來可以讓我快速成功的書籍。可是每次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去。

算了,我想我可能就不是一個幹大事的人。

實在太閒,我跟風去玩網絡遊戲,花了不少錢買武器裝備。直到玩膩了,才發現自己除了得到玩遊戲時的一點快感,白白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和金錢。

人生最美好的那段時光,我沒有用來學習和成長,反而任由它悄悄溜走,太傻太天真了。

一個讀書愛好者的建議:不管讀什麼書,你一定要養成好的讀書方法

最近幾年,逢年過節,眼看著親戚朋友們買車買房出國遊玩,甚至比我小的弟弟妹妹都開始在生活和事業上嶄露頭角。這才發現,我與大家的差距以年為單位,越拉越大。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這才想起客觀的審視自己:135斤的體重,含胸駝背,髮型凌亂,穿著隨意,說話做事只顧自己痛快,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還美滋滋的覺得自己是個耿直girl。

後來想想,這樣的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災難現場。

我決定重新開始讀書,反正幾十塊錢一本,很便宜。不然這點錢,也只夠買杯咖啡或者奶茶。

我斷斷續續的讀了幾十本書,讀著讀著,才發現我就像猴子掰玉米,掰一棒丟一棒。掰了很多,也很累,但是能記住的東西卻不多。

這可把我愁壞了,是我的記性不好,還是我的讀書方法有問題?

後來才知道,有個學習的捷徑,就是向有結果的人學習。既然想學習讀書方法,那麼可以借鑑一下閱讀達人的辦法。大巖俊之從過去的“不讀書”變成了一年閱讀300本以上的讀書達人。帶著這種心情,我讀了他寫的《實用性閱讀指南》。

這本書從理論上給大家解釋了為什麼看過的內容總是記不住?原因是人類大腦的構造本身就善忘。早在100多年前,來自德國艾賓浩斯就發現了一個規律,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如果不主動記憶,一天之後我們就會忘記大部分的內容。

想要改變這一現象,就需要反覆閱讀,留存記憶,反覆看書中重點,反覆閱讀讀書筆記。

如何克服讀過就忘的尷尬?試試思維導圖

這本書還教讀者,如何通過讀書筆記更好的記住讀過的書,還詳細介紹了時下流行的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

一個讀書愛好者的建議:不管讀什麼書,你一定要養成好的讀書方法

關於記錄、製作讀書筆記,作者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列舉了多種方法,比如劃線、標記號、空白區域註明文字、貼便籤和雙重摺角等。但作者最喜歡的讀書筆記方式就是思維導圖,並舉例介紹了幾種思維導圖的的設計辦法。

之前到大家都在議論思維導圖做好了,那個內容的思維導圖做的很棒。當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思維導圖,更不知道怎麼製作。

看了這本書,終於知道了如何製作思維導圖。

按讀書目的製作的思維導圖;按總結書中章節、標題製作的思維導圖;最後一種是我最喜歡的: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製作思維導圖。

用一本書舉例的話,可以延伸出,讀書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目的再分1.2.3。根據目的,再尋找答案。這樣的話,就初步製作出來一份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有點非常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比如網絡公開課、演講、讀書、學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上分枝或曲線上的字,越短越好,建議採用“關鍵詞”形式。設定可實現的目標,開始行動。

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幾款比較實用的做思維導圖的APP:XMind,幕布,功能都差不多,非常簡單實用。

不管想讀多少本書,首先應該學會定製讀書目標

大家讀書,一定要帶著目標去閱讀,也就是我們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學習什麼?讀完之後怎麼做?

這樣帶著貨真價實的目的去閱讀,我們才能更專注、更集中注意力。只有讀書的好處:

1.目標聚焦之後,可以更快的找到信息

比如我現在看這本書,既然它說的是實用性閱讀,我就特別想知道它是怎麼實踐閱讀的?哪些方法是我不知道,並需要學習實踐的部分。

我先看看序言、目錄以及後記,有沒有我想知道的信息,如果有,就集中精力仔細閱讀,這樣才能很快領會到和自己目標相匹配的有用信息。

2 關注書中最重要20%的精髓

“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其實書中的知識也一樣,本田直之在他的《槓桿閱讀術》書裡曾提到:

“一本書裡的重要內容佔20%,再從其中抽取80%後,所提煉的要點只佔16%,如果是200頁的書,就只有32頁是關鍵內容。”

一個讀書愛好者的建議:不管讀什麼書,你一定要養成好的讀書方法

因此,我們閱讀時也要學會斷舍離,這一點我也還在學習中,以前我看書,喜歡從頭看到尾,生怕錯過什麼重要信息,我的閱讀速度還算可以,但讀完後面的,有些前面的就忘記了,有時不得不又翻回前面再次閱讀,這樣時間耽誤了不少,效率還很低。

通過閱讀這本書,學會了這個方法,那對於我而言,它就是實用的。

有些事,只有去做,人生才會更美好

人是一種害怕失敗,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大巖俊之從想創業到真正開始創業,花了五年時間。這五年裡,他讀了很多和創業有關的書籍,甚至在某一年裡讀完了300本,但是都沒有付諸行動。

後來他通過設立行動目標的方法,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為幾個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再拿出實際行動,再應用書裡的知識,這才成為研討會的講師。

一個讀書愛好者的建議:不管讀什麼書,你一定要養成好的讀書方法

這一點我也是深有感觸,我曾經在流利說中打卡,但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根本堅持不下去。而我有個同學做的特別好,我就去請教她:你是如何做到天天打卡,並且每天學習一個多小時的?

她說:一開始也是做不到這麼長的時間學英語。後來給自己設定了一個最低的打卡時間,學習時長只有幾分鐘,咬咬牙還是可以做到的。做到目標後,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隨著能力的提升,學習時長再逐漸加碼,就有了現在的學習進展。

現在我也用了她的辦法,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及時激勵自己,也已經堅持打卡好多天了。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當中,不能蠻幹,而是應該先找規律找方法,這樣才能令自己事半功倍。

古人也曾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自從使用了這幾個讀書和筆記方法,我現在讀書效率提高了,記住的知識也更多了。內心豐富之後,也不再像乾涸的沙漠般空虛。

有時候,我們努力讀書成長,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因為人生的精彩從來都不是以一時的得失來評判。成長的道路上,沒有白流的汗水,也沒有白走的彎路。現在堅持不斷的積累,總有一天,會讓你慶幸曾經那麼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