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當媽的,最怕聽到寶寶缺鈣、缺鐵、缺鋅,缺各種微量元素。

尤其是到了醫院體檢,被告知寶寶缺鐵性貧血的時候,更是要炸毛了!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這是個什麼鬼?相信很多家長爸爸媽媽都一臉蒙的狀態。

其實呀,關於寶寶缺鐵的話題,芽芽媽之前也和大家聊過,今天再給大家夥兒捋一捋。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據《中國鐵缺乏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7個月~7歲兒童裡缺鐵性貧血和鐵缺乏的患病率分別為7.8%和40.3%,其中7月~12月齡的寶寶中鐵缺乏的患病率高達65.2%。

換句話說,我國幾乎每三個嬰兒,就有兩個缺鐵!

鐵對於寶寶非常重要!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鐵元素在血紅蛋白的形成中至關重要。

如果寶寶缺鐵,會引起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食慾減退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大腦發育,對認知發育造成損害。

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鐵元素的缺乏呢?

01

鐵攝入不足

嬰幼兒生長旺盛,需鐵量增加,若不補充蛋類、肉類等含鐵量較高的輔食;青少年偏食、挑食,則易缺鐵。

02

鐵吸收障礙

多種原因造成的胃腸道功能紊亂,如慢性腹瀉、炎性腸病、胃切除手術等。

03

鐵丟失過多

一些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血紅蛋白尿等。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在芽芽媽講怎麼知道是否缺鐵之前,咱先來看看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的關係!

缺鐵性貧血又是什麼?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發生在6個月—2歲的嬰幼兒,是由於不同原因造成體內鐵元素的缺乏,使血紅蛋白減少所致的一種貧血,臨床具有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特點。

也就是說即使孩子不貧血,也不代表他不缺鐵;如果孩子已經缺鐵性貧血,說明缺鐵程度已經很嚴重了。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IDA(缺鐵性貧血 iron deficiency anaemia)的兒童智商較正常兒童平均低9個百分點,且在運動和智能發展指數都較正常兒童低得多。

缺鐵性貧血的表現

●食慾減退,不愛吃飯;

●嘔吐、腹瀉;

●出現口腔炎、舌炎;

●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本來很活潑,突然不願意活動了;

●煩躁不安,精神不集中,心率增快等。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如何檢查】

寶寶在社區醫院進行兒保時,一般兒保醫生會根據月齡(年齡)建議查血常規(有些醫院稱為全血分析)。

重點關注的指標是——血紅蛋白(Hb):這個指標嬰幼兒和成年人的參考值不一樣,6月齡—6歲的兒童以低於110 g/L界定為貧血。

【貧血程度判斷】

90~109g/L為輕度貧血;

60~89g/L為中度貧血;

60 g/L為重度貧血。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盲目補鐵有危害!

貧血的原因,其實多著呢。

缺鐵確實是引起的貧血的“頭號兇手”。由於寶寶生長髮育迅速,需鐵量大大增加,再加上餵養不當等原因,城市裡約10%的5歲以下兒童患有貧血,1歲以下貧血患病率超過20%;農村裡6-24月齡寶寶貧血比例最高,其中6-12月的高達30%-50%,12-24月的約為23%-35%。

情況真的不容樂觀。

不過,貧血也有可能是跟一些維生素缺乏有關,比如葉酸、維B12、維C。因為紅細胞的製造不光是有鐵就夠了呀。這些維生素也參與造血,如果少了這些磚瓦,還是有可能貧血的。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要給孩子科學補鐵,得從飲食和餵養著手。不同年齡段,補鐵的方式和著重點也會有一些差異。

0—6月齡

鼓勵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最好能延至12個月。

雖然母乳中鐵的含量比配方奶中要少,但是母乳中鐵的吸收率達到50%,是牛乳10%吸收率的5倍多,所以提倡母乳餵養。

從孕期到哺乳期,寶媽們都要注意一直保證豐富鐵元素食物的攝入,每天的飲食中最好含有總量約220g的肉類食物(魚禽蛋肉都算)。另外也要吃一些大豆、堅果等,不然會直接影響到寶寶對鐵的攝入。

6—12月齡

寶寶滿6個月添加輔食後,需要更多地從食物中獲取鐵,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如果寶寶能從輔食和配方奶中獲取足夠的鐵,就不用額外補充。

1—3歲

這個階段,寶寶的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鐵強化的配方奶粉、米粉吃得少了,富含鐵元素的天然食物(如紅肉、海鮮),以及富含維C的蔬果(能幫助鐵的吸收)吃得多了。

如果孩子的飲食結構不利於鐵的獲取和吸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孩子的缺鐵情況口服補充液態鐵劑。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元素參考攝入量表

6個月-12個月前:鐵的適宜攝入量為10mg/d;

1歲-4歲前:鐵的適宜攝入量為9mg/d;

4歲-7歲前:鐵的適宜攝入量為10mg/d。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含鐵食物排行榜

第一名:動物肝臟

肝臟含鐵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進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過敏,特別適合給寶寶吃。

第二名:雞蛋黃

雞蛋黃的含鐵量雖高,但吸收率較低。不過,雞蛋食用保存方便,各種營養價值較高,從綜合角度來看,它排第二名還是實至名歸的。

第三名:血豆腐

動物血的營養豐富,含鐵量高,吸收率高,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補血佳品。不過,人體對鐵的需求有一定限制,血豆腐由於含鐵量太高,反而不適合大量食用。

第四名:黑木耳

黑木耳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 倍,比菠菜高出30 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較低,而且黑木耳有潤腸作用,對腸胃虛弱的寶寶不太合適。

芽芽媽溫馨提示

動物肝臟、動物血都容易積攢動物本身的毒素,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選擇。假如寶寶還小,最好不要給他亂添加輔食,否則會引起寶寶食物過敏。一次最好只給寶寶增加一種輔食,這樣即使引起過敏也可以查出是哪種食物引起的。

總的來說,如果把好“餵養關”,大部分的娃都不容易缺鐵。

如果懷疑寶寶缺鐵,一定去正規醫院查血常規看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形態,按醫生的要求補充鐵劑,千萬不要擅自補充。

參考文獻

[1]曾凱丹.兒童保健門診中嬰幼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患病情況及相關貧血原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6):101-103.

[2]馬飛燕.兒童膳食結構與缺鐵性貧血的關係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9,40(06):453-454.

[3]鄧雪梅.缺鐵性貧血對嬰幼兒體格、智能行為發育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9,20(04):71-73.

[4].兒童缺鐵和缺鐵性貧血防治建議[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2010,18(08):724-726.

比起鋅、鈣、DHA,寶寶缺了它才更要命,多數家庭都沒有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