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法屬安的列斯十氯酮汙染嚴重 報告稱國家該負主要責任

法屬安的列斯十氯酮汙染嚴重 報告稱國家該負主要責任

資料圖為滅蟲藥。(圖片來源:法新社)

【歐洲時報春花編譯】法國議會委員會日前發佈調查報告顯示,幾十年來殺蟲劑十氯酮汙染海外領地瓜德羅普(Guadeloupe)和馬提尼克(Martinique)當地環境,威脅居民健康,在此事件中,國家該負首要責任。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稱該事件為“環境醜聞”,議會經過六個月時間調查,撰寫報告,並於26日上午開會,正式通過這一報告。

十氯酮屬於危險的殺蟲劑,會擾亂內分泌系統,甚至有致癌風險。1975年,美國禁止該製劑使用。在那個時候,大家已經公認十氯酮存在持久的危險性。但1972到1993年,法屬安的列斯領地竟然繼續允許當地農民使用十氯酮。該調查報告試圖弄清楚這背後的原因。

報告負責人拜寧(Justine Benin)表示,毫無疑問,國家應該負首要責任。但各個經濟參與體同樣無法擺脫責任,比如工業商、種植團體和地方官員等,他們積極推進該殺蟲劑的使用,錯誤認為,這種產品效果神奇,且沒有替代品。

法國公共衛生局表示,事發四十年後,95%的瓜德羅普居民和92%的馬提尼克居民均被感染。此外婦女在懷孕期間遭到該物質感染,會影響胎兒發育,甚至會增加早產幾率。該汙染影響當地人正常生活,因為水、多種蔬菜、肉類和魚類中都有可能含有十氯酮,導致居民無法種植某些植物,無法捕食某些魚類,這也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018年9月法國政府開始意識到該環境汙染問題,馬克龍當時認為這是“集體失明”的結果,國家應該擔負起該有的責任。該報告建議國家對當地土壤進行去汙染化措施,對被迫轉向其它農作物或者魚類捕撈的農民和漁民進行補償,無償進行土地汙染檢測,免費為農民檢查身體,並設立相關機制對食物來源進行追溯等。此外報告建議法國在剛通過的2020財政法案中追加意在補償當地患病人員的救助基金撥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