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冬天,沒有一隻鵝能逃出東北人的大鐵鍋

冬天,沒有一隻鵝能逃出東北人的大鐵鍋

家禽類的食材中,鵝的出場戲份並不如雞鴨之類多,但只要它出場必能鬧出大的動靜,這一點卻是雞鴨類不可攀比的。

吃鵝的省份大PK中,美食之都揚州人將鵝做成鹽水鵝,吃鵝這件事情上,溫婉的揚州人真狠,一年吃掉2000萬隻鵝,一隻鵝5斤重的話,揚州人一年吃掉的鵝有一億斤左右,另一個被陳曉卿評為美食孤島的潮汕則偏愛滷獅頭鵝,一隻有年份的獅頭鵝的尊貴全部在鵝頭上,在潮汕地區,一個老鵝頭賣到上千塊錢都不算稀奇。

但若以季節來來論一隻鵝的重要,東北怕是要完勝,沒有哪個地方的人如東北人那樣熱愛著冬天的鵝,東北人的冬天裡最隆重的食事莫過於等候已久的鐵鍋燉鵝的出現,只有這道家常菜的亮相,冬天才算正式的到來。

冬天,沒有一隻鵝能逃出東北人的大鐵鍋

東北人的冬天,酸菜燉大鵝最隆重

朋友圈刷屏過這樣一張圖片,白茫茫雪地裡留下一串驚慌的漸行漸遠的鵝腳印,別的省的人看圖還沒明白過來,東北人秒懂,會心一笑,在等待下雪的這件事情上,即使是沒有見過冬天下雪的南方也沒有東北人那樣迫切的等待著第一場雪的到來,只有一場雪後,他們等候半年的鐵鍋燉大鵝才能出現,在給一口鐵鍋就能能燉出一個美食世界的東北人心中,冬天的鐵鍋燉中小雞燉蘑菇可以等等,但大白鵝卻不能缺席,酸菜燉大鵝,大鵝燉土豆、鐵鍋靠大鵝等等,鐵鍋燉大鵝填補了東北人等候許久的味覺虛空,一個漫長而枯燥的冬天唯有鐵鍋燉大鵝才能一下燃爆東北人的味蕾,冬天因此變得有味道起來。

像蘇州人對飲食嚴格遵循著不時不食的守則一樣,鐵鍋燉鵝的最美滋味也只有等到冬天第一場雪後才能開始,這也是東北人為何迫切地盼望著第一場雪到來的原因,南方人對此有疑惑,在飲食上一直奉行著粗糲之風的東北為何在吃鵝這件事情那麼執著,一年四季為什麼非要等到下雪之後大白鵝就開始遭殃呢?為何只有冬天才能燉大白鵝呢?

冬天,沒有一隻鵝能逃出東北人的大鐵鍋

東北的農村家家都有大院子,院子裡的家禽好像都是為了準備東北燉菜而備下來的,雞是不能少的, 一堆雞群中總會晃過幾隻身形高大的大白鵝的身影,自家養的雞鵝都用自家的菜葉餵養,大鵝是直腸,吃完就拉,為了冬天禦寒,大鵝在夏季和秋季會狂囤脂肪,最尊貴的鵝絨也會在下雪之後迅速長出來,產量稀少的鵝絨,比起鴨絨價格高出數倍,所以在雪後吃鵝一是為得到最昂貴的鵝絨,另一個就是這個時候的鵝肉肉質更為鮮美。

冬天,沒有一隻鵝能逃出東北人的大鐵鍋


鐵鍋燉大鵝最要緊的工具是要一口大鐵鍋,最好是農村的鐵鍋,大蔥要選白若凝脂,粗若棒槌的山東大蔥,鐵鍋燉大鵝中的東北味自然脫不了酸菜,自家做的酸菜早就備好,切至細細的,先將酸菜炒一下裝盤,開始做鐵鍋燉大鵝時,將木頭柈子燃到通紅架在鍋底,這時開始將鵝油放入鍋中加鹽煉出鵝油,留少許底油,蔥切段、姜拍一下,花椒、八角,加入鍋內爆香,倒入鵝肉炒至斷血,加料酒、醬油、糖炒透炒香,加開水沒過鵝肉開鍋後撇去浮末,加入酸菜小火燉至1小時左右,此時酸菜燉大鵝的魔力就能衝出大鐵鍋,這味道一旦散發便令人慌亂了陣腳,哪裡還能理會它曲項向天歌的美妙呢,吃掉它才是正經的事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