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至少從秦朝開始,中國就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漢朝開通的絲綢之路和古老存在的海上絲綢之路,在此後2100多年中,幾乎一直讓中國都是貿易順差,猶如抽水機一般,抽取歐亞非的大量財富。儘管古代戰亂頻繁,但財富還是在中國境內,為何在教科書上,卻給出“近代中國積貧積弱”的判斷?“積弱”可以理解,但“積貧”從何談起?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在漢唐宋元明這五個朝代,張騫開通的陸上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將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運送到西方,換回大量的金銀財寶,如今考古發現的樓蘭竹簡、敦煌文書等,反映了當時絲路的繁忙景象,至今看來讓人難以置信。

在泉州——廣州,還有一條繁忙的海上絲綢之路,唐朝廣州居住了十餘萬阿拉伯人,南宋泉州的蒲壽庚就是阿拉伯人後裔,南宋時官至福建安撫使。這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側面反映出當時海上絲路的繁榮和中國對全球的吸引力。如今,福建、廣東海域,考古專家發現很多宋朝沉船,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海一號”,運送的貨物主要是瓷器、鐵鍋(在外國人眼裡,宋朝鐵鍋是高科技商品)等,價值高達千億人民幣,可見當時海貿利潤之高。

清朝之後,由於地理大發現,歐洲人需要的中國絲綢和瓷器等,通過航海直接來到中國貿易,所以陸上絲綢之路作用削減,但中國出口幅度卻更大了,每年貿易順差數千萬兩,這也是英國人希望通過鴉片貿易改變貿易逆差的原因。清朝時期,茶葉也開始走進歐洲人生活。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總而言之,從絲綢之路開始一直到清朝,全世界的財富大量湧入中國,由於中國很少進口外國商品,所以中國一直是“世界首富”。既然如此,“積貧”從何說起?

難道是戰爭賠款?根據統計,清朝對外賠款加利息,大約10多兩億白銀。其中,最大的主要是馬關條約和庚子賠款:甲午戰爭失敗,清朝賠款2億,實際賠款超3億(利息、贖遼費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向各大列強賠款總數約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加上利息,總金額達到了9.8億。

單單隻看戰爭賠款,肯定不足以掏空中國2100多年的積累,更何況中國有5000年曆史,秦漢之前還積累了數千年的財富,豈僅只值10多億兩白銀?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難道是國際貿易?自明朝開始,中國就開始進口西方商品,但數量極為稀少,比如明朝就有文人戴眼鏡。清朝之後,康熙進口過西方稀奇玩意,乾隆尤為“崇洋媚外”,要求商品原產地必須在西方,不能在廣州組裝,但這些只是滿足皇帝愛好,貿易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中國真正進口的海外大宗商品是鴉片。1767年以前,英國每年向中國輸出的鴉片不過200箱(每箱50-60千克),1839年達到4萬多箱,美國也從土耳其販運鴉片到中國。1821-1840年間,中國白銀平均每年外流約500萬兩,但相比當時茶葉、絲綢、瓷器等組成的出口貿易額,依然是貿易順差。

至於清朝何時出現貿易逆差,具體很難說明,但應該是在19世紀90年代前後。因為在此之前,中國社會依然非常封閉,在此之後由於日本生絲崛起,影響了中國絲綢出口,西方瓷器的大規模出現,也讓中國瓷器出口受阻,印度阿薩姆紅茶成功,又衝擊了中國茶葉出口。但出現這一些,不代表中國商品沒有一點競爭力,只是賺少了。總之這種情況下的貿易逆差,還不足以掏空中國5000年積累的財富。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其實,無論是戰爭賠款,還是國際貿易,都不會讓中國從世界首富變成赤貧狀況,真正殺招是殺人不見血的金融,至今仍是如此!

1842年的《南京條約》規定, “1英鎊的紙幣能換3兩白銀”,用紙鈔就能換取貴金屬白銀,這是英國的一記殺招。因為英國英鎊可以隨便印刷,但白銀卻是真真切切的金屬。後來,列強都在中國開設銀行發行貨幣,比如華俄道勝銀行,通過紙幣換取中國貴金屬,這也是中國財富外流的一個原因。

1895年的《馬關條約》約定,賠款結算用英鎊。日本人需要英鎊還款,或作為貨幣改革的準備金,英國人需要鞏固英鎊霸權,但中國人卻倒黴了。這簡單的貨幣換貨幣,卻是國際銀行家的一個常見陰謀,可惜清政府沒有識破。原因很簡單,清政府手裡沒有英鎊儲備,所以要還款,就要先拋售白銀換取英鎊,而一旦拋售白銀,必然導致白銀貶值,能換取的英鎊更少,於是 “1英鎊的紙幣能換3兩白銀”的規定被打破。所以,《馬關條約》之後,國際白銀迅速貶值,從3兩兌1英鎊變成了6至7兩1英鎊,這不僅導致中國賠款直接翻倍,而且還導致外貿進口成本又漲了一倍。

這一記殺招影響遠不止如此,由於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導致國內白銀稀缺,而清朝又是銀本位貨幣制度,所以國內出現白銀升值了3倍,史載原本1兩銀子1000個銅板,變成1兩3000枚。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我們假設一個外國商人叫威廉,來到中國準備購買一批茶葉,於是將手裡1萬英鎊換成白銀,馬關條約之前只能換3萬兩白銀,但此後能換6萬-7萬兩。

根據史料記載,鴉片戰爭前後,中國每年出口茶葉大約45萬擔(一擔100斤),價值約858萬兩,因此每擔約20兩白銀。但馬關條約之後,由於銀荒導致白銀升值3倍,那麼每擔茶葉就不值20兩,而實際是7兩白銀。

因此,馬關條約之前,威廉1萬英鎊只能購買1500擔茶葉(30000/20),但馬關條約之後,卻能購買約1萬擔茶葉(70000/7)。

白銀價值外貶內升帶來的財富外流現象,可謂觸目驚心。對外出口,遭受慘重損失;而拿白銀去購買外國貨,又要慘遭一次痛苦,一進一出都讓中國財富大量外流,所以才由“世界首富、發達國家”變成“積貧”,由於長期“積貧”,最終導致“積貧積弱”!

中國一直是發達國家,積累了2100年財富,為何近代卻積貧積弱?

其實,前些年的人民幣國內遭遇錢荒,國際遭遇貶值,與上述情況一樣,只是時間很短,隨後經過調整之後就解決了問題。但國際銀行家在《馬關條約》中埋下的地雷,卻持續了長達近半個世紀,中間還經歷了一次美國羅斯福的《白銀法案》打劫,一直到1935年底的法幣改革,才算勉強止住這一問題。不過,由於法幣改革最初英國推動施行,改革使中國成為英鎊集團的附庸。所以法幣政策雖有其積極意義,但總的來說它是一次失敗的改革。

有人說,明朝亡於白銀,清朝亡於白銀,民國亡於白銀,這一說法雖然有些極端,但也不無道理,尤其清朝與民國貨幣危機,直接由西方銀行家策劃。因此,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警惕西方掀起的貨幣陰謀。近現代歷史上,西方發動的一次又一次金融戰爭、貨幣戰爭,讓一國辛苦財富瞬間灰飛的慘痛教訓,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