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十年來,各式各樣的科技數碼產品進入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日常的辦公變得非常的便利,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現在很多的科技數碼產品如同電子保姆一般,存在在家中,這樣的場景處處可見。尤其是現在家中常用的手機跟pad(平板電腦)。很多家長忙的顧不過來的時候,會讓孩子看會手機或者是電腦,讓孩子安靜一會。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但是你知道嗎?嬰幼兒並不適合使用科技數碼產品,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兩歲以內的孩子應該儘量避免科技數碼產品,兩歲以上的孩子每天使用科技數碼產品的時間應該限制在兩個小時以內。三大原因,儘量讓嬰幼兒遠離科技數碼產品。

第一、長時間讓孩子使用科技數碼產品,會對孩子腦部發育造成持久性傷害。

兩歲以下的孩子倘若使用科技數碼產品,用的時間越久其智力特別是語言智力發育受損程度則越大。為什麼嬰幼兒不應該經常的盯著屏幕看呢?因為人生的前三年是大腦快速生長的時期,第一年大腦的容積就會增加三倍,這段時期接受的刺激會絕對影響腦部的發育。而影片帶來的刺激與真實的世界有很大差異,同時過度的集中在視覺與聽覺上,會減少觸覺,嗅覺等感受能力的發育。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這段時間孩子的大腦正在發展3D視覺的能力,並且正是他理解這個世界,並與這個世界互動的美好時刻。倘若這時候有一個真的籃球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可以聽到籃球滾動的聲音,可以觸摸它,甚至還可以追擊籃球。但是屏幕上的籃球讓他看到了,他只能看著這個籃球消失。對於孩子來說,很單純的,很難理解到底這個籃球去哪裡了?於是乎,他對真實的世界理解能力會下降。於是就影響了他大腦的智力發育。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我們都知道,來自真實世界的學習效果遠遠高於來自影像的學習效果。根據目前的研究,兩歲以前就開始看影片的行為,那麼對於孩子的語言閱讀能力,短期的記憶能力都會有負面的影響。而且人是群居動物,孩子的大腦是被設計用來通過與人互動來學習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帶來大量的細節感知與知覺刺激,而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的健康成長。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嬰幼兒長期的看電視或者數碼產品會對大腦發育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很多科學家都想要知道的,近十年來也有大量的科學研究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神經細胞的發育跟外界的刺激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接觸到足夠的光線,那麼他的視網膜神經細胞就會無法發育。來自於數碼產品的刺激,過度集中在視覺與聽覺,也就減少了孩子主動學習的可能。例如,看家長煮米飯100次,但是不練習是不可能變成大廚的。因為大腦的發育不僅僅是視覺與衝擊與聽覺的刺激,相反缺乏觸覺、味覺等感知,將會使相關的大腦區域產生永久性的結構變化。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第二、過小的孩子使用數碼產品會導致近視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很多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沒有保持合適的用眼距離。導致近視的概率非常的大。只要近距離用眼,就會導致眼睛的睫狀肌收縮,長期的近距離用眼就容易產生近視,不管是近距離用來看手機或者是近距離看平板電腦上的電子書。根據專家的權威統計,現在世界上大的都市,可以讓一個城市的兒童近視率從1986年的3%上升到2014年的19%,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而且大家都知道近視一旦產生就再也回不去了。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第三、在嬰幼兒時期使用數碼產品。會增大孩子在成年時期的肥胖幾率

孩子每天多看一個小時屏幕,成年時期的肥胖幾率則提升25%,看兩個小時肥胖幾率則上升50%。這是因為一旦長時間呆在數碼科技產品面前,便會對戶外運動產生懶惰情緒。活動量下降後,現在的孩子吃的又好,肥胖及其容易發生。相信這點並不難理解。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呢?並不是讓孩子不要看書,不要看電視,而是應該多帶孩子出門。多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讓孩子們感知這個世界。根據最新的研究,每天如果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孩子的近視幾率就會下降一半,如果是已經近視的孩子,也能夠減少度數增加的速度。

千萬不要再用家裡的手機“哄寶寶”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看到這裡的媽媽們不知道有何感想?覺得是不是有道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孕檢那些事兒,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