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滔滔黃河把陝西與山西劃分開來,因而從兩千多年前開始就是三秦大地與三晉大地的天然界線。從以下的地理關係結構圖中不難看出,秦國所在的關中平原四面環山,東北方向跨過黃河是晉國所在的山西高原,正東方向經過崤函通道則是廣闊的中原大地。顯而易見,如果秦人僅僅滿足於做一個區域大國的話,蜷縮於關中已經足夠支撐這份野心;可如果要逐鹿天下的話,就必須打通崤函通道,直接參與中原地區的爭霸。從地圖上看,崤函通道被秦嶺與山西高原從南北兩個方向包裹其中,作為這一地區最大的地緣勢力,晉人所考慮的恰恰與秦人相反,那就是全面封鎖崤函,把秦國堵死在關中平原之內。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晉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通道的東西兩端。接下來我們把崤函通道單獨放大,看看這條狹窄的走廊究竟有何玄機。顯然,“兩山夾一河”是通道的基本格局,黃河折而向東的拐點便是通道的西部端口,而對於這處要地的佔領,晉人並未花費太大力氣。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崤函通道

講到這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周人東遷之前的封國格局。在關中平原上,周天子坐鎮鎬京(今西安市長安區),鄭國和虢國分居東西兩側以做藩籬,其中虢國在西,鄭國在東,並且鄭國所在的位置剛好就是黃河折而向東的拐點,亦即崤函通道的西端。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西周格局

平王東遷洛邑的同時,周人依樣畫葫蘆,將鄭虢兩國遷徙至洛陽盆地的兩端,其中鄭國依舊在王室以東,亦即今天的新鄭;虢國在王室以西,位置好巧不巧就在崤函通道的東端(地圖上顯示為“南虢”和“北虢”,其實是同一個國家被黃河分為兩個部分,南岸以上陽城為中心,稱“南虢”;北岸以下陽城為中心,稱“北虢”)。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西周將鄭國封至通道西端,是為了堵住敵人經通道威脅鎬京;東周將虢國封至通道東端,是為了防範敵人經通道威脅洛陽。兩處均為要地,天子既然想安定天下,自然要派遣最信任的封國來駐守。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東周格局

話說回晉國,當週王室威嚴不再,諸侯開始競相兼併時,晉國首先看到了崤函通道的戰略價值。鄭國東遷之後,晉人兵不血刃填補了通道西端的權力真空,此時的秦國還在為了能夠在關中站穩腳跟而與戎族血拼,根本無力也無暇同晉國競爭。解決了西部一端之後,晉國開始把目光瞄向虢國人控制的通道東端,但這次晉人卻要大費一番周折,其原因就在於虢國的地形條件太利於防守了。接下來我們把目光聚焦於虢國所在的位置,大家有沒有發現原本平行延伸的中條山與秦嶺在這裡突然有了相向壓迫的趨勢?虢國就剛好卡在通道內最窄的這一截上,也就是說外來的敵人只能從東西兩側對其進攻,南北方向根本展開不了軍隊。而根據前文的內容我們知道,虢國東側是周王室,危險不大可能來自這裡,那麼對於虢國人來說只需要集中兵力守住西面就足夠了,這無疑降低了防禦的難度。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不過對晉人來說,問題恐怕不止於此,虢國北部的中條山在這一段是中空的,與虢國唇齒相依的虞國剛好位於這片谷地當中。如此一來,態勢便十分明朗,晉軍若想吞併虢國,要麼繞過中條山西端,沿崤函通道自西向東逐次進攻;要麼借道虞國,出其不意直插虢國北部,並且最終晉人選擇了後一種方案。公元前658年,晉國向虞國提出借道請求,後者不僅爽快答應,甚至聯合晉軍參與了對虢國的攻擊。對於虞虢兩國的唇齒關係,虞國上下並非全然不知,只可惜虞君的戰略目光遠不及自己的臣下長遠。面對朝臣們的通盤反對,事前已經接受晉國好處的虞公全然不予理會,四個月後晉虞聯軍攻破下陽,北虢之地盡數歸晉。三年之後,晉人故技重施,晉虞再度聯手滅亡上陽,虢國自此不復存在。在《 》一文中我們曾經提到過,晉國曆代國君中最能打的一位就是晉獻公,而彼時主導兩次伐虢戰爭的正是此人。

圖解崤函:中國人的地緣韜略何以與生俱來,深入骨髓?

對於戰後的利益分配,獻公倒是顯得頗為大度,晉人只要土地,其餘戰利品任由虞人挑選,此舉正好符合虞公心意,但虞國滅亡的倒計時卻也由此開啟。滅虢之後,晉軍原路借道虞國返回國內,這時晉國大將裡克忽然聲稱身體有恙,請求將軍隊暫駐虞國都城附近,病好之後再行趕路。對於“革命戰友”的微末訴求,虞公毫無拒絕之理,但下場就可想而知了。數日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邀請虞公打獵,結果兩人的歡聲笑語還沒有結束,虞國國都便被晉軍攻破,虞國全境淪陷。自此以後,晉國完全控制了崤函通道的東西兩側,自秦穆公以後數代秦人被封鎖於關中平原。回顧春秋,許多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地緣智慧果真是歷經兩千多年的沉澱,深入骨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