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云溪: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持久推進移風易俗

紅網時刻12月4日訊自2017年6月份以來,岳陽市云溪區在開展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過程中,不斷建章建制,固化整治成果,形成長效機制,讓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依,依章而行,沿著制度化、規範化、體系化、常態化的軌道推進。

一、建立組織機制,確保持續推進

一是建立組織體系。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為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宣傳部牽頭抓總。各級各部門成立移風易俗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副職為主要責任人,整治專幹為直接責任人。形成了自上而下層層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組織體系。二是完善制度體系。在形成一個意見、一個實施方案、一封致全區黨員幹部群眾公開信、一份黨員幹部帶頭承諾書、一個黨員考評辦法、一個黨員幹部責任追究辦法、一個村規民約(社區公約)範本、一個紅白理事會章程範本、一套宣傳方案(微電影、公益廣告、微宣講、文藝巡演)、一套報告登記表的“十個一”組合拳基礎上,又針對規範請客名目、強化政策保障、加強考核工作等方面,相繼出臺了《關於深入開展整治婚喪陋習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補充意見》、《關於加強移風易俗考核工作的通知》和《區級領導在移風易俗中做到“四個帶頭”的通知》。這些文件和制度為持久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紀律保障和組織保障。三是健全管理體系。在地域範圍上不分城鄉、不分廠地,全區一盤棋;在人群範圍上不分身份、不分主客,一把尺子量到底。把黨組織關係隸屬我區管理的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及村(社區)幹部和黨組織關係不隸屬我區管理的中央、省、市駐區單位黨員、國家公職人員、“兩代表一委員”、非公經濟組織負責人一同納入整治範圍和工作責任範圍。

二、建立工作機制,全面系統推進

一是信息員管理制度。區直及駐區各單位、各鎮(街道、中心)、各村(社區)、各村民小組至少明確一名信息員,形成橫向連接區直各單位,縱向延伸到各鎮、村、組的信息員隊伍網絡。建立健全相應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信息員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動態監管。二是幹部聯村包點工作制度。各鎮(街道)的黨政主職領導聯繫1個示範村,每名班子成員至少聯繫1個村;辦點幹部包村;村幹部、理事會成員包組;村民小組長包本組黨員;黨員包戶。做到村村有領導聯點,組組有幹部負責,戶戶有黨員包乾。三是理事會工作制度。各村(社區)村民理事會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後管理制度。理事會提前主動上門與事主溝通,及時為事主排憂解難,引導事主規範辦理宴請事宜,事後及時回訪交流,認真聽取事主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相關工作。四是聯席會議制度。不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工作推進情況,查擺問題,研究整改措施。根據不同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制定相應工作措施,開展宣傳教育和聯合整治行動。

三、建立自治機制,示範帶動推進

一是關鍵少數帶頭。云溪區注重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提出了“四個看齊”“四個帶頭”和“三個凡是”的要求,明確了黨員幹部的“四項嚴禁”,通過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幹給一級看,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民風社風,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不斷向縱深拓展。區委書記張中於的岳父過世,區委辦通過各種方式,明令禁止各級各單位前去弔唁,並要求區紀委派人監督,區“四大家”僅派代表帶兩個花籃前去弔唁。截至目前,全區有9名處級幹部、32名單位“一把手”帶頭做到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二是典型示範引領。各村(社區)發揚趕學比超的精神,敢於實踐創新,先試先行,打造了八一村、菱泊湖社區、白泥湖村、荊竹村、梘衝村等一批工作基礎紮實、成效顯著的示範點,為後進村(社區)提供了可借鑑複製的經驗。利用清明節、高考月、五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創新開展“鮮花換鞭炮”文明祭祀、生態安葬和高考學子勵志等系列主題活動,教育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倡樹社會新風。同時,以傳統文化為引領,結合我區家規家訓、道德評議等文化,組織開展“十佳”理事會評選、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家規家訓做嫁妝等活動,傳承道德文化,培養文明習慣養成。三是村民自治管理。各村(社區)通過廣泛徵求意見,針對各地存在的不同陋習,實行“一村一策”,形成具有本村本組特色的《村規民約》和《屋場公約》。組織群眾以海選的方式推選“五老”、鄉賢、“都管”等組成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建立了高考學子、新建住房、未婚青年、待產孕婦、重病及高齡老人、未滿週歲兒童等九類臺帳。特別是今年,為了有效整合資源力量,又將紅白理事會、人居環境整治理事會、民主評議理事會整合成立了村民理事會,進一步強化了基層組織自治功能。通過自治管理,路口鎮路口村的甘毅剛倡導婚事新辦,用自行車接新娘,舉辦綠色環保婚禮,梘衝村群眾鄧秀媽祝壽改請客為種健康樹。陸城鎮群眾李永康等13位老人去世,簡辦喪事,火化遺體,進行江葬。

四、建立投入機制,長效激勵推進

一是預算足額保障機制。區鎮兩級財政都把移風易俗專項經費納入年初預算體系,足額保證工作開展經費,用於基礎設施、宣傳引導、獎勵激勵等,年納入財政預算經費300 萬元。二是以獎代補投入機制。我們按照紮實開展考核工作,充分運用考核排名結果,將其作為優秀先進單位、鎮(街道)、優秀理事長評選、村(居)移風易俗工作獎補資金分配的重大依據,區級每季度對先進鎮(街道)獎勵30000元整,鎮級每年向村(社區)發放移風易俗獎補資金近20萬餘元。三是社會參與投入機制。舉辦鄉賢群眾大會、返鄉鄉友會,集中大家力量籌集善款,用於開展陪伴空巢老人、慰問救助失獨家庭、關愛留守兒童、金秋愛心助學以及免費送春聯、節儉過大年等系列活動,用關懷特殊群體的方式為移風易俗工作注入了濃濃的溫情。

五、建立獎懲機制,嚴格倒逼推進

一是定期督查考核。將整治婚喪陋習推進移風易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各級黨政綜合績效考核內容,建立季度考核講評機制,並對考核排名第一的鎮(街道)獎勵,在排名最後的鎮(街道)召開現場會,並由該鎮主要負責人在會上表態發言。對連續兩次排名倒數第一的鎮(街道),扣除區年度綜合績效考核移風易俗工作全部分值。二是制定獎懲辦法。區紀委監委部門針對移風易俗工作,專門出臺了《問責辦法》;區委組織部門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黨員考評辦法》,堅持用好責任追究的“殺手鐧”,嚴肅查處履職不到位、違規請客等行為。截止目前,共受理案件15例,立案11起,通報11起,約談25人次。三是實行舉報獎勵。對季度考評先進鎮(街道)獎勵3萬元,對認真履職理事會成員交通、話費進行補貼;對村居實行季度考核,排名前兩位的分別給予獎勵;設立移風易俗獎勵基金,對在移風易俗工作中率風垂範的幹部群眾、個體工商戶實行獎勵。出臺《岳陽市云溪區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舉報獎勵辦法》,公佈舉報電話,對舉報屬實的兌現獎勵500元。通過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效果頗佳。全區累計成功勸阻3125起,規範辦理8342起婚喪喜慶事宜,直接節約資金估算8500萬元。

中共岳陽市云溪區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