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1940年7月6日,在希特勒一紙令下,德軍對英倫三島展開高強度戰略壓迫。之前一系列的慘敗耗空了大英帝國的家底,彼時英軍只剩下坦克200餘輛、火炮約500門,所有能升空的作戰飛機1300餘架,考慮到德軍嚴密的封鎖,在各種戰略物資緊缺的情況下,英國引以為傲的海軍戰鬥力恐怕也要大打折扣。然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德軍高層在內的整個軸心國集團居然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英國的窘境是裝出來的,之所以缺乏防衛是想誘敵深入,而這是一個危險的圈套!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站在咱們如今的角度來看,當時的英國是真窮,普通家庭一個星期只能分到兩個大包面和一塊黃油,丘吉爾想抽雪茄,都得讓空軍想方設法安排;英國王室對這場戰爭一早便失去了信心,甚至都已經開會,商討如何“更體面”地向德國投降了。英國故意示弱這種說法一看就是胡扯,那為啥軸心國還對這種說法如此篤信呢?說起來,這事兒跟一個名叫肯佩斯的傢伙以及一場烏龍間諜行動有關。

1940年早些時候,也就是英軍主力在歐洲大陸同德軍鏖戰那會兒,西班牙政府突然向英國發出請求,稱要派遣一個代表團到英國學習開展童子軍運動的相關經驗。英國人不傻,要知道,雖然整個二戰,西班牙都是以“中立”姿態處事的,但這個國家同軸心國集團之間的關係不乾不淨,其國內實力顯赫的長槍黨基本上師承德國、意大利法西斯,咋看都不像好東西。而這個肯佩斯恰恰又是長槍黨成員,一來二去,英國情報機關立即斷定,對方此行目的就是到英國探探水有多深。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英國高層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西班牙方面的請求,然而他們卻遲遲開不了口。當時戰局堪憂,英法聯軍節節敗退,整個西歐大陸都有淪陷的趨勢。而面對西班牙這種國家,就怕一不小心跟它結下樑子,萬一哪天它突然加入軸心國陣營,那豈不是雪上加霜?就在騎虎難下之時,有人提出了一個好辦法:儘管讓他們來,英軍順便也能秀一秀肌肉,吹吹牛,讓他知道什麼叫歐洲霸主。

英國人很精明,為了讓接下來的計劃順利進行,同時不引起對方疑心,他們儘可能營造一種隨意而輕鬆的氛圍。肯佩斯剛到倫敦,迎接他的官員就用豪車把他接到檔次最高的酒店裡,給他安排了一間窗外視野廣闊的上等房間。正當英軍官員同肯佩斯寒暄時,突然有士兵急匆匆地趕來彙報情況。雖然英國方面有意識地避開肯佩斯,但後者還是貓在一旁,把對方的談話聽了個七七八八,其中一些信息甚至與英軍關鍵的戰略部署有關。當然了,這一幕是英國方面專門漏給他聽的,大意便是“英國為這場戰爭做好了準備,軍力綽綽有餘”。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當天夜裡,肯佩斯被一陣巨響驚醒。還沒等他完全清醒過來,窗外就閃起亮光,緊接著,小半個倫敦的夜空都亮如白晝。天亮後,英國官員立刻上門道歉,稱昨夜有德軍飛機來犯,防空部隊接到命令,稱要把附近部署的幾個防空炮群的炮彈全都打光。裝模作樣地道完歉,官員還不忘“安慰”一番,稱別看昨晚動靜大,倫敦其實很安全,到處都有防禦部隊;英軍囤積了大量炮彈,足夠打到戰爭結束了。德軍不是想打英倫三島嗎?讓他們來,英軍還怕德軍的飛機不夠打呢!說罷,英國官員拍拍肯佩斯的肩膀,讓他放心。

對方離去後,肯佩斯的內心恐怕十分複雜。他看向窗外,遠處英軍防空炮管密密麻麻,簡直就像一片森林。而根據昨天“偷聽”到的情報,這只不過是倫敦一個防區內的第16號防空炮群,鬼知道倫敦有多少個防區,又有多少個這樣的防空炮群?肯佩斯沒有想到,當時英國根本沒有這麼闊綽,他所見的一切,都是對方事先精心佈置好的。然而,這只是這趟行程的開始。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數天後,肯佩斯受邀來到了英國王室的溫莎城堡門前。還沒進門,他就聽到一陣隆隆的巨響,伸頭一看,數以十計的坦克隊列齊整地迎面開來,捲起的灰塵遮天蔽日。這些坦克讓城堡變得像是戰場一般,肯佩斯忍不住向身邊的陪同人員詢問:這些坦克都湊到這兒,是為了保衛女王嗎?哪知對方很隨意又略帶鄙夷地說:哪兒呀,這只是王室的儀仗隊罷了,軍隊的坦克不在這兒!語氣中充滿戲謔,好像是在調侃肯佩斯沒見過世面一樣。其實,當時的英國想要湊出兩三個滿編坦克師都難,英軍七挑八湊才搞來這麼一支看上去有震懾力的坦克部隊,它們這會兒都在肯佩斯面前呢!

離開溫莎城堡,在奔往蘇格蘭途中,肯佩斯總是看到有飛機從頭頂掠過。剛開始只是偶爾一兩架,隨後越來越多,好像空中的鋼鐵洪流一般。而在蘇格蘭的某處軍港,雄偉壯觀的英軍艦隊一字排開,停在港內任由肯佩斯參觀。後者故意找了個看上去像是打雜的夥計,刺探英軍究竟還有多少這樣的艦隊和飛機,那夥計似乎毫無防備,“不慎”說漏了嘴:英軍戰機滿天飛,英國人都快習以為常了;而這種艦隊,其他港口多得是,這還不算最大的呢!上頭說要打德國佬,軍隊這才一早就做準備。當然了,這些也是英國人演給肯佩斯看的:數不清的英軍戰機其實只是一箇中隊,飛行員們被要求飛到前面,再繞個大圈飛回來,故意營造出數不盡的錯覺;而港口內每一個不起眼的角色都是英國情報人員假扮的,就等著肯佩斯自投羅網。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這下,肯佩斯是當真服了。雖說當時的西班牙也仍被視為歐洲強國之一,但就怕人比人,看看人家“日不落帝國”,這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兒啊!我們很難說西班牙對二戰沒有打算,但不難想象,此行肯定給肯佩斯留下了“大英帝國家底雄厚,絕對不能惹”這樣的印象。英國如此,想到連法國以那樣龐大的基業,照樣讓德軍兩下就打沒了,再看看另一邊的德國和意大利,哪個不是硬釘子?西班牙若要參戰,被夾在這樣一群豺狼虎豹中間,他們能惹得起誰?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繼續中立呢!

離開倫敦那會兒,肯佩斯十分恭敬地感謝英國人的款待,稱他從英國學到了很多,同時還要代表西班牙政府感謝英國提供的支持與幫助。此時的他唯唯諾諾,低聲下氣,看上去一點歪心思都沒了。後來事實證明,英國這套將計就計的策略很成功,不久後,英國從截獲的軸心國集團內部通訊中發現了越來越多諸如“英軍彈盡糧絕是假情報”、“英軍已在英倫三島上佈下陷阱”這樣的語句,甚至連德軍高層都被警告:橫渡海峽去打英國本土將正中敵人圈套。有趣的是,直至去世時,肯佩斯也堅信英國還是那個偉大的“日不落帝國”,依舊是當仁不讓的歐洲霸主。


德軍那點兒飛機不夠打:間諜來探虛實,英國人靠吹牛改寫歷史


結合歷史,德軍最終也只是派飛機將英國炸了個遍,雖然更多的人相信德軍之所以如此,不過是急於集中力量對蘇聯發起進攻,但我們很難說英國人導演的這出戏沒有起到作用。而對英國人而言,幾乎以“零成本”便達成了戰略目的,甚至一定程度地影響了歷史走向,這一計劃不可謂不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