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高以翔的遺體12月2日抵達臺灣,不少粉絲在機場哭喊“不要走”,直播畫面看得叫人不捨。年僅35歲,高以翔在錄製真人秀節目《追我吧》不幸心源性猝死,激起網友對於“過勞死”議題的口誅筆伐。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事發後,不少明星在網絡上紛紛悼念高以翔,連跟高以翔不熟的藝人也跑來蹭熱度,足見這起死亡事件的影響力。有看不下去的網友表示:“過勞死藝人那麼多,像是孟庭麗死掉的時候,也不見你們喊得這麼大聲?”藝人炎亞綸發文爆氣,聲稱這是一個“馬後炮型的虛偽社會”。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先不論那些藝人們的發文心態到底是否為馬後炮,今天想談的是:世上過勞死明星何其多,為什麼這次高以翔的猝死,竟能延續多日,更上升到了國際關注的程度?

第一:長期隱忍後的反撲

網絡上很多關於高以翔的文章,許多讀者在底下留言傾訴他們被公司主管們壓榨的心酸。就連我回到家,我媽媽也跑來和我討論高以翔的過勞死,殷殷囑咐我不要寫稿寫到累壞身體。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一般職員面對沒有加薪又長期過勞,早已經有很多不滿藏在心裡(如果工資高至少心理還平衡一點),加上高以翔才35歲,非常年輕,他的英年早逝更是加速我們內心對“過勞把身體搞壞”的恐慌感,不意外會引起討論。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娛樂圈為何也討論得如此火熱呢?在於明星過勞死早已不是第一次,藝人孟庭麗之前就是趕戲過勞,最終腦溢血病逝。還有,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演員在受訪時,坦言拍戲拍到日夜顛倒、導致身體各種出問題等等。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有網友認為明星和一般人不同,他們是“越有錢越過勞”,可是薪水再多,平衡的也是內心層面,是的,我相信有不少藝人也會覺得:“反正我領的錢比較多,這麼辛苦也是自然的”,於是把自己的筋疲力盡合理化,更不敢提出異議,免得被說領多錢還耍大牌。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筆者不得不說,超時工作當然要加錢,可是身體健康,到頭來還是跟多少錢無關的。因此,請不要把明星的過勞視為理所應當,明星也不該將高薪與過勞劃上等號。相信高以翔之死,喚醒了許多明星們的意識:“我們也是人,我們也需要健康”。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第二:產業結構的陋習

浙江衛視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意外了,《追我吧》節目在高以翔猝死前,已經有很多明星因體力不支倒地,範丞丞跑到嘔吐,黃景瑜、陳偉霆當場抽筋。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臺灣藝人蕭敬騰在節目中也常激烈奔跑,曾跑到喘不過氣,事後直言:“千萬不能受傷,受傷就是再見了。”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我也就此觀察到,這個產業完全不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對電視臺來說,只要收視率好、事前合約簽好,就可以不用負全責。在法律上,他們也許會因為已與明星簽署合約而逃過一劫,可於情理來看,這種不把人命當一回事的心態,著實可議。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就因為“不是第一次”,電視臺內部早已習慣這種操作方式,可明星不習慣,明星的粉絲更不習慣,這也不意外為何高以翔事件發生後,明星與群眾反應會這麼激烈。

End.

當然,不能說因“過勞”就稱明星是一個“高危職業”,很多行業都有不幸發生,唯一防止不幸的途徑就是注意勞逸結合。據悉,高以翔在錄製節目的時候,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身體透支的情況下,還那麼賣力的錄製節目,只能說是敬業,但並不明智。

過勞死的藝人何其多,高以翔為何受到國際關注?

通過高以翔事件,我們真正要反思的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保重身體比賺再多的錢都有用。身體健康,才能常陪伴在親人左右,才能去賺取更多的錢,才能防止悲劇上演。高以翔給我們上了一課,願他一路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