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兩度婉拒清華邀約,他紮根武漢這所高校,培養出大批學界大牛!

走進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大樓,一樓大廳裡聳立的兩座尊者雕像,讓每一位來者肅然起敬:一個是中國的"發展經濟學之父"張培剛教授,另一位就是中國數理統計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林少宮教授。

1954年,林少宮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和錢學森同船回國。他棲身喻園,專注於數理統計學之引進、研究與教學,在中國經濟學教育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50餘年,為中國經濟學發展貢獻智慧。


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兩度婉拒清華邀約,他紮根武漢這所高校,培養出大批學界大牛!

林少宮,我國著名的數理統計學家和計量經濟學家,我國計量經濟學奠基者之一,擔任中國現代統計研究會名譽理事長和中國數量經濟學會顧問,生前曾任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顧問、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為祖國振興而效力

1922年,林少宮出生於北京,1944年畢業於重慶原中央大學,1949年獲得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54年,他獲得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已在美國名校獲得教職。他的叔父——時任新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的林礪儒先生寫信希望林少宮回國。想到"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的志願,他毅然於1954年和錢學森同船回國。正因林老有很深的數學造詣,錢學森曾力邀林少宮到北京工作。上世紀50年代的一天,當時的高等教育部突然給華中科技大學發來文件:希望能調林少宮去錢學森身邊工作,不過工作關係放在清華大學。此事因故未成,但事隔20多年之後,清華大學又伸來橄欖枝:希望調林少宮到該校工作。但林少宮最終選擇了留在華中科技大學,默默地奉獻一生。

回國後,林少宮被分配到原華中工學院數學教研室從事數理統計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63年,林少宮出版了《基礎概率與數理統計》一書,填補了當時國內空白。後來,他又推廣了正交試驗設計,將統計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無論如何都應為祖國振興而效力。"這是林少宮一生的座右銘。如今,這句話已深深鐫刻於華中科技大學大校內的林少宮雕像之上。

桃李遍天下

林少宮教授治學嚴謹,學養深厚,成就斐然,其育人更是教導有方、啟迪後昆。從教半個多世紀,他數十年如一日,甘為人梯,傾注畢生精力培養人才。他以敏銳的眼光發掘可塑之材,悉心教誨,盡心提攜。在他的精心培養下,華中科技大學湧現出了一大批活躍於世界學術前沿的經濟學者,包括田國強、譚國富、艾春榮、徐滇慶、劉安平、宋敏、李東、文梅、方振民、尹東平、劉立群等,被經濟學界譽為"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家群現象"。

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兩度婉拒清華邀約,他紮根武漢這所高校,培養出大批學界大牛!

林少宮與學生田國強在一起

儘管自己學術成果豐碩,林少宮教授從來淡然處之。真正讓他欣慰和自豪的是學生們一個個不斷取得成就的喜訊。在他看來,學生的進步是自己最大的快樂,他的願望就是把學生培養成超過自己的優秀人才。

先生平生只計天下利,在個人生活上極為節儉,但在助學上卻極為慷慨。2002年,林少宮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麥克法登共同發起設立了麥克法登-林少宮經濟學獎學金,用以獎勵品德優良、學習刻苦、成績優秀的學生。林少宮不僅將他的著作稿酬等32000元捐贈為獎學金,還動員他的3個兒子和學生捐贈。

人人敬重的"情聖"

林少宮教授從教半個多世紀,凡是認識他的人,無不稱讚他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甚至有人說他是一個"情聖"。他一生多情,對祖國深情,對事業痴情,對親友深情,對夫人吳訓叔的愛更是一生一世的專情。


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兩度婉拒清華邀約,他紮根武漢這所高校,培養出大批學界大牛!

林少宮的夫人出身名門,熟悉六國語言,他們在美國留學時相識,之後結伴回國,有著半個多世紀的伉儷深情。"林老非常疼愛夫人,從不讓她下廚房﹑縫衣服。"林少宮的博士生徐慧玲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個週末,林老就會騎車帶著夫人到漢口的新華路體育場打球。這兩位老人到了晚年,更是形影不離。"林老坐在客廳裡看電視,幾分鐘不見夫人在身邊,便起身到處找……"

2009年11月7日,林少宮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7歲……

先生一生胸懷愛國赤忱,心繫教育事業,關愛後生晚輩,淡泊名利之外,是做人做事之楷模。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中國科學報、楚天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