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的文科心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最近,關於“粒子加速器”、“粒子對撞機”的話題不斷……
目前,主要分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是支持,以王貽芳院長為代表;
還有一種觀點是反對,以楊振寧教授為代表。
我們先來看一下楊教授反對的理由,如下:
【1】經費投入的成本太高,至少200億美元。
【3】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要把錢用在其它需要的問題上。
【3】如此大量的資金投入勢必擠壓其他領域的科研經費……
【4】楊振寧認為如今的高能物理已經陷入了一個窘境,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
【5】投入產出比不對等。
【6】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可能會聘請很多歐美國家人,即使有成果,中國也不一定能拿諾獎。
【7】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的方向可以先轉移到尋找……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3月的“我是科學家”演講活動,王貽芳在演講中透露,我國很可能將上馬(或者已經籌備)中國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該項目預計造價360億元,一切順利的話2022年將開始建設,2030年可以完成。
在今年的11月,王貽芳在2019騰訊科學WE大會上,王貽芳再次表達了自己的立場——支持建立大型粒子對撞機。
老穆認為,建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朋友們,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很多人覺得楊振寧反對加速器的建設是因為現在國家還不富裕,不支持現在建設。或者現在高能物理的科學家還不夠多,建設也是為外國人做嫁妝。這些說法對,也不全對。其實,楊振寧反對建設加速器的最主要的理由是高能物理的”盛宴已過”。
什麼是“盛宴已過”?打個比方,當年,膠片照相機的盛宴已過,數碼照相機方興未艾。如今,單反照相機的盛宴已過,手機攝影,或者微單開始盛行。傳統手機盛宴已過,智能手機方興未艾。如果你要逆勢而為,不排除你能造出一個爆款,但大勢已去,投再多的錢,也於事無補了。楊振寧反覆提醒的是,高能物理盛宴已過,國家應該把大資金投入到其他研究方向上,搶佔先機,引領未來。而不要像當年柯達那樣,死守膠片相機,一敗塗地。今天,把幾百億美元的錢投到人工智能、生命科學或其他領域,我們有機會和美國歐洲爭奪未來的科技領先地位。
為什麼楊振寧有資格說出“盛宴已過”的話?為什麼我們要相信楊振寧的判斷呢?因為高能物理的標準粒子模型,就是楊振寧為首的科學家建立的,加速器就是驗證楊振寧的理論。作為這個領域的創始人,楊振寧當然有比其他人更深更遠的眼光,洞察未來。楊振寧作為掌門人,說出高能物理盛宴已過,科學界和政府必須停下來認真聽一聽想一想。
很多人說楊振寧也不可能全對。楊振寧有沒有判錯的可能性呢?當然有。任何人都可能犯錯。但是,從概率上看,楊振寧的理論基礎,對比其他人,他出錯的可能性低很多很多。因此,如果要賭楊振寧錯,不能用國家的幾百億美元(上千億人民幣)來賭小概率的事件。
為什麼有人想要賭?因為這些賭徒用的是國家的錢,老百姓的錢。賭輸了,全國人民買單。賭贏了,個人受益。
我們要不要賭一把?你自己想想。你買彩票也可能中獎,你願不願意將自己家產的相當一部分在家裡孩子要讀書,老婆要買房的時候去買彩票,賭這把中獎概率極低的彩票?如果你不願意,那麼,我們也不應該用國家的命運來賭這把概率極低的研究。
明日Will
一、美國花鉅額資金在深空探測中也失敗了多次,楊振寧博士當時作為美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為什麼沒有反對呢?楊振寧博士若是反對了,美國人為什麼還在繼續探測火星呢?
美國探測重點逐漸轉向火星
火星作為地球外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得到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青睞。雖然1992年火星觀測者任務失敗,但1997年美國發射了火星全球勘測者號軌道探測器,同年還發射了探路者號著陸探測器,進行了火星軟著陸並釋放了一輛僅僅10.6千克的火星車。此後2001年美國發射了火星奧德賽號軌道器,然後又成功進行了火星探測漫遊者號、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的任務,併發射了鳳凰號著陸器降落在火星北極勘察水的存在,並試圖尋找是否存在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
美國也在繼續發射火星軌道器,2005年美國發射了火星偵查軌道器獲取了分辨率超過0.3米的超高精度火星影像。美國2011年還發射了空前先進和複雜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軟著陸和火星車探測領域將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美國通過軌道器的高精度照片,著陸器和火星車的實地勘察,確認火星上過去存在河流,現在也存在一定的水資源,這對目前由於技術和預算問題困難重重的載人探測火星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美國NASA成立後取得過很多輝煌的成就,載人登月、航天飛機、國際空間站和哈勃天文望遠鏡至今都是高科技的象徵。在深空探測領域,NASA同樣業績傲人,尤其是對外太陽系探測更將所有其它國家拋在身後。
美國這麼多的重大科學工程,為什麼不讓楊振寧博士來主持和負責呢?美國人難道都是傻子嗎??
二、楊振寧只是理論物理學家,在美國並未主持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和重大科學發現,與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也是靠吳健雄的實驗驗證的結果!對項目的建設與整體運營只是理論數據研究而已。中國兩彈一星、航天工程、高鐵工程、上海光源工程、北京正負對撞機、粵港澳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長江三峽大壩工程、中國國際空間站等重大工程的成功建設案例比比皆是!美國、日本花費巨資探測火星、月球也失敗過,同樣還在繼續!支持王貽芳院士!中國必須成為引領世界科學的領導者,而不是美國日本的跟屁蟲或諾貝爾獎的崇拜者!![贊][贊][贊][贊]
工程科學與技術
1.經濟上,天價投入,負回報!投入越多損失越多。
2.科學上,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建對撞機不是為了重大發現,而是為了證明一個理論有可能是對的。
簡單點說,就是投資幾百上千億,去撞一下,如果撞出一個預言中的粒子,那超弦理論有可能是對的!
接下來,要麼再投資幾千億,繼續建大的,繼續撞!要麼這個對撞機就這麼閒置下來,沒用了,北京對撞機就是這個命運!
對科學來說,允許試錯,但是投資幾千億試錯,這是私心作祟。
3.投資對撞機擠壓了其它科學的發展空間!這是必然的,畢竟,嫦娥登月才花了不到六個億!
4. 王貽芳院士為代表的高能物理團隊在這裡邊是有利益關係的!王貽芳院士拿了國際超弦團隊控制下的一個大獎,接近300萬美元!在這場中國大眾辯論中已經失去了公正立場!
專業領域裡,高能物理的泰山北斗楊振寧反對,說人家年齡大了,跟不上時代!
廣大人民群眾反對,說人家不懂科學!
國內高能物理團隊已經失去了科學的立場,快成為了某些團體利益代言人了!
水凝塵
楊振寧沒有一樣實驗物理學成果。不僅美國的費米實驗室,NASA,世界任何一個實驗室都不儍到聘任楊去做實驗。在美國的物理學界,楊是著名的實驗臭手。美國人說:楊振寧不會做實驗,不僅是實驗物理學的幸運,也是理論物理學的幸運。
搖身一變,幾十年後的今天,沒當幾天中國人的楊振寧,卻成了我國重大實驗物理學項目~對撞機的主要反對者和旗手。這其中的諷刺意味耐人尋味。
不想揣摩楊振寧攪局的動機,只是想楊的攪局給中國基礎物理發展帶來什麼。楊不斷說盛宴已過,似乎無所作為。他給出的尋找新的加速器原理,美妙幾何結構,是扯蛋。他自已沒找到,世界上沒人支持。叫人去研究數學是不務正業。楊是我國基礎物理發展的終結者和歷史罪人。
但世界基礎物理的發展遠不是楊振寧表述的那樣悲觀。看看歐洲對撞機的成果就清楚了。
風輕雲淡Lgd
我的觀點:
第一,楊教授不是反對建設,是提供了目前沒有迫切必要建設加速器的不同意見,他沒有決策權;第二,即使建設加速器,資金也是逐步投入,建設年限會很長,人員的調用和培訓也很久,相信任何人都能理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三,加速器是用來研究基本粒子的,沒有加速器,是無法發現原子核裡存在質子和中子的,也許有了更大更新型的加速器可能會發現更多更神奇的粒子,當然也許什麼都發現不了,但是,如果我們不建設,連可能性都沒有。
結論:2020年馬上到來了,如果還有人認為科學技術可以全人類共享,別人有就等於自己有的話,建議你先洗把臉,清醒清醒。
上真九霄飛仙劍經
美國是超級大國,幹廢了;歐洲對撞機,若干個發達國家抱團兒乾的,也就那樣了!而發展中國家中國,憑什麼幹?你的人均GDP幾塊錢?在世界排哪裡?那麼願意當冤大頭!楊振寧說的很清楚了,現在不是時候、各方面條件都不具備,但還是有人死乞白咧的要建!美國西方正在圍堵中國、阻撓干擾中國發展,巴不得你們多幹一些短期沒用的大項目,拖垮你拖死你!一個短衣衫小打扮的非弄個8848,你以為你是王石、站在板凳上就能讓情懷落地?這時候弄這事,顯擺啥呢!![酷拽][酷拽][酷拽]
流浪球
他們二人的爭論比較專業,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不過後來也帶有情緒化,特別是王,大有不辯論勝利決不罷休之勢。
必須承認,目前除了物理學界,在界外尚得不到更有力更直觀的證據來證明誰是對的。楊是一百年來世界物理學泰斗,王還是個沒有多大建樹的後生。這個區別明顯。
好在他們的爭論並不衝突,更不矛盾,核心是“現在就上,還是現在先不上”。
如此一來,問題就相對簡單了。
一、該建,這一點似乎沒有異議。至少楊並沒有否定。
二、現在建,還是再等幾年。這個問題不單純是物理學本身的因素,還有經濟政治以及國家戰略層面的因素。
三、我們要相信國家決策層的智慧,大家先不要著急上火。
四、先讓他們辯論著吧,或者說,先讓王自己跟自己辯論著吧,也許越辯越清楚,到最後把自己說服了。
憂國吃瓜
王院士主要是還是為了整個高能物理行業的發展,放眼全球只有中國目前有資金建設,如果不抓住機會高能物理行業就會走入瓶頸,外國人也非常希望中國政府支持這個項目,已經好幾波外國專家來中國遊說了。楊老主要是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考慮,鑑於這個項目出成果的概率實在太小,雖然一旦成功產出也巨大,但目前國內外壓力都很大,用錢的地方很多,花1000億搞這個項目並不是明智的選擇,我認為目前中國不應該建這個項目,應該把錢用在更需求的領域,當我國GDP超美國的時候可以考慮建設
1Luminary
楊振寧教授一個重要的觀點是盛宴已過。按上個世紀中上期,重大物理理論發現已完成,從那時到現在,一直處於沉寂期,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其間一些重大的實踐,比如引力波檢測,都是驗證“盛宴時期”的理論。至於這種“萬馬齊喑”的局面能到何時,還沒有苗頭。所以,盛宴之後,再一次出現重大突破之前,一切實踐都是重複、修補或者驗證。對於重大理論的產生,於事無補。而驗證超弦理論,全地球都投入進去,也驗證不了,這一點地球人也都知道。所以,楊振寧教授觀點,不如搞民生。另外一個事件,就是美國人一開始認為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投入,也是熱情高漲,就像現在支持建設者一樣胸懷激盪,但是在建設開始之後,發現一系列問題,理論支撐,技術支撐,資金支撐,到後來發現,這些支撐不足以繼續下去,於是噶然終止。雖然現在中國處於強勁發展期,各方面長足發展,但是,這三個方面,同樣不足以支撐搞建設。其實,這個項目,不是一個兩個國家能夠搞成的,它已經超出了一個國家的範圍,實踐已經證明了這個問題的超級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