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在近幾年江小白通過顛覆傳統的營銷方式,實現了低成本地快速切入市場。

那傳統企業能從江小白的營銷案例中學到什麼呢?在此基礎上如何實現營銷方式的變革呢?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1"江小白"究竟是如何贏得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1.年輕化白酒橫空出世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白酒產品大多定位於高端市場。

江小白酒業的創始人陶石泉表示,每次朋友聚會大家都要喝上一點白酒,但是太高端的酒對於年輕人來說消費不起,而廉價的白酒又感覺似乎上不了檯面。於是開發一款"年輕化"白酒的想法在陶石泉的心中開始萌發。

在基本思路確立之後,陶石泉便開始著手創業。2010年陶石泉從金六福離職後,從北京搬到了成都,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讀書和社交成了他的"主業"。

社交網絡的迅速發展,讓陶石泉看到了社會化營銷即將帶來的一場品牌傳播革命。

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陶石泉開始尋求創業各個環節的專業人才。

在那段時間裡,陶石泉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您好,我有一個創新的想法?"許多人被他的想法和真誠的態度所打動,加入了其團隊,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80後或90後,這也許是中國白酒行業最為年輕的一支團隊。

關於品牌的名稱,陶石泉曾有過許多的方案,但在看到青春偶像劇《男人幫》劇中那個略害羞、略文藝、偶爾裝深沉的男主角"顧小白"以及另一部電視劇《將軍》裡的主人公"虞小白"後,"江小白"這個既通俗簡單,又一聽就能記住的名字,在他的腦海裡出現了。

於是,一個長著大眾臉,鼻樑上架著無鏡片黑框眼鏡,繫著英倫風格的黑白格子圍巾,身穿休閒西裝的帥氣小男生成為"江小白"的卡通形象。

陶石泉的團隊在之後的營銷中不斷嘗試著賦予這個小男生鮮明的個性:時尚、簡單、我行我素,善於賣萌、自嘲,卻有著一顆文藝的心。

這個形象還有一句常掛嘴邊的口號――"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而正是這樣一句簡單卻充滿正能量的話語迅速在網上爆紅。

陶石泉認為,好品牌就是這樣,有態度有主張,還得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在包裝上,江小白也完全拋棄了傳統的酒類產品風格,採用磨砂瓶身,主打藍白色調,在瓶體上印滿個性化的江小白語錄。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2.精準的市場定位

江小白從2012年創建了自己的品牌,直到2015年,都沒有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但是,2015年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給了它生機,這也印證了那句話:"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它只用了短短半年時間就成功逆襲。

在整個白酒業的冬天保持著它熾熱的溫度,這就得益於它精準的市場定位。江小白的市場定位並不是一般的白酒,而是定位於"情緒飲料",它提出了"不迴避、不懼怕,任意釋放情緒"的產品形象宣言。

這是一種"避強定位法",這種定位策略可以讓企業避免與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發生正面衝突,將自己的產品定位於競爭者未開拓的市場區域內,產品的某些特徵或屬性就可以與競爭者的產品形成差異化。

江小白採用特色定位,用自己的特點在消費者心中樹立獨特的形象,以區別於其他品牌的白酒。

江小白針對自己的目標市場,進行這樣的精準定位是對大數據有效利用的結果。

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引領下,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應用也影響了市場定位方法的發展方向。

人人參與、真實互動、信息公開和及時發佈是大數據時代顯著的特點,這些特點與企業定位過程相互碰撞之後,就會給企業以靈感,為企業帶來一個更精確的定位手段。

社會化的線下平臺與互聯網的線上平臺的有效結合,使企業實施市場定位精準化活動成為新的可能,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江小白就是利用互聯網的線上社交平臺以及線下舉辦的同城酒會之類的線下交流平臺,收集目標顧客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分析,映射出目標顧客的特點,從而進行精準的市場定位。

隨著互聯網普及,以及移動終端的快速更新換代,帶來的不僅僅是交流的及時和方便,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社交恐懼症患者。

這種奇怪的社會現象,開始被大家所關注,隨之也產生了相關的經濟活動,比如,米未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奇葩說》《好好說話》等節目,目的是鼓勵人們face to face地進行交流。

而江小白也找到了這種"怪病"的癥結,提出的解決方法是釋放情緒,在此基礎上還要重視社交回歸,它是準確地把握住了年輕顧客群體行為及心理特徵,並且以切中要害的方式提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法,真可謂煞費苦心。

江小白從情緒這個角度去尋找自身品牌與目標顧客的契合點,突出自身品牌的特點,在目標顧客心中樹立了別具一格的形象。

2 江小白的營銷渠道

好產品好的營銷是江小白成功的關鍵,江小白通過強有力的內容營銷引起年輕消費者對品牌的主動關注。

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內容需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讓消費者主動搜索江小白,而不只是單純的運用媒介曝光。單純的運用媒介曝光是很多傳統企業的營銷方式。

(1)低成本傳播方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80後""90後"消費者更熱衷於表達自我,就是自己所有的開心、不開心,都希望別人能聽見、看見。

基於這個背景,江小白開發了表達瓶。 通過"表達瓶"將每個人的真實情緒傳遞出去,滿足消費者的精準社交需求,讓企業與用戶之間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用戶可以自己在瓶身上創作文案,給了用戶一個輸出自己觀點的機會,使產品具備更好地跟消費者溝通的力量。

傳統產品開發的邏輯是產品開發出來了才會去想怎麼做傳播,需要哪些渠道,怎麼去做促銷。

但是江小白的表達瓶卻是一個突破,它把產品跟廣告、渠道、內容融為一體,成為一個自帶屬性、與消費者形成雙向互動的超級自媒體。表達瓶使得江小白的產品力非常強,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後期做市場的壓力。

總之,好產品是營銷的前提,是最大的流量入口。

(2)IP營銷

江小白的IP營銷有兩大玩法:一是自己塑造IP,二是借別人的IP,就是植入。

第一層是自我IP的塑造。

比較典型的就是嘻哈巡演活動,以長沙為例,去年江小白先在湖南長沙做了第一場嘻哈巡演活動。

沒有請第三方策劃,全是自己的團隊在做,包括燈光、攝影、舞臺、導演等。其實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困難。

長沙是娛樂之都,前幾年江小白在長沙也沉澱下來很多資源,比如廣電的資源,加上去年嘻哈還不太火,是一種小眾亞文化。

江小白直接找上C-BLOCK的主唱談,當時他們很需要江小白這樣的平臺給他們搭臺,於是大家一拍即合,都有想出名的慾望。江小白的嘻哈巡演在長沙、武漢、重慶、成都做了4場,效果都很不錯。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除了嘻哈,江小白還做了《我是江小白2016》《友情歲月》《頂兩口》《你好重慶》《青春的酒》等視頻和MV,再借助公眾號、新媒體等做區域性和全國性的推廣。

自我IP的打法,說白了,就是一個資源整合的問題。

第二層是IP植入。

江小白的IP植入是從2014年開始的。2014年、2015年江小白做了《匆匆那年》《同桌的你》這種青春劇在西南地區的地推合作。

就是電影出來了,江小白提前半個月幫它們做海報推廣。

江小白有幾十萬家終端店可以做造勢活動。

真正的植入從2015年年底開始,到2016年達到一個頂峰。

2016年江小白算是霸屏了整整一年,從陳坤的《火鍋英雄》,到孫紅雷的《好先生》,到黃磊、海清的《小別離》,到鄧超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再到朱亞文的《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整個年度都在往上推。

其中孫紅雷的《好先生》是江小白2016年投放的這麼多青春題材劇中轉化率最好的一部。

(3)同城約酒大會

很多人不清楚江小白為什麼會做同城約酒大會這個秀。

這個活動有6個好處:品牌有聲音、媒體有爆點、KOL有江湖地位、產品有熱度、粉絲有溫度、流量有收入。

在江小白的同城約酒大會中,一前一後的媒體造勢非常重要。

活動之前主要藉助區域性媒體矩陣,包括媒體公眾號、個人公眾號、社群大咖,在某一個晚上同時推動這個活動的發佈;

活動結束之後,新聞軟文再給到權威媒體,由它們做第二波造勢。

3 珠寶門店作為傳統企業,能夠從中學到什麼?

傳統企業如何變革營銷推廣方式?

1. 洞察消費者需求、消費場景、情感需求等來設計生產產品,推介產品

傳統珠寶門店在進貨或者定製設計產品過程中,很少會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場景和情感。產品需要遵循"功能價值、體驗價值、情感價值",功能價值是滿足消費者需求,比如:“我就是想要一條K金項鍊”,體驗價值是讓消費者產品用的爽,用的值,比如:“買的項鍊剛好搭配我的衣服,昨天晚上的聚餐很滿意”,情感價值是讓調動消費者情緒,比如:“這條項鍊適合我,戴上我感覺更自信了”。

我們現在需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因為只有瞭解了需求,你才能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2. 產品本身的重要性

其實產品本身就是我們的營銷載體,就像江小白一樣,企業可以通過初步簡單鋪貨,通過產品這個載體,實現低成本的營銷傳播。如果你的產品足夠有特點、體驗價值足夠高、情感調動足夠豐富,初步的種子消費者,肯定是願意把你進行"拍照"等社會化分享。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可能產品上的一個簡單的設計、產品獨特的形狀、產品獨特的使用功能,都能夠讓消費者進行微博、微信等社會化媒體的傳播。當然這一基礎立於明確目標群體和這一目標群體的需求之上。

3. 營銷方式需要精細化+有趣化

傳統的電視廣告、車廂廣告、站臺廣告等投放,針對人群比較寬泛,新營銷時代,就需要更加精細化的設置,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營銷渠道、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接受方式等,如果是年輕化人群營銷活動要有趣。主要是讓消費者低成本、簡單快速、感興趣、開開心心地參與活動。

為了增加粉絲粘性、製造傳播話題,營銷活動可以線上和線下一起進行。同時營銷活動可以多種多樣,事件營銷、熱點營銷、產品營銷等,如果有好的創意,只要能夠製造出話題傳播,增加粉絲粘性即可執行。

4. 提高產品、活動、創意等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所有產品環節的連接點,消費者在整個營銷環節有四種身份,分別是受眾、購買者、體驗者、傳播者。如何做好每個營銷環節的用戶體驗,是非常值得推敲的。需要在營銷活動中分析用戶,讓他接收到的廣告信息、活動信息是有趣的,並讓他非常愉快的來參與活動,到店後服務到位。

江小白經典案例剖析丨傳統企業營銷方式的反思與借鑑

如果你的產品體驗夠好,絕大部分消費者是願意來傳播你的產品的,每個人都會有展示自己、炫耀自己、尋找社會認同的心理,如果掌握他們的心理並進行相應的傳播體驗設計,是營銷的一個關鍵點。

4 結語

市場上有千千萬萬的產品,產品的同質化和很多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缺失,讓消費者越來越難以真正記住它們的品牌。

對於很多產品,消費者腦海中的那7層階梯,有可能只有前面的兩層到三層是被佔據的。

所以江小白能夠從精準定位中找到突破口,讓消費者記住它,並在目標顧客心智中佔領一定的位置,那它成功的經驗就值得其他企業借鑑。

企業的營銷環境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企業只有不斷地去適應它,才能從中找到機會,贏得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