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中葡談判咋準備的?這位委員揭祕了

中葡談判咋準備的?這位委員揭秘了

中葡談判咋準備的?這位委員揭秘了

導 語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理工學院原院長李向玉參加了中葡會談前期中方的準備工作。迴歸前,也曾參與中葡雙方官員會談的翻譯工作,並出任中葡土地小組的聯絡官。作為那段重要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每每提起,李向玉總是說,那是他畢生最重要、最自豪的一段往事。

雖然出生在北京,但我至今的大部分人生是在澳門度過的。澳門是我的第二故鄉。

1975年,我從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十分幸運被學校選中派到澳門南光公司學習葡語。那是我第一次認識澳門這座小城。澳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個靜謐的小漁村,但同時又有著十分鮮明的中西文化交融特色。比如南方人喜歡吃蝦醬,當時看到有的街道曬著大醬缸,裡面是噗噗冒泡、腥味濃郁的蝦醬;而大三巴等著名建築物又是歐式風格。總之那時澳門給我的感覺就是華洋雜處、中西合璧。

那次一來就是三年,主要任務是學習葡語。一般早上6點鐘起床,洗漱完畢就開始早讀。除了吃飯,會一直學習到晚上10點。我們的老師儒里奧·迪尼斯來自葡萄牙萊里亞地區,他每天下午會到學校給我們講葡語、跟我們練習會話。各種努力下,我的葡語提高很快。

1978年,我返回北外成為了一名葡語教師。但在南光公司學習葡語的經歷,卻為我的澳門情緣埋下了伏筆。

1984年,中葡準備談判,我被澳門南光公司選派參與前期準備工作。於是時隔6年,我再次來到了澳門。

記得當時準備工作分成了幾個小組,分工負責澳門問題的調研,包括行政、法律、土地、經濟、金融、教育、文化和社會問題等24個專題。我和一個同事負責撰寫法律和土地部分。

因為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去採訪,我就發揮葡語的專長,先後找過埃爾維斯律師、土地問題專家羅立文、澳門當地建築師施利華等,總之把資料收集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經過近一年的時間,到1986年6月談判的時候,由南光公司承擔的前期準備調研數據已經形成一本厚厚的資料,為中方談判代表團做好了準備。

我在北外當老師時曾經研究過葡萄牙,我記得列寧對葡萄牙人有一個論斷,說葡萄牙人其實很擅長外交。因此雖是一個小國,卻曾經殖民過大過國家本土兩百倍的地域。在大國之間周旋,攫取最大的利益,這對葡萄牙人來說輕車熟路。從中葡談判過程中也可看出,他們期望利用各種藉口把迴歸時間拖到新的世紀,但我們中方一直保持堅定的態度和立場。再

加上那時候關於香港的中英談判已經進行,已經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鑑,比如《聯合聲明》如何撰寫等,澳門的談判可謂“前有車,後有轍”。

綜觀這場談判,可以說是中央政府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此外,前線和大後方的配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也使中葡談判最終順利完成。

中葡谈判咋准备的?这位委员揭秘了

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周南與時任澳門總督文禮治會晤時,李向玉(左二)擔任翻譯。

《聯合聲明》簽署公佈後,1993年3月31日《澳門基本法》也頒佈了。考慮到自己中葡翻譯的使命基本結束,而我又始終鍾情教育工作,於是1996年起,我先後任澳門理工學院語言暨翻譯學校副校長、澳門理工學院副院長,1999年6月又被任命為澳門理工學院首位華人院長。

其實,在談判過程中,我已經感覺到精準掌握葡語對溝通翻譯太重要了。翻譯是一座橋樑,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一定要把語言掌握得越精湛越好,才能避免很多誤解和衝突。

所以在擔任澳門理工學院院長期間,我也一直致力於葡語人才的培養。澳門的葡語教育雖然起步很早,但迴歸前一直範圍狹窄。葡萄牙人當時都認為葡語會隨著澳門迴歸中國而逐漸消失,他們沒想到,反而是澳門迴歸後,葡語又被重新重視了起來。

澳門要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葡語國家交往,葡語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澳門正是葡語文化的獨特載體。2003年10月,中央政府決定在澳門設立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自此擔當中國與世界葡語國家交流合作平臺角色,葡語也越來越顯得更為重要。

轉眼,澳門迴歸祖國20年了,這20年來,澳門聯通了中國與葡語國家,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我非常樂見的。

撫今追昔,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成就非凡,超出我們那代人當時的想象。單看澳門人均GDP,已走在世界前列。按世界銀行2018年的公佈,澳門人均GDP幾乎達9萬美元。更為重要的是澳門社會安定祥和,人民安居樂業。

澳門迴歸的意義就在於外國人佔領中國領土的歷史宣告終結。我對參與迴歸過程感到幸運,更對見證和參與了20年來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感到驕傲。這是我畢生感到最重要、最自豪的事。

記者:劉圓圓

審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